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蓉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是新课起始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關系到一节课的成败,但是“万事开头难”,导语的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精雕细琢,才能深谙其妙道。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导语,如同一块具有强大磁力的磁石,吸引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课堂导语 设计技巧
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第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同一首乐曲的前奏,一台戏的开场锣鼓一样。它是教师在讲课之前,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的精巧与否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精彩成功的导入,的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导语,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一步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高中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活动,课堂四十分钟需充分利用好,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内容应避免过于冗长,将导入环节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防让学生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
2.针对性原则
孟子说:“教者多术也”。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导入方法,这样会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趣味性原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和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在导入时,应注重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愿意学,乐于学。
4.启发性原则
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在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因此在导入中应适当启发,给学生留下适度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由此想到彼,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高中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形式
高中语文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在此简单介绍几种:
1.解题法,又称“析题导入法”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文章的“文眼”,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蕴深刻。析题导入法就是通过对文章标题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脉络,进而深入地掌握文本内容。如我们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时,可以根据小说这一文体的特点,结合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析题导入”。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标题,交代了主要人物,自然环境和事件发生地。林教头何许人也,“风雪”这一自然环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多次刻画的风雪场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神庙作为一个事件的发生地,到底是什么事件呢,这一事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没有推动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设疑,在对文章标题进行解析的同时,也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本,培养其探究能力。
2.情景导入法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景导入就是让教师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创设与课文情境相符合的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之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教授《边城》一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湘西风景、民俗的图片,这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方就是沈从文的故乡——古城凤凰。今天我们随着沈从文一起走进他笔下的“世外桃源”,用你我的心去共同体味他的美。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睹其景,感其情,品其文。
3.诗词导入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能力。在教授新课之前,用诗词导入的形式点开文本阅读,就是想让学生通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浸染,塑造其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在讲授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一文时,可以通过诗词导入的形式: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其实很多诗人作诗时,都有“咬文嚼字”的精神,都在炼字、炼意等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除以上三种新课导入方法外,还有故事导入法,歌词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名言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由于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因此导入的形式也各异,导语也就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教
优秀的新课导入如同演奏家拨动的第一个音符,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引诱着欣赏者渐入佳境;优秀的新课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散发独特魅力的金钥匙,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高中语文课堂,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知识宝库,正等着教师和学生用智慧之钥去开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只有懂得如何开启知识宝库,才能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品味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最终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