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刘亚威+张耀方
摘 要:目前“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满足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需求,已得到高等教育界的研究与应用。在新形势下,《高等数学》作为大多数理工科院校专业中的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正承受着慕课的冲击,面对挑战,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将“慕课”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慕课;课堂教学;融合
一、问题分析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指导方针。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课程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课堂教学经验不足;缺乏信息化的教学培训。
2.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把多媒体作为“机灌工具”的新“填鸭式”教学广泛存在,上课缺少有效互动。
3.教学课时量和教学内容要求之间存在矛盾。《高等数学》课程有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要求较多课时。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例,课时数是周课时5节,上、下册共160课时,课时量偏少。
4.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四统一”(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的“分类分层”课程体系导致“不够吃”和“吃不了”的现象突出。
5.考核方式有待改进。《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考核,各占30%和70%,而平时考核大多数只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提交率,并没有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6.网络教学资源匮乏。《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内容陈旧,信息和资源的更新速度很慢,辐射面不广。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互联网+”时代,运用“慕课”这一新型开放式在线教学平台,实现慕课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慕课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主要有:
(一)建设信息化教学师资队伍
1.更新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学生认知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知识发射源。更新高等数学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要。教师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定期参加信息化教学研讨会。
2.微化教学内容
慕课视野下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和教材章节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微元化处理,嵌入测试问题,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课上和课下两部分,课上讲授知识微元,课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行交互教学。
(二)依托慕课,实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优点有效融合的崭新的教学方式。结合课程负责人参加“国培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实践,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方法。
1.课前阶段
教师借助微信平台,创建“雨课堂”,根据教学内容,上传慕课优秀教学资源,并在雨课堂发布学习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入雨课堂学生端,预习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在视频资源中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
2.授课阶段
教师对理论性的知识如概念、定理等进行解释;学生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限定讨论时间结束后,有解决方法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讲解,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比较不同的思路。
3.课后阶段
教师通过雨课堂教师端布置探索性问题,将授课内容延伸,让学生课后进入雨课堂学生端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教学过程要考虑学生多维度、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1.召开课程调研会
为了使《高等数学》课程更加符合专业需求、满足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求,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调研会,邀请各专业负责人参加,将意见梳理整理反馈给授课教师,教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进行备课。
2.实施分层教学
将《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理工)》、《高等数学(经管)》,《高等数学选讲》三个层次。针对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3.实施慕课教学试点
选择实验班级,课题组成员在新学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教学。在下一个教学周期进行第二轮实验,并扩大试点范围。
(四)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
在慕课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考核采取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1.学习过程的考核
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常规考查(如课堂表现、作业、出勤率)和能力考核。能力考核包括借助雨课堂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借助微助教在线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每章习题课的小组研讨、课堂讨论的参与。
2.“1/2学期季”考核
组织学生参加“1/2学期季”考核,包括两部分内容:期中考试和试卷讲评。考试实行统一考试自行阅卷方式。
3.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模式,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和计算等。
(五)利用慕课课程资源,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1.让慕课深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大力宣传和推广开放式和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逐渐了解慕课。教师利用共享课程资源,布置学生自行学习慕课中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
2.完善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
建議学校建立高水平录播室及教师自主微课制作室满足当前的信息化教学需要;完善校园无限网络,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访问平台,方便学习和与教师交流。
3.努力将现有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成本校慕课
完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网站,将《高等数学》课程制作出新的教学课件、授课视频、在线测试、试题库等,由主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等数学》慕课课程。
参考文献:
[1]吴维仲等.“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90-194.
[2]李晓东,“慕课”对高等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2):89-92.
[3]孙成杰.传统课堂如何应对“慕课”的挑战[J].哈工大报,2014(04):49-51.
[4]龙海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展望,2016(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