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效锋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 以善育人
——“ 善育为善”办学思想实践综述
文│崔效锋
什么是善,怎样为善,是每位思想家在伦理思想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于教育,善的教育是什么,怎样实现善育,同样是每位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当前,由于存在复杂的社会环境、扭曲的价值取向和机械的教育形式等问题,学校教育中出现许多“伪善”现象,从而与师生发展的愿景相背离。鉴于此,笔者认为必须要树立善育为善的办学思想。
时代变迁,教育看似在式微与高扬之间来回滑动,但过往与现实充分证明,这种滑动并非意味着教育的边缘化,相反,伴随人类知识增长和认识水平提高,教育的价值日益彰显。黄宗羲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又云,“学校,所以养士也”。教育对人类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吸取一切知识感觉的,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教育是“这种安排”中最重要的组成,而“认识到自己是人”正是马克思眼中的善。善和教育,就其意义而言,既含有目标,又包括过程;就其关系而言,善是理想,教育是手段。
善之追求贯穿教育存在之始终 善是什么?善,作为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概念,在使用时一定指证了某种特定的含义。因此,我们不必纠结于“概念”本身,应该换一种方式思考,“什么是善”,或者“哪些是善”。孔子明确指出诸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等德行就是善;孟子提出四端说,认为善的本质就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就是“仁、义、礼、智”等;朱熹肯定本源的善就是仁义之心:“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王阳明四句箴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强调善是意念,更是行动,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明心见性”。总之,善的意义在于肯定生命,展现人之为人的力量。
教育一词来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最初是分开解释的。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如此解释:“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教育”一词本就含有使人向善之意,“教”是方法,“育”是目的。“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教育规范的最早表述,也反映出为学之本在于做人,“下学而上达”。因此,使人为善的教才是教育。无论词源分析,还是古往今来教育家思想家之论述,教育就是使人为善的教育。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知识,让他们学习掌握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努力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育”,帮助他们认识、理解甚至内化生命的持久价值。
以“人性存善”与“人性向善”为结合点,教育与善产生了密切的逻辑关系。这,为我们提出教育为善提供了理性基础。
教育为人性向善提供方法途径“人性向善”,是指在人性中先天地存在着各种道德萌芽,因而,教育,只需要对个体的这种先验道德性进行培养,使“善根”茁壮成长。教育为人性向善提供了途径支撑。“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叶澜教授对教育的这种认识,既强调了“教”的内容,又指出了“育”的目标,二者合二为一,就是达成“人性向善”的自觉。
教育如何为“人性向善”提供支撑呢?其一,从教育价值维度考量,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工具,还时时处处关注着个体内在生命的完整性与发展性;其二,从教育目的的维度审视,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的适应者,还必须培养孩子对自我生命的感受与领悟;其三,从教育内容角度看,教育不仅是各种知识能力的碎片与专业,还必须立足于使彼此走向互通与融合;其四,从教育的过程评估,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传输,而更加重视教与学的互动和生成。无论价值、目的,还是内容、过程,教育充分尊重了教育中对象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存在,都在为“人性向善”之“善的增长与实现”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善教育是实现教育为善的前提“教育为善”的达成,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我们提供的教育,必须是“善化”的。现在的教育,虽然“目的”都是为了“人性向善”,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事与愿违,结果与过程都不能称之为“善化”的,甚或成为“恶”的教育。教育有三种,“善的教育”“恶的教育”“冷漠(没有)教育”。恶的教育不如没有教育。“善的教育”,以教育善化为前提。教育善化有着厚实的实现基础。首先,从人类理性自觉来看,教育可以善化。其次,从合乎客观规律的角度看,教育可以善化。再者,从人类发展目的尺度看,教育是可以善化的。
总而言之,“善的教育”,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按照规律性与目的性的指引,以实现教育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教育进行领导、组织、设计、管理、实施和控制等等“善的”教育实践活动。
善育为善办学思想的提出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空穴来风。具体来说,“善”一直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学者的恒久追求,是对当前学校教育许多“伪善”的教育现象的审视,也是笔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反思和追问。
理论基础:教育和善的相互呼应
善育为善办学思想的提出首先离不开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善的追求与探索。如我国的孔孟、朱熹、王阳明等,西方的亚里士多德、边沁、密尔、霍布斯、休谟和康德等。通过对这些学者及教育的相关分析,笔者认为,教育和善是相互呼应的,善的追求贯穿于教育始终,教育为人性向善提供途径,而善教育是实现教育为善的前提。
现实问题:当前教育中的“伪善”现象 教育目的,既有一贯性,也有时代性。然而于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忽略其一贯性,无限夸大其时代价值。于是乎,教育的内容、方法、管理等方方面面,均在当前教育人的掌控下,蒙上浓郁的时代色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违背教育善的本质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是多样化的,其表现或直露,或隐晦,或复杂。几年前,有幅标语红遍大江南北的诸多名牌中小学,以至于始作俑者都难于追溯:“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乍一听,气势如虹,煽动性极强。细细品味,却也是功利十足。如果反过来,无疑就平和得多,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今天,学校以你为荣;明天,你以学校为荣。”然而,似乎没有学校愿意这么低调朴实。学校也被捆绑着拉上了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品牌学校、学校品牌,教育如同商业,名头越大,吸引力越强,广告效应越明显,优质生源、各种社会资源就会蜂拥而至,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有名无实,阻力重重。
