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
一、充分结合游戏教学,将体育技能注入游戏过程
为了让中学生更加容易地融入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准备活动设计得趣味性尤为重要,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游戏,提高学生的运动神经兴奋度,让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充分进入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去。而一般的教师会通过跑操场、做运动来进入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是这样的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体育运动的困难和乏味,对体育课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上课情绪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准备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和教师的交流讨论或者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反馈,利用网络查找和数据调查等渠道,完成对课前准备活动游戏的收集,充分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在排球课的教学,排球课这个需要学生超强体力和运动力的课程,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专业难度的技术,极大地花费学生的体力,容易让学生对此课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制作沙包或者布置学生制作沙包的作业,让学生分组结队,制定一定的比赛规则,进行沙包比赛。学生一听是具有娱乐性质的游戏,马上吸引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在开始就让学生融入课堂,方便之后对学生进行排球技术的教学。
二、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提高中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的黄金阶段,运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们的身心健康都离不开教师的细心呵护和教育,并且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习完成运动的好习惯,让学生认识到鍛炼身体的重要性。而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将游戏和音乐等让人愉快的因素添加到课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和运动带给人身体的变化,让人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注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每种体育课程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适当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着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运动知识和必修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再进行第二个部分,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将体育运动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对必修内容的掌握,让学生在兴趣这个动力的情况下完成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课程的引导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对于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需要到达一定的高度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能完成对学生专业的教学,教师的专业程度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否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能否用信任的姿态完成学习。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时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教师平时也应该积极学习,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等平台进行学习,及时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三、转变教学观念,制订互动性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要想高效开展互动性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要深入解析体育教材内容,站在全局的角度构建知识框架;最后,教师要精心制作教学方案,设计具备实践性和价值性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排球自抛自垫”时,教师要在课前通读教材,浓缩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有效的热身运动和教学环节,凸显互动性教学目标。课前热身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排球的发展起源、比赛规则、运球姿势及移动技巧等内容,通过运用互动性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四、构建温馨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以篮球为例,在教学“三步上篮”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篮球动作不标准,或投篮动作标准却命中率不高等问题。为此,笔者通过主动询问学生原因,找到了答案:有的学生重视“三步上篮”的动作要求,导致重心不稳,投篮命中率低;有的学生眼睛一直盯着篮球筐,忽视了“三步上篮”的动作要求。于是,笔者总结了学生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根本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由此可见,师生间友好的教学互动,不仅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倾听,还要教师及时依据学生的学情展开诱因解析。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可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构建师生互动关系,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展开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依据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擅长或不擅长的体育项目等内容,教师将班级中所有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从小组成员中选出组长。在开展分组训练时,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生中,结合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设计学习任务,侧重讲解动作技巧和操作要领等。在教学中,分组教学有效促进了师生、生生互动,为初中生提供了充足的训练与思考时间,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是互动活动的组织者,而是参与者。教师只有真正做到教学平等,才能有效改变师生关系,不断拉近彼此距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体育学科的魅力。
六、教学互评
在开展互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互动评价。优质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借鉴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通过互动评价,学生能对自己做出最科学、最准确的评价,从而感受到教师与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进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制订更具时效性的教学方案,真正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综上,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性教学具备极大的教育价值,也是现阶段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开展互动性教学,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体育动作,从而为体育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长涛.中学体育课堂中互动性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2]王红兵.浅析互动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学,2014,8(34):3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