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及机制创新

2017-09-01 15:49吴小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机制创新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吴小林

摘 要:针对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及机制创新展开分析,对高职院校创业的教育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创新进行系统的探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9-0110-04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而由于校企的合作,对如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对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院校创业的教育模式及机制创新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2011年,教育部把创业教育更名为了创新创业教育,并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策,政策中提出了大学生群体是最具创业潜力、创新的群体之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引导劳动者创新就业观念,支持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就业,使就业被创业带动。目前我国在积极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创办种子学校、开展师资培训、开展创业竞赛、研讨会交流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部分高职院校也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经验。

1.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就业中,创业是比较高层次、更广泛的,创业者既创造了自身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创造了他人的工作岗位。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可以使劳动就业面得以扩大,将就业层次提高,从而使就业率提升。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现状要求创新创业,通过科教兴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得以提高,从而实现跨越式的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改革,实现产业化高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开创性人才培养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型社会构建、创新科技城市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地方都处在城市化建设、工业化转型、科技创新的重要关口,在经济社会中,科技和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内容,所以必须深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技产业(高新技术)是第一增长点这三个重要理念。而人力资源中非常重要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

2.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和提升。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扩招,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也在进行调整,很多企业和国家机关都在进行增效减员,从而出现了就业岗位缺少的现象。因为我国很多毕业生都向往在大企业或国家机关就业,导致了毕业生需求不能良好地对接人才市场的就业职位,造成更严峻的就业形势。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办学经验缺乏、发展时间短、起步晚等问题,比如实训条件差、实验设备不足、硬件缺乏等,使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给社会留下不够理想的印象,加上社会对毕业生的认识不足,使高职毕业生就业更困难,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3.创新创业教育适应高职学生的成才、成长。高职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个性活跃、思想丰富等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开发高职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校期间,高职学生可以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基本技能,同时学习必要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培养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为面临就业问题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优势。在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基本技能,也需要培养和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对于新生,需要唤起新生的创业愿望,对他们的创业激情进行激,消除新生的要、靠、等的依赖思想,对新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进行培养。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只有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不断的完善,不断地增加创业项目,才能吸引更多的高职学生加入创业队伍中,使社会就业和创业实现良好对接。寻求有效的发展策略,推动高职学生的创新發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增强关注意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创业水平。“实践出真知。”需要提高关注创业的意识,使企业和学生联合,共同创建创业教育基地。在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培养其关注意识和客观思维,通过企业和学校的紧密联合,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树立科学合理的服务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和企业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校企合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培养专业的优质的管理队伍,逐步实施创业计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高职学生的发展定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传授其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技能。

2.构建任务教育体系。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不仅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方案时,需要对具体的教育环节进行制定,构建系统的、实训的、模拟的、实验的任务教育体系,每个教育环节紧密相连,对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并不断创新教育结构。学校和企业在进行合作期间,需要定期地进行交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创业教育基地,让高职学生定期参与实践创业教育活动。比如在计算机专业中,学校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在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分析长期的、近期的合作目标,实现工学产业的融合。

3.增加主导产业。打造专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在培养人才素质中,要求高职学生有很高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可以进行对应的工作培训。比如电气设备专业的高职学生,学校可以与当地知名的汽车4S店、电气设备企业等进行合作,使学生深入实际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比如数控专业的高职学生,学校可以与工厂合作,安排学生到机械产品车间进行学习。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提高实践能力。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思,让高职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建立系统化的教育结构,通过教务处、就业指导部门等相关部门,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教师需要精细化管理,与政府、企业等相关社会部门合作,利用汇报大会、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相关的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市场调研,寻求创业的创新发展點,支持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三、基于机制改革创新强化校企合作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自身发展以及与企业合作方法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许多学者在进行实践研究中,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相关机制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因为我国特有的国情,如各地区省市的经济发展失衡严重等,使得各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存在差异。从总的角度分析发现,我国有较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流于表面,缺乏高效、科学相关机制进行保障,因此探寻有效的校企合作方法十分重要。笔者对于强化校企合作的见解如下:

1.完善地方政府相关统筹政策机制方法。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地方经济和发展提供服务的,所以其发展势必无法与地方政府支持管理以及引导等分离,所以在校企合作中,政府、企业和行业、高职院校应该协同创新发展,深化交流合作。据调查,目前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出台的政策较多,不过却缺少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对其区域内校企合作情况进行大方向统筹管理以及政策引导等,从而弥补在法律法规上的不足。例如,我国部分省市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符合当地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并不断创新调整,通过法律法规确保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双方权益,填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漏洞,促进了校企双方协同创新发展。

2.创新校企合作相关关系机制方法。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不管是将行业作为依托,或是采用集团式的办学、组织教育的联合体等,都会涉及到与政府、企业和行业等的各方关系。所以,应如何理顺、协调各方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校企合作在管理运行以及多方关系协调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理事会制,然后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调整关系机制。所谓的理事会制,主要是指经高职院校带头组织、策划以及协调控制的,结合政府、企业与行业的一体化式合作,理事会制坚持的原则为责权相应以及平等互利和双向互动,使企业与高职院校紧密合作,从而提升办学质量。据研究,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常见问题为制度建设问题、发展定位问题以及办学理念等,理事会制在这些问题上主要通过理事会成员相互之间共同探讨来决定。而在人才培养以及师资队伍相关建设、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以及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则主要由理事会来负责进行指导规划与监督,然后将政府、企业以及行业、高职院校的各方利益、预期愿景和要求,以沟通协调的方式转变成实际实施的制度、方案,从而提升各方组织参加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采用并完善理事会制能使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得以明确,使相关管理机制、制度以及服务系统等运行机制得以健全,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有效组织保障,推动学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各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等对人才的需求。