差异与特色是学校办学百花齐放的先决条件,因地制宜,择机突破。但为特色而特色,以至于刻意包装渲染,甚至无中生有,然后通过校园文化校本教材等全面覆盖,强行推进,把师生当作工具和试验品,不顾违背教育发展规律,这非但不是善的教育,反而成了“恶”的教育,令人不齿。
《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内中就蕴含着丰富广博的教育思想。人的自然禀赋是绚丽多彩且存在差异的,教育就是要接纳认同个体的特点与差异,顺应,呵护,并培育,而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才是教育之道。“‘伪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这种教育无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难以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公民。”因此,善的教育,就是远离极端,不以大一统的、格式化的思想和程式去胁迫强求孩子,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选择的内容与空间。
个人经历:从思想朦胧到教育实践 多年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为善育为善办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在不断反思与追问中,笔者日益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那就是怀着善良的心,办善良的教育。然而,这种追求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多年教育历练与熏染中不断累积,从量变到质变的。回顾近二十年教育生涯,总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在不断接近善,努力演绎善,并注重让善的种子发芽于孩子的心中。近二十年来,笔者和所坚持的教育同道,走过了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感受到教育从静谧到热烈,从单调到个性,从简单到饱满,从旧功利到新功利再到努力去功利的复杂而真切的过程。
1999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到五年后离开最初供职的学校,由于大学专业是心理学,使得自己经常性地从心理学视角去审视孩子成长及发展中的困惑或障碍,从心理学的视角去处理同事关系并给学校管理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后来,在个人的努力及学校的支持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风生水起,影响力、辐射力大幅度提升。
五年后,笔者成了另外一所学校校长的助手,成为一名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从那时起,在扎实细致全心投入的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主张不断涌现,在实践中反思,在总结中行动。最终,沙河小学少年军校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原来与孩子在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是如此的幸福与荣耀。
2009年,笔者成为渔沙坦小学的校长,引领学校发展成为了核心任务。角色适应期与团队磨合期同时进行,痛并快乐着。现在回望,自己在渔沙坦的校长经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体悟各有侧重。一是凝聚团队共识,以共同愿景团结教师;二是极具地域性历史性与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三是成为坚定而冷静的教育行动者,成为教育革故鼎新的先行者。作为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成就—校园足球的风生水起,如同少年军校一样,已经不再是一个特定的项目,而是承载着更多育人的元素与价值。“运动,让人更智慧”,笔者领悟到,教育之善,在于因势利导,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优势,在命运共同体中推动学校的发展,并让师生寻找到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2015年,轮岗到龙洞小学。这所学校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令人意外的是,在“特色办学”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在几乎所有广州市学校都已经或正在争创义务教育特色学校的时候,这所学校仍然如此的“单纯”,像极了十五年前与世无争洒然世外的学校生态。于是,笔者作为一个被“异化”了的“现代型”校长,再一次开始了“顶层设计”。在挖掘、继承、创新、尊重、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日新”教育特色,把“关注当下,奠基未来”作为基本办学理念,所不同的是,笔者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注重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应用,为孩子打造一个更具吸引力更合乎孩子需要的成长发展环境。如今,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中的儿童立场,教育中简洁简单而又吻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自身规律的行动,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体现了教育的自身价值,体现了教育为善的终极任务。
善育为善办学思想是基于“善”的理论、笔者个人的办学实践和经历以及教育共性问题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笔者对于如何兴办学校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型理论观点集合,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
办学理念之善 善的办学理念,需要善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它反映着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的问题。”个人认为,善的办学理念,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内涵的科学性,二是理论的生活性,三是实践的整体性。善,善良,表现在孩子身上,有几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的典型特征: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人格健全,三是尊重生命,四是主动发展。
学校管理之善 个人认为,学校管理之善,应当突出体现以下三个功能,其一,管理的第一要务是服务,服务师生成长;其二,管理的核心要义是公平,营造公平教育环境;其三,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发展师生个性。
