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彭措++菊花拉姆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研读教材的价值,研读教材内容模块,研读数学教学的总目标及具体目标等等,对新课程标准全方位的研读。为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標和教学任务,教师努力营造有趣、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现状分析
现在的课堂教学方法改进了,在传统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上增加了“过程教育”。“过程教育”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玩数学”的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前与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拉近师生关系;课中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做,大胆的说;课后提倡学生不懂就问,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爱上老师的同时也爱上了数学。
(二)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数学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关键,只要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冲动感,对生活经验有亲切感,学生是能积极学好数学的。新课程教材增加了生活化的数学内容,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提供给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机会,而不再是生搬硬套地把知识塞给学生,“满堂灌”已经不再是教师的授课方法。
(四)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中的其中一点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节课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盎然,精神集中的情况下,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加强课堂的调控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数学知识。
二、采取对策
(一)激发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有效学习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自身积极性的调动。而教师与家长必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小学生只有正确认识数学这门学科,才能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不再畏惧数学这门学科。其中趣味性的故事性的激发是小学生兴趣调动的好方法。小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的奇特性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引入孙悟空分饼的趣味小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走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悟空化缘得到一张饼,唐僧让悟空平分,但是八戒说自己肚皮大所以吃得多,一块饼不够。悟空听他这么说就把这块饼分成八块,给八戒两块。八戒十分开心。而悟空却笑话八戒是个呆子。借助这样的小故事思考分数的问题,八戒究竟有没有多吃饼就会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也在问题分析与探讨中实现问题的解决,实现探索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将单一的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故事中,能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多变,做好数学问题的解答
小学数学的学习以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为指导,实现学生举一反三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学习中引入类比思想,让小学生利用该方法去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找到两个问题的相似性,从而将已知的数学对象特点及规律等转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解题也更加灵活,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也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使用类比等数学思想,灵活地解决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教师掌握并引导小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实现一种数学形式向另一种数学形式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养成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差,因此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是数学学习提升不可缺少的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具有爱玩的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循循善诱地引导,通过数学兴趣的激发、数学解题技巧的讲解把握,让他们能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个男孩特别讨厌学习数学,在做题和做作业时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访才知道,这个男孩在家里做数学作业时都是妈妈指导帮助,其形成了数学解答的依赖性,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试着引导他独立思考,并鼓励他、肯定他的表现,让他逐渐养成自主解题、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好习惯,数学学习效率提升了,其数学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在小学阶段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自觉运用到后期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好习惯的养成也让小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意识,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按照数学解题思路由浅入深地思考,在小学合作探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内化,解答数学问题。
综上,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多的是打基础的阶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养成好的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并且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就是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正确体现。只有做好小学阶段学习方法的优化,才能奠定后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及自身成长来说意义重大。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存在学习方法不明确的情况,因此对于其潜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才能让数学学习更高效,更富趣味性,实实在在地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羊锦冰.试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8):69.
[2]齐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