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欣
摘 要:故事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故事育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化、生本化和通俗化,有利于思政教育者的专业化。坚持“身边事育身边人、同样事育同龄人、多样化育多样生”的原则深入挖掘具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实际的成长故事,妥善处理好故事的随机性与规律性、真实性与生动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发挥故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故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84-03
所谓“故事育人”是指教育者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使学生在对故事的体悟意会中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觉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实践活动。20世纪后期初显的教育叙事法以其注重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重视对个体的反思和内省的独特视角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故事育人”就是教育叙事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化应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说理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变化,说理教育面临诸多的困境和挑战。
第一,“理”所承载的内容受到挑战。以讲道理为主要形式的说理教育形成的社会环境是封闭的,信息获取的渠道也是相对单一的,而且其内容过于或仅仅强调超越时空的集体无私奉献、自我牺牲,这使得说理教育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同一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内容的权威性和同一性为第一要义的说理教育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排斥心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般。
第二,“理”所存在的形式受到挑战。说理教育存在先天的缺陷,即缺乏人文关怀。说理教育过于强调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论灌输,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一些固定的套话、空话,甚至假话成为大学生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教条,容易使得说理教育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即思想政治工作要通俗化、生活化,那种板起面孔说教的教育形式已经很难让大学生接受,更别说信服了。
第三,“理”所存在的方式受到挑战。教育是沟通的过程。主体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同样也是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说“理”教育以一种权力话语的方式存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教育者的话语霸权。这种“独白”式、控制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过分强调对学生的控制,而缺失与学生的对话,导致话语苍白而没有生气,生硬而缺乏情感,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被学生贴上“教条化”、“枯燥化”的标签。
二、“故事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说理教育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寻找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和教育方式,而“故事”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生动的描述、深刻的启迪、近距离的体验成为新时期“育人”的“优质”选择,“故事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说理教育的不足,并与其相得益彰。
第一,“故事”的启迪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化。任何观点、观念都必须经过内化于心的认同才能转化为外化于形的行动,才能使得教育效果长效化。而“故事”最大的特质就是教育的隐蔽性,与说理教育不同,故事育人没有强烈的价值倾向性,它并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将观念或立场内隐于故事中,通过对“故事”的品读和理解,一方面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理性,实现教育者与学生的价值融合。另一方面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获得自己的认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效避免了说理教育过于强调思想和行为的同一性。这种价值观念是由故事引发的个体反思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重构而获得的,是学生真心接受、认同并愿意践行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第二,“故事”的生動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本化。设有生动、鲜活、形象的情节和人物,这是故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独特的教育魅力。一方面故事中真实生动、形象鲜活的故事人物、情节设置以及隐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能够使得学生在与故事主人公同悲同喜的过程中去感悟、体验、理解乃至认同故事中所隐含的观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彰显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当然,这绝不是让教育者放弃其主导地位,教育者要通过对故事的组织、整理和编写,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进而使学生对要传递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高度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对故事的感悟和体验,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某种观点,解决某种问题或者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一种人文关怀,即陪伴,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体悟、理解、形象、感动”[1],而这是说理教育无法给予的。美国名医特鲁多有句名言:“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关爱与陪伴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终极体现。
第三,“故事”的生活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其话语体系必须符合学生的需求,不能再高高在上,要真正“接地气”。一是教育形式的通俗化。与形式化、教条化的说理话语相比,“讲故事”方法本质上就具有亲民性,这种方式“温暖了冰冷的教育面孔”,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教育双方的距离感,增强了思想教育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二是教育内容的通俗化。“故事”的选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而是以“日常故事、身边故事”为主。与传统意义上的过于理想化、圣人化的故事相比,故事内容的选择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更具指导力和引导力。学生的成长经历与故事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的相似度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直接获得的经验最具说服力,讲述、搜寻学生自己或身边发生的故事更易于获得共鸣和认同[2]。
第四,“故事”的反思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思政教育者在工作中应该既是教育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的思考者。对“故事”的整理凝练,教育者是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实践,也是以实践者的身份直接参与研究,这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践与研究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必经路径,没有反思无法实现自我提升。“故事育人”的过程既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教育者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这必然推动教育者对教育实践的再思考,对故事的整理和凝练就是对工作实践进行文本式的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育人”也是教育者成长的有效路径。