师生是学校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确有其合理之处。但真正的好校长,必须善于把师生推向前台,尊重师生发展实际和需求,为师生成长提供更多支持。一位聪明的校长,应该尽可能淡化行政的力量,让更多的事情在协商、协调和协作中解决掉。尤其是在至关重要矛盾对立关头,要把维护师生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
务实有效的学校管理,在于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内部环境,让积极进取者有所成就,让消极懈怠者有所忌惮,让朴实平和者有所遵循。这样相对成熟的“规则场”的形成,才是教育管理的目标。正如没有绝对的教育公平一样,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规则也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绝对公平,至少在当前乃至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都是不现实且充满危险的。
当然,学校管理的目的,仍然落脚于师生的生命发展之中。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和提高人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现实层面的,还有理性与未来层面的。站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必须尝试创建这样一种“管理场”,让师生的活动逐步达到或者实现最佳的客观状态或者理想状态,让师生更自由更主动的参与校园学习和生活。
学校德育之善 我们发现,真正的善育为善是行为的善和结果的善,而学校德育建设,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理应做到教人向善。因此,学校德育之善就是教人向善。那么,教人向善是什么?又何为教人向善呢?
首先,教人向善中的“善”是什么?事实上,教人向善,按照学校的传统说法,可特指德育目标的界定。笔者以为,在学校德育目标确定上,可以完全借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文化基础方面定位为人文底蕴的厚实,自主发展方面能够做到健康生活,在社会参与方面则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其次,何为教人向善?有了具体明确的德育目标,在教育中如何更好实现呢?德育建设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困难的一项任务。根据德育的相关规律,笔者认为,德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寓德育于教学和活动。德育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得到德育的熏陶,从新的视角中去认识和升华道德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第二,整合德育相关各方面力量。事实证明,德育建设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其实,道德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培养一个道德优秀的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德育建设必须至少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
第三,搭建德育载体。德育载体,指承载、传导德育信息、内容,能为德育工作者所运用,且德育工作者及其德育的对象可以借以相互作用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创造一个合适的德育载体,是落实德育重要地位,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条件。这里所指的德育载体主要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二是创新德育体制。
课程与教学之善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课程与教学之善应成为善育为善办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只有通过课程与教学之善,才能实现最终的“为善”目标。
首先是课程建设之善。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轴心。课程建设是一种专业实践,办一所善良的学校,就必须建设善良的课程体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产品,而是一个动态和创造性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在课程实践中体验。并认为其具备三个特征:丰富性、关联性与严密性。课程建设,必须凸显出主体参与课程过程中“选择的多样性与系统的开放性”。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基本上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三级管理体系。学校课程规划,要注重对三级课程的融合协调,做到统筹推进。个人认为,善良的学校课程,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明显的特质:一是针对性和融合性,二是丰富性和选择性。
其次是课堂教学之善。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之善,体现在尊重、互动和发展三个方面。三个指标具体体现在目标与重难点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后测与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尊重学生”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播下“尊重”的种子,才可能收获教育教学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发现学生身上积极向善的部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尊严,培养而不是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注”是最好的奖励,在课堂教学中亦然。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逐渐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教学设计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这种“关注”,集中表现在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全过程之中。“互动”,主要考察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师生、生生互动内容、质量与频率,关键提问设置的严谨性,生成性资源出现次数与质量等。“发展”也是课堂评价性指标,评价“尊重”与“互动”的成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没有实现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就不可能是“善”的课堂。
教师队伍建设之善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笔者则把教师描述为四种存在状态,即生存型、生活型、生成型、生命型。理想中善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以“生成”与“生命”为主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格感染人格、生命影响生命。
