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铭
创设高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从创设科学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和开发多元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对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幼儿有效学习学习环境教学活动学习方式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体现在幼儿的发展上,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学习,幼儿有效学习的前提则是教师的有效教学。而幼儿的有效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应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加工,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达成学习目标,使自身获得发展的过程。目前,许多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学活动低效或无效等现象,怎样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首要问题。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学习环境、教学活动和幼儿学习方式三方面入手,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一、创设科学的学习环境
(一)区域环境具有操作性
在幼儿园中,幼儿主要的活动以自主分散的活动区活动为主,所以我们首先要精心设计符合幼儿需要的、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科学规划的活动区,在不同主题与功能的活动区中要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1.创设规范的区域环境。首先要根据每个活动区的意义、游戏的目的和场地的要求等做到合理规划活动区的划分,如小班在创设“娃娃家”的区域是,场地要设置在宽敞明亮的地方,环境要温馨,游戏材料要直观形象,让幼兒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的家”;要注意活动区与活动区之间的间距,如表演区和图书区不要距离太近,以免安静区域的活动受到干扰等。
2.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首先,创设不同的活动区域时,应注重区域间的联系,让区与区之间能够互动,使区域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增加趣味性。如在开设“快乐餐厅”和“娃娃超市”区域的同时,开设了“银行”的区域,将几个区域有机结合,孩子们在游戏时就可以在区域间进行互动游戏。这样区域间的互动就能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孩子玩的积极性,也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区域活动的教育性。其次,根据季节在区域中创设植物角、动物角等,幼儿通过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记录,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如在“种子快快长”主题中,充分利用植物角,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种子分别种在几个盆中,然后分别放在有阳光和没阳光的地方,一些浇水,一些不浇水,幼儿每天自发造植物角观察,寻找不同、记录和整理。在一天天的观察中,幼儿发现了种子成长的规律区别,明白了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这样的学习是幼儿自主自发的,这样的知识是通过观察、理解而获得的。
(二)主题墙饰体现教育性
1.墙饰设计体现主体性。主题墙在活动中需要发挥它潜在的教育作用,要与幼儿的兴趣相结合,充分利用主题墙饰引领幼儿参与主题活动,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并与环境有效地对话,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有效学习。如在“春天的约会”主题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主题墙的设计和制作,教师负责大背景和整体构图,为幼儿提供绘画和手工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材料来表现春天、丰富春天,充分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2.墙面环境呈现动态化。首先要做到墙面创设的内容是随时变化和增减的,要随着幼儿的兴趣和主题需求变化而进行变化。如在“我要升小学了”主题中,教师根据幼儿不断习得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结合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充分发挥幼儿资源,让幼儿在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了主题活动的意义,同时观察、思维、交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是幼儿有效学习的保证,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位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存在价值。幼儿园有效教学由于其单位教学的短暂和幼儿教育本身的重要性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在保证选择了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确定了恰当的目标、实施了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才能给予幼儿积极具体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进步和发展。
(一)教学内容有价值
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教学应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促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材料要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能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首先,要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然后研究和挖掘教材,找准主题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其次,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提供的各种信息去分析、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例如,小班《我爱小动物》语言活动,它源于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兴趣,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此活动,活动的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而且主题明特别单纯,且富有儿童情趣,这样的文学形式更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这种蕴含一定教育价值的内容为有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要恰当
确定恰当适宜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要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要做到确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同时要关注目标的全面性、适宜性和操作性这个三个要素。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我们在分析教材时,要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适宜性要体现的是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需要和经验,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兴趣经验,使教学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而不应一味照抄照搬。操作性就是指目标具体明确,在教学活动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要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要让幼儿积极思维,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智能发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
实施有效的方法手段,这是有效教学的重点,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才能生动有效。在教学中,科学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幼儿正确的掌握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快乐的学习。如在科学活动“蝴蝶变变”中先选择直观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幼儿知识,然后结合谈话法和操作法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幼儿习得的经验,在语言活动中选择情景创设、讨论交流和游戏表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探索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实施操作。但是也不能局限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要有一定的创新,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
三、开发多元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总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幼儿听,通过“记忆——练习”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的体验与主动创新,幼儿学习缺乏主动探究意识。要想提升幼儿有效学习,就必须优化幼儿学习方式,為幼儿提供学习环境和资源,让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发现问题。
(一)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或与他人的对话、交流去理解、接纳教育者发出的教育内容和信息,以达到消化和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量和认知结构。同时,教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有效的教学要让幼儿通过“动作”和“感官”来学习,在活动中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保证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主动的,幼儿的情绪是积极的、愉悦的,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形成有效师幼互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幼儿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幼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交往,就不存在教学,良好的师幼互动能拉近师幼间的距离,使教与学有效联结,让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与幼儿的互动需要借助有效的媒介,如语言、行为、态度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参与教学过程,并通过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提问中也要有师幼互动,既要有教师向幼儿发起的疑问,也要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提问,要多样地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问题设计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等,真正实现有效提问。
(三)丰富材料,创新方法
“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操作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主动积极。幼儿园教学以游戏为主要手段,教学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的选用和有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使材料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匹配,且材料数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切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应考虑它所蕴涵的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价值,即教学材料的运用应有助于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调动,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有利于活动过程的展开,能引起幼儿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引领幼儿有效学习。
幼儿的发展建立在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而有效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教学的指导下实现的。要想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要遵循幼儿成长和教育规律,以幼儿为主体,切实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真正关注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有效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儿童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
[3]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