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娇
摘 要: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达到多识字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协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我就识字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低年级;实验教材;识字兴趣;活跃气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使我们的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
一、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似乎更加重要。我觉得“识字兴趣”就是“识字能力”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识字能力”的萌芽阶段。
(一)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接触的人和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陌生的老师和他们即将学习的知识,他们内心充满了新鲜、好奇和兴奋
汉语拼音的教学学习是一年级上半年的重点,而一味地进行拼音学习,孩子们也会感到乏味,因此在拼音教学的同时,适当地渗透汉字的识字教学,能提高孩子们对学习拼音的兴趣,也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孩子的识字意识。
(二)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识字十多个,从孩子好动好玩的年龄上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上》中“身体”的“身”时,先提醒孩子“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讲座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人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因此我们老师应提供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得天独厚的想想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 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中引入游戏提高识字水平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识字,是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一)开火车游戏法,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
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
(二)玩拍手游戏
小学生喜欢玩拍手游戏,在复习一字组多词时,设计了拍手游戏,如用“欢乐小手拍”法教识“天”字:
老师边拍手边说:小手拍拍,“天”和什么拍?
學生边和同桌拍手边说:我来拍一拍,“天”和“空”来拍,天空。
生1:我也来拍一拍,“天”和“蓝”来拍,蓝天。
生2:我也来拍一拍,“天”和“白”来拍,白天。
……
在拍拍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完成了一字组多词的复习任务,并且对该字的字义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句子练习。
三、扩大视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汉字,老师要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以生活为课堂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商店牌匾,食品包装袋,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会相继回忆起来,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如学习“面”学生会说是方便面的面,面粉的面,面包袋上有这个字,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回忆,慢慢迁移到参与同学回忆,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尝试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从而扩大词语的积累。
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提高识字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超芳.编.趣味语文游戏[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冯艳.快乐识字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