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问题探讨”

2017-09-06 09:07陈雪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遗传物质问题探讨栏目

陈雪

对于高中生物人教版课程的每一节课首,都设置有一个新的栏目——问题探讨。纵观三个必修模块中所有问题探讨的类型,结构上基本可以概括为:图片+情景描述+讨论题这三部分构成。其重点就在设置的讨论问题上,问题的种类繁多,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科学实验方面和科学史方面,最多的是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方面。问题难易程度不等,此类栏目的设置,结构上看似微小,但其用途很大:一可以促使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能够主动去探索去思考,二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三是有的问题探讨可以用来导课,有的可以用来总结归纳所学当堂课内容,还有的可以用于布置课后手工作业,还有一类特殊的问题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课)+知识考点(总结)+链接高考(深化)。本文将就这一类的问题探讨其中一例做详细讲解。目的是提高对此类问题探讨的重视及合理有效的利用。

例:《必修一》第一章中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的问题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图片: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及其病毒模式图。

情景描述:SARS(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俗称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

讨论: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2、题根据你掌握的资料说说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

一、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生物课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其一是是否会合理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刚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了。对于进入高中的第一节生物课,学生充满着好奇与期待,很想知道高中生物课程的设置和初中生物有哪些不同之处,尤其是还属于理科生的高考科目之一。所以首先映入眼帘的栏目——问题探讨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问题探讨的内容是从生活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对于健康问题,社会上人人都很关注,引起学生的重视是很自然的了,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他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低级的感性层面上,并不能真正了解到SARS的具体的发病机理,也认识不到非典为何会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及健康问题能促使他们具有探究其根本的决心。内容中图片的展示,会让学生对SARS有一个简单地,浅层次的认识:此病毒会引发人体肺部感染,最终呼吸衰竭而死,由图中可以看到冠状病毒没有什么复杂的结构,仅有两部分组成:外壳和核心。如此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生物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能力,致人于死亡呢?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内容。情景描述内容加上学生从周围的亲朋好友了解到当时的情景:2003年非典爆发导致部分城市的部分学校停课,部分工厂停产,商场停业,饭店冷落,接触过患者的人会被严密隔离。这些情景会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究兴趣,对病毒相关的知识和问题的了解和学习会更加用心了,因此此欄目首先是导课的好材料。顺利导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便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它的生活和繁殖也是离不开细胞的。为什么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细胞呢?引出考试中的高频考点:病毒的相关知识。

二、总结——病毒的基本知识考查

病毒的结构特点:没有细胞结构。

化学组成: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DNA或RNA(仅有其中一种)。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繁殖过程:在活细胞中,靠自身的遗传物质储存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遗传物质,制造新的病毒。具体步骤:吸附-浸入-增殖(复制+合成)-装配-释放。

分类:1、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微生物病毒。

2、DNA病毒和RNA病毒。

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患者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因此即使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三、深化——高考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应用:

1、部分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是三大类致癌因子之一。

病毒的致癌性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系列。

2、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1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充分证明了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从而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单链RNA结构很不稳定,易变异。这也是艾滋病药物难以研制的原因所在。

4、有关病毒的免疫问题:由于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所以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裂解靶细胞,使病毒没有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

5、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DNA的体外操纵技术,把病毒改造成不同外源基因的优良载体,通过它们,可以把任何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目的基因导入到合适的受体系统中,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6、在动物工程中的应用:在动物细胞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的融合技术,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促融的方法很多,其中采用灭活的病毒促融是动物细胞融合区别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之一。使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既不损害它们体内的有用抗原,从而使灭活的病毒既保留了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又不会感染细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课首栏目“问题探讨”,就能挖掘出如此重要如此众多的考点内容,甚至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材。因此,此栏目虽小,但其中有很多的诸如此类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学习新课或者复习备考时,希望能够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遗传物质问题探讨栏目
HPS教育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
论证式教学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中的简单尝试
基于拉曼光谱分析寒地水稻叶片的有机结构
征 稿
品牌栏目策划新方法——栏目品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