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巧突破因势利导深探究

2017-09-05 08:01陈松林冯丽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量角度角量角器

陈松林 冯丽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对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安排学习的。内容编排结构十分清楚:比较角的大小,提出问题;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量角器的正确操作使用,形成数学学习技能;感悟角的大小本质,形成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度量角的单位“度”的产生过程和度量角大小的基本原理。

2.认识量角器,会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能够初步估计角的度数。

3.运用迁移、类推、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师生讨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角的图形,一个30°,一个75°。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同学们,观察这两个角,哪个大一些?

追问:你怎么看出∠2就比∠1大呢?

【思考】学生很容易观察比较得出结果,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比较角的大小,就是比较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角度的大小。

2.问题激疑,直奔主题。

教师:要知道∠2比∠1具体大多少,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

【思考】这个环节,学生小组探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比较,运用已有经验力求找到准确结果,但总不能很精确地度量两个角的大小。此时,引发学生思考:要想精确地表示出角的大小,就应该用更小的角去量。

教师点拨:要想准确度量出角的大小,弄清∠2比∠1具体大多少,就要有统一的度量角的单位。

二、产生单位,感知角度

1. 1度角的产生。

(1)课件演示角的单位的产生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将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都是一个小角,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一个角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就是几度。

【思考】这个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学生清楚地感受到1度角的产生过程,有360个1度角,对理解角的大小的本质起到铺垫作用。

(2)感知1度角大小。

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下1°。(师板书)

师生谈话:你们觉得1度角怎么样啊?这里的一份是1度,哪里还有1度?

师生多角度认识1度角。共同感知“这个圆里一共有多少个1度?这些1度角的顶点都在哪里?”

2.感知角的大小的本质。

师生互动:这样的1份是1度,那2份呢,3份……角中含有10个1度,它有多大?

3. 10度角大小建構。

(1)形成10度角的表象。

出示10度的角,教学角的记法,将“10°”标在两边之间靠近小弧线的位置。

(2)10度角变式认知。

小组活动:在360°等分圆上找出并画出一个10°角,任意找出多个10°角。观察,这些10°角的顶点都在哪里?

(3)强化10度角的大小建构。

师生活动:伸出你们的小手,比画一个10°角。教师用10°角教具随机验证,师生随机感知10°角的任意方位。

4.拓展角的大小的认知。

(1)锐角的大小。

教师活动:3个10度多大?小组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再加上30度是多大?(60度)这个角是什么样子?这是个什么角?

(2)直角、钝角的大小。

接着加30度,多大了?(90度)这是个什么角?(直角)

再加30度,多大了?(120度)这样的角是什么角?(钝角)

(3)渗透平角和周角的度数。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引导:我们继续观察,角的一边旋转到这个位置,这个角多大?(180度)再接着旋转,两条边重合了,角多大?(360度)

5.观察归纳。

教师总结明确:在这个圆中,每个角都是以圆心为顶点的,每个角的大小,就是指的这个角中含有多少个1°角。

【思考】这个环节按照学生对新知的建构规律,从角的单位(1°角)产生到多方位认识1°角和建构10°角,感知30°、60°的锐角大小,90°角(直角)大小,180°角、360°角的大小以及形状,学生对角的大小和角的大小就是含有多少个1°角的本质有了体验,形成认知,为下一步量角打下基础。

三、实践操作,体验度量

1.自主探寻∠1的度数。

小组活动要求:利用360°等分圆图,如何得到透明纸上∠1的度数?每个小组试着找一找。

学生利用学具图自由动手测量。课前,教师已经将这两个角画在了透明纸上,学生可以将它们覆盖到圆片纸上数出∠1中有多少个角的单位。

2.交流分享。

(1)学生汇报量角的做法和感受。

师: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生:将∠1的顶点对准圆的中心,一条边对准圆上的一条线,然后这样1度1度地数。

讨论:∠1的顶点为什么要和圆心重合对准?

师:同学们,你们也都是这样1度1度数出来的吗?感觉如何啊?(看乱了,特别容易数错)

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想个办法?

(2)整合归类,画出刻度。

第一步:讨论标注。教师:那∠2更大了,有没有比1度1度数更快更准确的办法?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完成对等分圆每10°一个标记的图。

课件演示:首先找一条边作为起始边,标上0度,接下来每10个格标一个刻度,那依次是10度、20度……360度。

第二步:尝试测量。

教师:用这样的圆片去量∠2的时候得注意什么?现在你们能够比较出∠2比∠1大多少了吧?