3.建设校企合作共赢相关利益的驱动机制方法。在建设校企合作共赢相关利益的驱动机制过程中,高职院校能将产业项目作为主要依托,然后转变、创新传统机制,采用柔性管理或者弹性管理方法,与企业建立战略伙伴的关系,并将双方相互利益进行联结,实现双赢。在基于校企理事会以及专业群建设和指导委员会下,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相互调研,能使高职院校了解市场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探究顺应发展需求相关项目,培养具有专业性、针对性、能满足产业升级和调整需求、理论实践扎实的技能创新型人才,以推动当地支柱产业以及特色、新兴和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4.构建信息交流流畅下的资源共享相关机制方法。为了构建信息交流流畅下资源共享相关机制,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共享的相关机制,使其信息畅通,可以充分协调和互通有无,并互为优先,而构建信息交流流畅下资源共享相关机制主要是为了使得对口合作相关企业可以对优秀毕业生进行优先录取,确保其自身的用人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构建机制还能提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人才储备,如企业可以聘请高职院校教师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以及相关的科技咨询和问题指导等。此外,高职院校也能聘请对口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其为学生进行授课,将行业的新知识技术以及企业文化、发展方向等教授给学生,使得校企文化之间进行融合,实现双赢。构建信息交流流畅下资源共享相关机制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能促进校企之间相互对彼此开放,共享场所和设施设备等等,让高职院校更加能掌握市场时事动态信息,整合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并再次进行合理分配共享,让高职院校教学课堂走入企业中,使得教学和企业相结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岗位素质以及技能操作能力。

5.构建权责明确相关约束机制的方法。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单单仅限于合作协议,而是在合作协议的相关约束基础下,完善各管理的规章和制度,确立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的责任。此外,开展校企合作所涉及到的地方政府和行业也有其责任。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做好分工协作以及权责分明、过程共管和运行规范等,形成责任共担相关约束机制,具体方法是:在完善管理制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地方政府、企业和行业高职院校各自的责任,将人才培育项目的开发和经费应用、“产学研”合作以及教学组织等如那管理制度中,使得相关管理制度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积极应用系统管理来规范运行,从而提升校企合作效率。此外,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根据有关协议以及章程等等,针对成员单位进行目标式管理和监督考评,在基于工作完成状况下适当进行奖赏和处罚,赏罚分明以约束、督促政府、企业和行业高职院校履行其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校企合作的办学管理,使其有效运行。构建权责明确相关约束机制,有利于强化校企合作,规避短期行为以及短视行为的出现,落实各方权责,从而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规范运行。

6.完善评估反馈相关机制的方法。目前,职业教育主要目标是服务、促进各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在开展校企合作中也不应该偏离这一大方向,开展校企合作除了应满足企业需求,还应该顺应时代经济发展潮流、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等,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健全评估反馈相关机制。但是在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现在有较多高职院校没有完善的人才培育评估反馈相关机制,甚至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在培育学生方面,高职院校缺少全方位、完善的相关监督调控机制,无法客观系统地评估教学质量。而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样缺少问题汇总以及交流相关机制等。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流通不畅不仅阻碍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建立健全人才培育相关计划,在思想上也难以统一,特别是监督考核和激励等方面的机制也难以建立,高职院校更无法了解社会需求,从而调整优化院校教学专业的设置。因此,建立健全评估反馈相关机制十分重要,这也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内在相关要求。建立完善评估反馈相关机制,有利于保障校企合作落实到位,使得信息能在校企中反馈,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检验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成效,以调整的方式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和进步。

7.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文化”相关融通机制方法。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文化交融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相关机制的发展,促进人本文化发展。让企业文化走入高职院校,让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融入企业,并吸收借鉴企业的优秀文化内涵,有利于使得学生了解企业以及职业的特征。此外,将企业文化以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存在的敬业、创新、学习、责任意识以及职业伦理等相互融合渗透。建立文化论坛和企业的专家式活动等等的校企合作相关文化平台,在开展文化活动中加入企业相关管理、创新、创业、合作、竞争以及市场意识等,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文化”相关融通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质职业素养以及行为习惯,满足企业对于创新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四、结语

从上述可知,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长久发展,应该积极完善地方政府相关统筹政策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相关关系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共赢相关利益的驱动机制,构建信息交流流畅下资源共享相关机制,构建权责明确相关约束机制,完善评估反馈相关机制以及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文化”相关融通机制,使得各地政府、企业以及行业、高职院校紧密相连,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丽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4,(7):88-90.

[2] 李玉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3):74-77.

[3] 许会明.校企合作办学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4):56-57.

[4] 王英杰.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学改革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1):100-103.

[5] 苏成筑.高职校企合作德育工作探索[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4):73-75.

[6] 吴红,韩张娜,任胜洪.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48-51.

[7] 孟玮.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双向参与的育人模式探索——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日语教学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9-61.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机制创新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