“生成型”与“生命型”的教师,是怎样的一种善的存在?首先,“生成型”的教师,有着期待孩子生成的广博胸襟与眼光,善于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他们珍惜自己当前教育生命的每天每时,关注孩子细微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又能高瞻远瞩,放眼长远,把自己的教育生命与学生的成长捆绑在一起。而“生命型”的教师,是真正的教育家。他们善于站在生命的角度看待教育,有自己对教育深邃的思考,有朴实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他们不仅仅从事着基础性的教育实践,还经常性的反思,关照自己及孩子的心灵。
作为校长,如何尝试去打造“生成型”与“生命型”的教师队伍呢?首先,要让教师过有目标的生活;其次,要善于对教师实行层次化管理;再次,要强化学习型学校的建设。
环境文化之善 校园环境是指构成学校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和。人的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文化的影响。环境文化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是育人的物质基础。校园环境文化的点滴会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变化。“校园环境文化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是一门重要的隐形课程。”
办学理念之善的实践 在渔沙坦小学,我们提出培养“动静相宜,体艺双馨”的新客家学子培养目标。这是因为,“动静相宜”源于自然,也是人顺应自然,超越自然的前提,“动静相宜”是一种理想的学生发展模式,尊重规则,尊重生命;“体艺双馨”则期待小学生在身体与能力方面齐头并进,同步发展;“新客家学子”,因循了学校的地域特点,尊重了学生的实际,把“客家人”身上的吃苦耐劳,不断适应与改造环境,团结互助等特点融入“主动发展”的特征之中。在龙洞小学,我们提出培养“知日新、行日新、德日新”的“日进日新”学子,让孩子关注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刻,从“每日一进步”做起,逐步“厚实人生路”。这里的“知行”,既有理念与哲学的更高位的解读,同时,又能具体联系到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参与、体验、反思、坚持中,强身健体,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谓之德,也是我们所倡导的“善的教育”。
学校管理之善的实践 学校管理之善,强调管理就是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中做到服务师生成长、营造公平公正氛围和发展师生个性等方面。在渔沙坦小学,笔者坚持生态管理,让尊重和互动平稳畅快地流淌于校园。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师管理上,完善绩效奖励、职称晋升、考勤评比等制度,在公平氛围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付出;二是在学生管理上,强化与完善少先队自主管理体系,让学生在良性互动中健康成长。而在龙洞小学,笔者主要站在学校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学校发展进行宏观的规划,在此指导下,具体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比如,上岗之后,笔者根据学校已有的传统和特色,分析了学校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计划,并以此为前提制定课程开发计划,有目标、有计划、有侧重点地完成学校“日新课程”的开发和构建。
学校德育建设之善的实践 在“教人向善”的德育理念指导下,笔者结合龙洞小学原有的德育建设传统和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首先,在大方向上,引导孩子们向身边的“中国好人”郭纪勇老师学习,着眼细微,从小事做起,乐善好施,勤俭节约,低碳环保,求真求善求美;以学生为主体,以校训“每日一进步,厚实人生路”为导向,以校级、少先队、班级教育、家庭教育、社会主题活动为载体,重视体验和参与,着力培养“知日新、行日新、德日新”的时代学子。其次,在培养目标上,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初步具有社会公德意识及良好意志品质与活泼开朗性格的“德日新”学子,培养具有社会常识的“知日新”学子,培养具有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行日新”学子,为孩子未来发展铭刻“内隐于德、外显于行”的“日新”生命观与价值观。再次,在实施途径和方法上,笔者坚持“日新”学子自主管理的方法,通过建立“日新”学子三级垂直管理机构,丰富“‘日新’学子自主管理”体系的内涵,完善培训机制和规范评价体制来实现更好的自主管理。最后,在德育活动建设上,我们注重学校“日新”德育活动的系列化、序列化建设,如注重学校“日新”德育活动的系列化、序列化建设,“日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日新”学生社团活动,“日新”传统节日活动等。
课程与教学建设之善的实践 真正善的课程与教育,理应在课程中体现针对性、融合性、选择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在教学中,体现在尊重、互动和发展三个方面。基于此,笔者在渔沙坦小学和龙洞小学都进行过积极的尝试,在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与教学建设之善的内涵。
在渔沙坦小学,笔者结合渔沙坦小学的“生态”特色,以针对性、融合性、选择性和丰富性为目标,建立了以教育内容为中介的多元丰富的“生态”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开发校本教材、组织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开展艺术节和体育节等等。在教学上,学校以尊重、互动和发展为导向,建立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课堂主要通过三个核心指标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益进行评价,即尊重、互动和发展。三个指标具体体现在目标与重难点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后测与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对三个指标落实的评价维度,学校做到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可观测化,通过细致分析教师课堂教学,逐步夯实教师自觉尝试“生态”课堂的意识,进而提升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有力推进了优质高效课堂的建设。
在龙洞小学,笔者整合资源,构建了“日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形成了具有“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鲜明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之善的实践 教师队伍建设最终的目标是拥有一支善的教师队伍。
要想让教师成为善的教师,过善的生活,就必须坚持人文互助,让教师成长生态化。在渔沙坦小学建设“生态型”教师团队过程中,笔者坚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尊重教师作为“教育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二是尊重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内在价值和心灵需求。