第三步:练一练。

有了标刻度的圆片再来数角是不是快多了?那咱们再来量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通过屏幕度量∠3、∠4的大小。

【思考】这个环节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简单的原始数的方法,开始运用已有经验和小组智慧,想出了先标好整十刻度的方法,大大提升了测量速度和精确度。学生为自己想出有效的办法而兴奋,为成功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而高兴,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认识、使用量角器

1.出示量角器。

师生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量角时,每次量角都拿这么一个大圆片方便不?有没有更快捷、更方便的工具?

出示图片,师生认识量角器。

2.观察比较,认识量角器。

师:你还能在量角器上找到圆片中的哪些重要部分呢?

学生边找边汇报,课件显示:中心,0度刻度线,内圈度数。

3.对照量角器和圆片,分析异同和变化。

主要弄清如下关键点:

(1)线少了,看上去更清楚了。1°角的线被保留到了边缘,但其实它们还都是和中心相连的。

(2)又多了一圈刻度,左侧的0度刻度线,外圈刻度。

4.师生讨论。

师:你知道这圈刻度有什么用处吗?(如果学生能说就解决,不能说就放到量∠6后,一会我们在量角时再来体会它的用处)

5.小组交流。

师:每个同学对照手中的量角器,对找出的这些部分,同桌互相说。

【思考】对于量角器这个工具,有些学生可能接触过,但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测量工具,为了理解它的设计原理,这个环节专门运用学具(360°等分图)辅助学生找到量角器与圆片图的联系,从而搭建桥梁,便于理解、抽象这个工具的设计,为下一步正确使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掌握方法,正确使用量角器

1.验证,度量之前量过的各角。

师:用量角器验证一下你之前量过的角的度数,是不是一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是怎样量的?

请总结一下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填空: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先把量角器的( )与角的( )对齐,再把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 )重合,角的( )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2.按照這样的方法用量角器度量∠5,∠6。

师生讨论:测量∠6时看量角器的哪个圈度数?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量角器上会有两圈刻度了吗?

六、巩固练习

1.看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2.量角,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3.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猜猜挡住的各角的大小。

一个量角器上,挡住角的一条边,学生根据另一条边所在的刻度猜角的度数。

七、师生小结

1.互相谈谈本课收获。

2.知识拓展。

师:如果度量比1°角还小的角怎么办?用度这个单位还可以吗?角的单位只有度吗?等到初中,你们就会用到更精确的度量角的单位。

【思考】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关于角的基本经验,能够辨别角的类型和直观比较大小,因此,课的开始就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从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导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怎么样才能知道∠2到底比∠1大多少呢?”只有找到合适的度量角的单位。这部分知识教学,笔者在设计中重点关注三个方面数学认知的突破:角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度量角的大小需要有什么?度量角的大小应该怎么做?这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角的大小本质层层深入组织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逐步理解度量角的大小就是要明确“两边之间含有多少个角的度量单位”。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又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理解探究的桥梁:一是在认识了度量单位后强化对角的大小的感知,通过1°角、10°角的变式,用手比画大小不同的角等方式建立角的大小的表象,初步了解有多少个1°,角的大小即为多少度的本质,为后续量角、估角作铺垫。二是360°等分圆图的使用。这个学具的设计和量角器的发明原理相互衔接,起到了辅助建模的桥梁作用,它首先辅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度量的本质,再利用这个学具,从1度1度数,再到看刻度数,潜移默化地渗透顶点对中心,角的边对0°刻度线的量角步骤,迁移、类推,从而发现量角器量角的正确方法。这样围绕角的大小的本质,层层深入的推进,使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练习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观察量角器上的角,读出角的大小,看各种角,估计大小,还有意识地设置趣味活动,让大家猜猜角的大小。由于学生总是以角的大小本质理解为核心思考问题,不管图形如何变换,他们总能灵活判断两边之间包含的1°角的度数,所以很快就得出答案。

总之,本课设计紧紧抓住角的大小本质进行理解,设计多样性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形成对角的大小的深刻认知,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快乐、有效、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 063000)

猜你喜欢
量角度角量角器
找东西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经历度量五部曲,培养度量意识
量角小窍门
学生量角时常犯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量角器
45度最美丽
丽丽的年龄
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