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里走出幸福的人—探寻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福源文化”的密码

2017-08-30 13:11|
教育家 2017年31期
关键词:新源学校文化

文 | 张 博

让这里走出幸福的人—探寻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福源文化”的密码

文 | 张 博

>>原创“跳跳操”

什么是教育的幸福?它的内涵是什么?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的教师给出了答案—它应当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其核心就是把教育当成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幸福,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获得成功和幸福。

在校长李新宇看来,教育的要义应当使学生获得幸福,使教师成为传递幸福的智者,使学校成为滋养智慧和幸福的家园。“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让师生“幸福与快乐”,这是四小人的最大心愿。正是在这种信念的鞭策下,四小人提练出“品福思源”的办学理念,以“福源”为教育的基石,克服发展中的重重困难,执着跋涉于漫漫教育征程,终于迎来了教苑满园春色。探析该校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是教育人最质朴的情怀与追求,感受到的是中国教育充满希望的明天。

职责与使命:让这里走出幸福的人

走进新源里第四小学,顾明远先生书写的“让这里走出幸福的人”的醒目题词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但同时,两个疑问浮上心头:何为幸福的人?这句话与学校有什么具体联系呢?带着疑问,我们开始了新源里四小之行。

在会议室,我们见到了李新宇校长—一位洋溢着激情与活力的教育人。她看上去知性美丽,自信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沉稳。我们的谈话,自然就从校门口的那个浮雕谈起。

“这里走出幸福的人意指师生在这所校园能够感悟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这既是教育人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深切期盼,也正是我们学校特色教育的最佳诠释: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在幸福中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人生。”李校长娓娓道来,为我们深刻解读了这几个字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来这所学校之前,我们一行人就期待寻找该校“福源文化”的枝叶与根脉。在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李新宇校长详细讲述了新源里四小的教育理念的由来与使命,为我们解读了该校特色教育的发展密码。

这密码的背后,是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碰撞与思考。新源里第四小学始建于1950年,学校一校三址,两址办学。六十七年的办学历史让该校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办教育有了自己的思考。在办学理念与思想日新月异的今天,守住教育的本心,让孩子在小学六年打好根基,收获快乐与幸福成为四小人追求的教育梦想。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品福思源”的办学理念。这里的“福”是指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突出“幸福”教育。就人而言,学生幸福,老师也要幸福;就教育而言,结果幸福,过程更要幸福。“源”指学校教育是生态的、本真的、继承发展的。学校应成为实践幸福教育的源头,成就幸福学生的起点,引领教师真释教育、追求卓越、享受教育幸福,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享受幸福童年。

“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这一办学目标的确立,更是在学校整体规划的蓝图上画下了重要的第一笔,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涂上了充满生命力的底色。

其实,教育有时候也很简单。当学校决策者的思路与全校教师、当地群众的前行方向一致,理想的彼岸就不遥远。从确立“福源文化”理念开始,全体师生就凝聚共识,他们将顾明远先生的题词“让这里走出幸福的人”作为办学目标,蕴福源文化,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打造幸福教育的特色品牌。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特色育人单位、北京市节约型学校、北京市星星火炬奖、朝阳区实施素质教育规范管理先进校、朝阳区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艺术教育先进校等多项荣誉和奖项。

在李新宇看来,“人对于幸福的诠释是千差万别的。小学教育,就是给孩子们锻造一个真正幸福的童年,并让这种幸福绵延下去,直到未来。”

如今,“让这里走出幸福的人”,不仅是顾明远先生的一句题词,更成为四小教育人的职责与使命。

初衷与涅槃:沉下心来做教育

穿过校门,“福源”两个大字的训诫石醒目而立,诠释着新源里四小的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的办学核心。在福源石旁的六块小石头上面分别写着“爱、美、礼、智、健、诚”。这六个字是学校向家长及学生征集所得,代表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新源里四小注重这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其内化为育人目标—“培养爱、美、礼、智、健、诚的幸福宝贝”。

李新宇一直反对“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反对违背生长的自然节律对孩子进行“催熟”。她认为,生命成长有多种可能,不要过早地为孩子定型,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未来,需要一步一步地累积。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创造出“欣欣”“思思”“笑笑”“贝贝”四种可爱的卡通形象贴纸,分别对应学生身上的不同突出点。教师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随时给表现突出的学生贴上卡通画。学生或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或是体育课上身姿的矫健,或是文明礼貌的行为都有可能获得卡通贴纸。这种激励方式让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得到了认同,使学生获得幸福感。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是学生走向未来的根基。这一根基绝不能虚浮于地表之上,而是要坚实有力,为学生的人生之路正向引航。

李新宇认为,教育不是口号式的宣传,教育是神圣而庄重的,它有着自己的规律,需要教育人坚守教育本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教育。其核心就是给学生营造一方幸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具有认识幸福并传递幸福的能力。如今,沉下心来做教育已经成为四小全体教师的教育共识。