三、“故事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应用
“故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故事的主体、内容及展现方式,即讲谁的故事、讲什么、怎么讲。
(一)讲谁的故事——身边事育身边人
需要说明的是“故事”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并不是新生事物。“故事”是一种传统的话语范式,其“育人”职能自古有之。恩格斯早年在《德国民间故事书》中就曾指出,故事曾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3]。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育人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那么随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迅速流行,传统的“宏大型故事”因其内容宏大,方法僵硬,目标单一已经不能解决复杂的文化需求和思想困惑,时代呼唤具体化、个别化、形象化的“日常化的生活故事”。所以,我们在选择故事主体的时候要“坚持身边事育身边人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身边的故事,故事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具有普适的意义,才使得故事所承载的思想观点,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例如可以选择在校生、校友或者教师的成长故事。二是选典型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的故事能对大学生的成长有指导价值和意义,例如可以选择优秀学生、知名校友的成长故事。三是选择的故事要全面,成长的路径从来就不是一条,我们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选择优秀的典型故事,我们既要关注优秀学生,也要关注进步较大的后进生,既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关注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二)讲什么——同样事育同龄人
人的成长是由无数个故事串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故事的演绎过程,只不过有些故事是显性存在,我们能够看到,有些故事是隐性存在,甚至是故事的主人公都没有意识到故事本身的意义。所以故事的挖掘、整理与编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比较困难的。通过对优秀学生成长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些故事之所以具有典型性,是因为这些学生在面临同样的成长问题和困惑的时候,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成功解决。因此,我们在进行故事文本挖掘整理的时候要秉承着“同样事育同龄人”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要把握学生成长的转折点。“转折点”是指某些事件或某种形势的发展经历重要的方向性变化或质的变化的点。那么,“学生成长的转折点”是指学生成长经历的重要的方向性变化或质的变化的点,同样的成长环境,同样的成长问题,为什么这个学生会发生这种变化,这变化的背后一定深藏着值得我们去挖掘的故事。二是把握学生成长的标志点。“标志点”是指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的点。那么,“成长标志点”是指表明学生成长特征的具有较高显示度的记号,这些“记号”一般外显为某种成绩或者奖项的获得,这种成绩或者奖项的获得也一定是有很精彩的故事作支撑。在学生的“成长点”上挖掘的故事、做文章,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振、感情上的共鸣、行动上的共进,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非常强大的推动力和指导力。
(三)怎么讲——多样化育多样生
“故事育人”长效化必须要构建常态化的宣传机制,这种宣传机制必须是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持续性的,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一是宣传方式的多样化。采取新老媒体结合的方式,构建面对面宣传、书面宣传和网络宣传“三位一体”的宣传新格局。面对面宣传,可以组织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的学生成长故事会、教师及校友成长故事会等形式的宣传。较大规模的学生成长故事会与教师及校友小型成长故事分享会相结合,就会形成育人的合力,满足学生共性和个性的需求。“故事育人”平台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优质平台。书面宣传,可以出版《大学生成长故事汇》(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的)、《校友成长故事汇》等书籍,把它们作为新生的必备书目;网络宣传,可以建立“大学生成长故事”专题网站,通过微信、人人网等新媒体进行网络故事宣传,分享故事感悟、共享故事资源等。二是宣传主体和宣传时机的多样化。在学生成长的不同关键时期,例如,入学适应期、专业成长期等,从辅导员、学生及故事主人公等不同角度,通过课程、主题活动等方式宣传成长故事,通过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故事在学生心中“立”起来、“动”起来,最终“活”起来。
四、“故事育人”引发的思考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故事”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故事的随机性与规律性、真实性与生动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当然,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处理也是不断完善故事育人的过程。
(一)故事的随机性与规律性——故事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形象化呈现
学生的思想引导必须要遵循其成长规律,“故事育人”也不能例外,故事作为育人的载体,不是简单地转述别人成长故事的过程,它应该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形象化體现。因此,在“故事育人”之前,要进行学生成长规律研究,这是故事育人的基础和保证。因为“故事育人”之前,教育者必须要明确什么样的故事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生群体,什么时机适用,什么方式适用。通过大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找到学生中普遍的困惑和问题,明确成长故事的内容;找到学生成长的节奏和关键点,明确成长故事宣传的时机;掌握学生话语体系,明确成长故事宣传的方式;掌握学生成长类型,明确故事的类别。在挖掘和凝练故事时,我们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二)故事的真实性与形象性——故事是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再现
在故事的整理凝练过程中,为了使得故事更加合理有序,教育者要对故事做出一定的“设计”,以保证教育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必须是建立在尊重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真实性”是故事打动人的根本力量,故事必须是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再现。但是,故事的客观真实性并不是等于对事实的呆板叙述,可以通过细节放大、情节递进等基本手法去整理、重组、概括学生的成长故事。真实性和生动性之间适度的张力就是教育者工作的空间,通过教育智慧最大限度的故事育人过程,充分发挥故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故事的整理与部分——故事群是“故事育人”的系统化体现
“故事育人”并不是几个故事的简单罗列,也不仅仅是一场“故事会”而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体现在“故事育人”的方式上面,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机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故事分享。另一方面体现在“故事育人”的内容上面,在实际应用中教育者必须重视故事群的建设,这个群可以是围绕某一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而建立的成长故事,即某一类学生成长问题所对应的若干个成长小故事,也可以是围绕某一年级学生而建立的若干不同成长类型的学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构成了一个整体,衍生成带有某种价值取向的意义群。这个故事群使得学生更深刻更系统更完整地领会教育者所要传递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不断跟随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转化教育路径和方法,从“讲解员”到“故事家”的转变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潘晴雯.从说理走向叙事:思政话语的转换及其意义 [J].探索与争鸣,2012,(8).
[2][3]陈艳飞,张润枝.论故事叙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