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环保意识之我见

2017-09-06 22:48桂景希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实地考察保护环境意识

桂景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由于人们的资源使用不当,生态环境也逐渐暴露出来,酸雨、泥石流、沙漠化等环境问题都对人们的健康安全产生着影响,所以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教育亟需解决。而小学教育作为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若是能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好的环保习惯,必能为未来环保事业而贡献一己之力。为此,基于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如何渗透环保意识值得探究。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问题的逐渐暴露,引发了世界人类的重点关注。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工业化以及人口增长快的背景之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亦不断遭受着考验,生态环境面临着重大污染危机。若是人们仍旧不顾生态环境危机,肆意破坏环境,没有好好约束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无疑是为当前环境状况雪上加霜。

在农村小学科学教育中有机渗入环保教育,科学引导学生去充分体验和观察周遭的生命现象,并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这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科学自然的兴致,陶冶学生热爱所生存的土地、热爱科学自然的美好情感,最終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不管是小学哪个年级的科学教材,皆有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学习内容,只是缺乏准确的说明这些内容是环保知识,但所体现的内容便是环境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所以实际教学过程,教师便应立足于科学教材所给予的环保资源,并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土壤》这一课,教师便可让学生在课前制作好肥料袋,然后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保护环境的知识,更懂得了不管是人类或是动植物,皆需要相应的生存环境才能得以生存,从而更深刻体悟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又如教师可展开“废电池回收”、“节约用纸”等活动,或是让学生自行编制环保小品题材,通过演绎的形式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实地考察,激发保护意识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教学时可布置实地考察的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之下,去实地考察自家周遭的水源,如小溪、小池塘或是水沟等等,并将水的颜色,是否有漂浮物,水的味道刺鼻与否等相关问题记录在案,并将导致水质变化的可能原因写下来,如此一来,学生自身亲眼所见所闻,便能意识到自己一点小小的乱扔纸屑或是其他不环保的行为,都有可能引发大的生态问题,从而更好的约束自我的行为倾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且此种教学对比教师课堂说教的教育成效更为明显。

此外,教师还可以小组形式展开实地考究,如第一个小组到附近桥头观察路过的摩托车、小汽车等车辆数,并观察这些车辆的废气排放状况,将废气气味、颜色等都加以记录;而第二小组则观察靠近工业区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并将工业区周遭的动植物生存的环境状况加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学生可能发现,靠近工业区的河水会散发令人难闻的臭味,且这种河水若是引到田地进行灌溉,更会导致水土污染,不仅不利于种植物生长,甚至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有了这种认知后,学生的环保认知得以激化,环保意识将会深深扎根于脑海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实地考察任务一定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三)课堂穿插,嵌入环保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这门课程。比如:可积极寻找机会让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阅览室或是多媒体电脑是来寻找科学相关的信息资源,然后总结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而对于学生各式各样的观点见解,教师理当基于科学原理来评判学生所得结论的正确与否。此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入环保意识时,教师还应注意不可过分进行环保宣传,而应立足科学教材的内容和重点,讲环保内容巧妙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悟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宣扬和参与到环保保护的活动之中。

例如:教学《植物的一生》,教师便可抓准植物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这一关键点,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出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焚烧和乱砍伐森林资源、畜牧业过度发展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等相关资料,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植物的健康生长对于人类生存是多么重要,若是再继续破坏环境,终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真实再现环境破坏情景,教育性十足。待学生观看之后所引发的心灵震撼感,教师乘胜追击,布置学生完成观后看写作或是设计环保宣传语和图画等,以带动自己身边的人提高环保理念。

(四)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环境保护意识

作为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校园本身在环境建设上也要逐步强化,如在显眼的地方设置“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在水龙头出贴上“节约用水”、电灯开关处贴上“节约用电”等等,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校园环境管理。此外,还要因势利导那些与保护环境相背离的个别同学。如个别同学屡屡肆意踩踏校园绿化地,或是随地乱扔垃圾等不好习惯,教师便应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让这些同学成为“环保校卫队”,负责监管那些破坏和谐环境的同学,并将这些同学上报至教师。这些身负“重担”的学生,不敢轻视教师所吩咐的任务,还会自觉减少自身的不良习惯。

结束语:

综合农村学校的教学特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科的教材内容,适当开展相应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强化校园环保建设,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如此,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能得到强化,且教学成效也有所提升,为创建绿色社会而真正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晓鸣.环保意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J].学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12):87-87.

猜你喜欢
实地考察保护环境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萧梅老师实地考察相关论文综述
保护环境
边疆的社会事实考察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如何保护环境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