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道德学习构建德育实践新模式

2017-09-08 16:06陈金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间道德教育探究性

陈金香

探究性道德学习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道德学习成为一种真实具体、可触可感、可理解可实践的积极主动的活动,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品德成长的作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探究性道德学习模式,有效引导小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获取道德知识,提升道德认识,解决道德问题,培养道德行为,获得道德发展。

1.实施导图式学习,梳理道德逻辑

我们将思维导图引入德育工作中,遵循“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学校提供相关材料——筛选资料学习研讨——绘制导图自主思考——展评导图交流体会”的流程,围绕爱国、诚信、友善、感恩、礼仪、环保、安全等德育主题,组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或是将搜集到的道德规范、道德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绘制知识导图;或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对自己进行评价,绘制评价导图;或是明确自己未来行动的目标,绘制计划导图……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道德知识,而且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评价、分析、判断,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为道德主体的建构和道德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2.实施专题式学习,构建道德认知

我們将专题式学习引入道德学习中,推行了“德育小专题研究”活动。比如,组织学生针对课间纪律与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让每一名学生搜集五个因课间不守纪律造成伤亡事故的案例,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心得体会;然后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再由学校编制课间纪律评价表,在学生中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本校学生课间纪律的状况,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课间做不正当游戏的危害,知道了怎样做正当的课间游戏,并且知道了如何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课间行为。此外,我们还围绕礼仪、环保、卫生等主题,开展了小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道德不再是被灌输的,而是主动建构的,学生们自主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最终形成了积极的道德行为。

3.实施方案式学习,形成道德情感

在探究性道德学习活动中,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方式的确立,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过程的实施,从学习结果的呈现到学习效果的评价,都由学生自主决定、自主安排,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尝试以自主订立活动方案的模式推进课题研究。即: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然后自主研究、学习,最后围绕这一问题制定出活动方案。比如,有学生围绕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多个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过程、活动目的等内容。在制定这些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礼仪知识,自主发现存在的问题,自主制定应对措施,不仅提高了探究能力,而且激发了道德情感,丰富了道德认知。

4.实施拓展式学习,培养道德习惯

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及道德教育需求,自主研发拓展课程德育活动课,并编印适合六个年级的校本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电、节粮”等主题教育,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三条途径开展探究性学习:设计开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确定主题探究,形成思考习惯;创建探究档案,培养良好道德。

5.实施合作式学习,整合家校共育

学校组织家长教师协会的家长们,共同对学生道德状况进行调查,在了解孩子的道德水平及学校的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我们开展了亲子读书活动、亲子共建“班级博客”活动,开设了“家长做老师”班级课程。此外,我们还在各年级家长教师协会中广泛开展研讨,让家长参与分析学生心理、生理、思想、道德等特点,并发掘学生们的受教育需求,制定出适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道德纲要。

6.实施反思式学习,循环过程教育

实践反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道德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时常会遇到道德两难问题,出现道德辨析不清等情况。道德教育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只有让学生静下心来,在实践中反思,刨根问底,探个究竟,才能使学生找准方向,明辨是非,促使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间道德教育探究性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