浅析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12 20:59梁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实践研究初中数学

梁红

摘 要:西方曾经有哲学家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其大概的意思就是“学生问题提的好,说明老师教的好”。课堂提问作为现代教学的核心内容,其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成为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随着最近这些年,我国初中数学的课堂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不少的老师都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希望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是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去认真的实践以及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提问 实践研究

一、有效提问的方法

人们都说现在学生的智慧潜能,就好比是一个宝库一样庞大,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开采和激发。而想要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被彻底的激发起来,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1]

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掌握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多用一些假设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问答学习。尼普斯坦教授在自己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报告中总结出了善问“十字诀”,而这套影响了世界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字诀”则分别指:假,想,例,除,可,组,比,替,六,类。[2]

假:是指“假如……”这类型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自主自发进行问答学习;想: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探讨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然后将这些想法集中分享,归纳总结;例:既是指举例说明,举例验证,其启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重要手段;除:是指“除了……还有什么?”用这样的公式启发,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可:是指“可能会怎样?”这种假设性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行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手段;组:则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然后公开讨论。比:通过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区别,让学生可以将知识点迅速掌握;替:指数学教师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发学生用相同的知识点来代替;六:即为“六何”,其包括何时,何事,何处,为何,如何,何人,理清思路,使得学生“有疑可问”;类: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可能的类推。[3]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时,其就可以制定有效的课堂提问。如“如果平行四边形的一组边相等时,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改变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某一组边之后,其又会有哪些特征?”。教师在课堂上的这种有效提问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的发展,摆脱传统教学单一的对话式问答教学方式。[4]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有效的问题;而深入探究则是指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让教学的质量最佳,充分体现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有效性,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三个阶段,来制定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

(1)弄懂教材,融会贯通

在上课之前,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教材弄懂,弄透,彻底消化,只有教师弄懂了教材,理解教材需要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出必要的研究和探讨。

(2)了解学生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上课之前,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提前备课,了解教材,总结教学方法,但是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习惯,学习能力以及问題的困难程度,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课中实施

(1)调动学生主体性

疑问来自思维,想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那么就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训练学生解疑答惑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解决自己发掘的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数学教学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应该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以及有效的课堂提问,来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能力。[5]

(3)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心脏,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有效提问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让其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使得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能够获得提升,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

总而言之,初中生的好奇心理都比较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刨根问底,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初中生,其思维活动正处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拥有惊人的创造性。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把握时机,适时切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数学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以此来完成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杰.关于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设计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98-99.

[2]张小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浅探[J].成功(教育),2013,(06):30.

[3]童宝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分析[J].湘潮(下半月),2011,(10):118.

[4]任粉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143.

[5]郑文红.有效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6):84-8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实践研究初中数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