在龙洞小学,笔者认为,善的教师必须与龙洞小学的“日新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一支拥有“德日新、行日新、能日新”的日新教师队伍。“德日新”,即坚守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明确教育是教师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视野。“行日新”,即起行为表率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语言规范健康,衣着整洁得体,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不断吸收先进知识、技能武装自己,多看书,多钻研,做到“每日学一点,见识高一尺”,争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能日新”,即教学能力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善于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采取策略与措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校园环境之善的实践 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笔者坚持校园环境之善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结合,要想真正实现校园环境为善的教育服务,就必须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也必须把校内和校外整合起来。
在渔沙坦小学,笔者坚持和谐共生,内外协调生态化。学校格外注重协调小生态与大生态之间的关系,把学校视为周边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并有意识地以“生态校园”建设辐射与影响生态社区建设,把各项资源的教育效益最大化,实现内外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一是融洽与居委、村委、街道等部门的关系,获取地方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对学校办学的最大支持与配合。二是强化与周边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的互动,把强势教育资源引入校园,弥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师资不足。三是密切家校沟通联系,推动大校园大教育的形成。
在龙洞小学,我们紧紧围绕“日新”文化,系统性立体式构建校园显性物质环境。其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色调为“橙(黄)、黄、蓝、白”,所有文化标识都以此为基础,有机融入“日新”“每日一进步,厚实人生路”及学校LOGO,以最大化扩大“日新”文化的影响力;其二,在校园师生活动最集中的区域,设计体现出“日新”文化的物象化标识;其三,为学生提供日新展示平台;其四,分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角落和长廊,不断丰富经典教育文化氛围,在廊柱分层设置经典教育内容等。
善育为善办学思想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多年的实践尝试与改进调整,善育为善办学思想在如下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绽放出幸福之花。
在渔沙坦小学,我们从凝聚教师队伍心力开始,谋划学校中长期发展,梳理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凝聚教师思想智慧,将学生培养目标与课程、课堂、校园显性隐性文化、校园环境、德育活动的全方位融合,以“生态·秩序·文化”为办学方向,把“动静相宜,体艺双馨,文质彬彬,而后君子”作为学生培养目标,迅速使学校在整体面貌氛围上发生了明显改观,受到社区及家长的广泛认可。学校通过了省特级档案室、省绿色学校、天河区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的评估;学校足球在市、省乃至全国声名鹊起。笔者个人也被评为天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入选天河区名校长培养对象、广州市百千万人才第二批名校长培养对象等,并于201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教育“心”视野》。
在天河区龙洞小学,以“关注当下,奠基未来”为办学理念,在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校”“天河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基地”“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棒球发展计划定点培训学校”“广州市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广州市430课堂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善育为善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笔者在任职的学校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涉及办学理念、德育建设、课程与教学建设、学校管理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笔者也发现,该办学思想在认识和实践上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首先,关于善育为善办学思想体系的完善。学校教育,无非三个因素,一是学校中的人,二是学校的环境,三是教育活动。三者有机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育为善。以这三个维度进一步细化教育,就可剥离出办学理念之善、德育之善、课程与教学之善、学校管理之善、教师队伍之善与学校文化之善等六个方面。在善育为善的引领下,笔者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并诠释了六个方面的“善”分别是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尽管善育为善的办学思想逻辑性比较清晰,但具体到体系的六个层面,还没有做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比如德育之善,尽管定位在德育目标之善与手段过程之善两个维度,但仍然缺乏极具个性化、科学性的深度解读,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管理之善,笔者指出三个关键词,服务、公平与发展,但缺少对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的认真梳理等。
其次,善育为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办学实践有待完善。办学思想源于办学实践,最终还要在办学实践中生根发芽并不断提升。笔者到过四所学校,而真正开始认真实践与思考办学思想,还是在最近的两所学校。在渔沙坦小学六年,教育实践丰满而生动,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并完善,而办学思想则处于萌芽状态,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龙洞小学履职刚刚两年,办学思想逐步确立,办学理念已然清晰,但办学实践却刚刚起步,有不少还处于摸索与规划之中。唯有具体的教育实践,才能让善育为善的办学思想日益厚实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