要想沉下心来做教育,便不能将眼光局限于校园的一角之地,而是应着眼于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实现三者之间的教育合力。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成立了教代会、家长志愿者协会、家属委员会、老教师工作委员会等诸多组织。家长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促进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融合,打破了沟通壁垒,搭建起家校合作的平台,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让家校之间碰撞出更多的教育火花,让家校共育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四小校园中有着许多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这里的国学考级官由家长担任。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之外,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的考量。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逐渐理解了教师工作的辛苦,进而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在校园文化节彩排期间,一些家长自发前往学校担当志愿者,为学校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教师因病或因事请假时,老教师工作委员会就发挥出自己光和热。他们是由学校退休老教师组成的群体,在教师不能到班上课的情况下,为班级代课,保证课程的正常运转。而家属委员会则属于四小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针对小学女老师过多的现状,吸取教师家属入会,在一些决策上加入男性的思考。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附近的街道办事处、武警中队、消防大队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建立联系,开发了十个校外生涯教育基地,让学生能够幸福而全面地发展。

如今,独具特色的福源文化,让文化深深根植于教育的土壤之中,为教师与学生构筑起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真正为新源里四小的发展铸基立魂。

创新与发展:为师生种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里种植下“种子”,生根发芽,灿烂花开。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情怀里,四小人回答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心中根植“品福思源”精神种子后,酝酿“福源文化”的基因与灵魂,使学校在沧海横流中彰显育人风骨,在风起云涌中坚守育人本色。

“刚柔并济”的管理制度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但在很多学校,“制度”依然被贴上了“约束”“生硬”“严肃”的标签,令师生“谈之色变”。然而四小的制度建设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制度管理与文化引领双轮驱动,使制度具备了可行性、激励性和导向性,使“刚性”的制度绽放出了“柔性”的人文光辉,从而在一种人人乐于接受的氛围下将制度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具体操作上,学校以服务为核心,服务教师,服务学生,重视制度制定的过程、制度内化的引导和制度执行的效果,执行标准化管理,让师生在自律中成长。在干部层面,要求干部自身制定五条工作质量标准,明晰工作开展的方法和目标,并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这种制度的建立,化“被动”为“主动”,起到了自我激励的作用。在教师层面则开展了“未名工程”,将教师分为四个层面(新入职教师、未名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不同的层面采用不同的制度标准,教师们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今年3月份,学校创新性启动了“教师执行校长制”的活动,从全校60余位教师中选取了16位一线教师作为后备执行校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从他们身上倾听到一线教师的真实声音和需求,并着手解决问题,满足教师的需求,让教师感受到幸福。目前,已有两位教师担当执行校长,并策划组织了到朝阳公园健步走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学校将完善这一尝试,使之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以丰富学校的管理工作。

此外,学校以让教师体验职业幸福为出发点,开展了“幸福一家亲,新春联欢会”等多项活动,让教师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感受家一样的温暖,形成归属感。关爱让教师体味幸福,知遇让教师收获成功。四小的教师无疑是幸福的,他们享受着一般学校所没有的关爱与呵护。也正是这种关爱与呵护,让他们立志为这所学校奉献终身,与激情为伴,去追逐梦想天空里绚丽的彩虹。

教育的实质在于追求“幸福”与“梦想”

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追求美好生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就在于为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铺路架桥,教育的意义就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的最佳时期,只有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才能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追逐梦想。

作为北京市首家京剧进课堂的示范校,新源里四小在京剧教育上有着深入的探索。学生们在京剧的传承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着生旦净末丑脸谱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吟唱京剧选段中刻画出十足的人物性格:或气宇轩昂、英姿勃发,或活泼机智、不动声色、沉稳多思。京剧已经成为每名学生了解历史典故、贴近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

古语说,“至乐莫如读书”,的确,阅读既能怡情又可养性。如何让孩子们在浩如烟海的课本里体会文字的魅力,是四小教师长久思考的问题。学校尝试中西合璧,创造性地让拉丁舞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用拉丁舞课本剧的方式表达文学情感,丰富学生对文本的体悟,同时让舞蹈更具内涵。这种将学科教学文化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的课程形式,让学科教学艺术化,艺术教育学科化,学科教育审美化。2016年,学校特别举办了“乐文·筑梦”拉丁舞剧专场演出,受到参加领导与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

学校还积极为孩子们创造展现才华空间,例如“我们的校歌”活动,让孩子自主编写校歌,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以及责任与担当意识,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孩子在教育大环境下受到润泽。

从李新宇校长讲述的一件件事中,我们感受到她那仰望星空的教育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正是有这样的校长,新源里四小才能吐故纳新,不断前行……

后记:行走在新源里第四小学的校园里,敬佩与赞叹久久萦绕于我们心头。这不是来源于惊天动地的口号,而是来源于这里教育者兢兢业业的付出与奉献。这样一群质朴、实干的教育者,让我们心生敬佩;这样一种提升全体师生幸福感的教育让我们由衷赞叹。承继传统,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把“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理念记于心,将改革创新践于行,让师生行进在幸福的路上,在感悟幸福中创造幸福、享受幸福……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

>>“小梨园”京剧社助演北京市文联活动

猜你喜欢
新源学校文化
纬度最高电站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天眼”再立功看见罕见快速射电暴“三连闪”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An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Anti-radiation Weapon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