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职院校推进的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存在多种类型,对于学生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地方政府、学校和师生共同应对。
跨国实习与就业广州市高职院校调查“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对高级国际人才的需求必然促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人才就业的无界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就业的无界化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定位职业生涯,积极探索和尝试具有跨国(含跨境,下同)因素的实习与就业。以广州市高职院校为例,部分高职院校较早通过与国外中介机构、高等院校、合作企业开展跨国实习与就业,在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其他院校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一、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项目调查
2013年5月~2014年10月,课题组对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广州市辖区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含省属14所高职院校、市属6所高职院校、民办10所高职院校,以后称广州市高职院校。课题组给每一所院校发了50份调查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1179份,回收率78.6%。需要说明的是,广州市部分高职院校联合国外院校推进的联合办学项目以及安排学生在国内参加外资企业的实习和就业项目不纳入本项调查范围。
调查发现,广州市高职院校对组织学生跨国实习和就业表现出较大兴趣,所有院校都进行过宣传或接受相关机构进校宣传。广州市高职院校推进的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总数达34个,每校平均为1.1个。调查的广州市30所高职院校中,组织过项目的为19所,占比63.3%。组织过项目的19所院校中,组织过1个项目院校为11所,占57.9%;组织过2个项目的为4所,占21%。,组织过3个项目的为1所,占5.3%;组织过4个项目的3所,占比15.8%。
调查发现,广州市高职院校推进的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种类较多,时间跨度不一,地域覆盖较广,“走出去”与“引进来”均有。
第一类是短期实习、见习或研习项目。此类项目呈现“四最”现象,即项目数量最多,参与的学校数量最多,参与的学生数量最多,地域涉及最广。广州市15所高职院校推进了20个项目。例如,广东食品药品学院组织16名学生参加了香港百本集团主办的“健康管理见习”赴港见习活动,获得了由香港百本人才学院和香港医护协会共同颁发的见习证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两位带队老师和10名同学组成交流团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研习交流;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8批学生赴德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派出1名同学以全额奖学金形式赴美国思科总部进行短期实习;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10名学生赴美国进行为期三给月的带薪实习;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及多所民办院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日本酒店、快递、商场等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带薪实习。
第二类是半年至一年的中长期实习。广州市5所高职院校推进了7个项目,地域涉及广州临近的港、澳、台、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湾正崴集团实行“1+1+1”的校-校-企合作模式(即第一年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第二年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学习,第三年赴台湾正崴集团实习),企业向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广工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合作實行“2+1”学习实习,25人参加了为期6个月的实训实习;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3批19人赴澳门葡京酒店、文华东方酒店和八百伴商场等单位开展为期1年的实习,实习结束后11人在澳门就业;广东食品药品学院派出3名学生赴香港百本集团、佳荣(香港)物流运输公司开展为期半年的实习并就业,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派出3名同学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
第三类是通过设立实习或研习基地来推进实习和就业。调查发现,3所广州市高职院校跨国设立了3个实习、研习基地,以满足我方学生跨过实习与就业的需要。此外,1所广州市高职院校还接受国、境外合作院校邀约,在广州设立了1个研习基地,满足合作方学生在广州的研习需要。例如,广东食品药品学院于2010年与香港百本集团合作建立了香港百本集团基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设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海外(新加坡)研习基地,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球最大的产品质量认证权威机构之一德国莱茵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与公司共同培养英语、商务、文秘等人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于2010年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研习基地(广州)。
第四类是“引进来”实习。与上述三类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走出去”实习不同,广州市高职院校也开始显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吸引国境外的学生前来实习或研习。3所广州市高职院校推进了3个项目。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接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20期1203名师生为期8~22天的项目研习,学生考察了珠江啤酒厂、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珠江钢琴厂和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吸引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学生来粤联合开展暑期志愿者活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接受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10名学生来穗开展为期10天的中国文化体验研习。
二、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意义
为提高调查的针对性,课题组通过部分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外事办、国际交流学院、外语系等部门协助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于个别院校,课题组还对其外语、旅游、经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回收的1179份问卷中,多数问卷表示参加跨国实习与就业,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国际视野、就业竞争力、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方面。
1.开拓了国际视野,丰富了人生经历
在回收的1179份问卷中,603份(51.1%)问卷选择“开拓了国际视野”,居于跨国实习与就业对于学生意义的首位。部分访谈学生表示,可以体验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制度,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互助,便于形成宽广包容的国际视野和求同存异的国际胸怀。通过跨多实习与就业,他们也有机会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对于其增长见识、丰富其人生经历,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2.调高了就业预期,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在回收的1179份问卷中,511份(43.34%)选择“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居于跨国实习与就业意义的次位。实践表明,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跨国实习与就业后,明显调高了就业预期,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多数学生认为这种短暂跨国实习归来的“注水海归”在国内参加面试求职时,“相较一般学生来讲还是有优势的”,“毕业分配时多数将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和接收”。另一方面,经过跨国就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水平及自身素质被肯定”,认为“在工作岗位上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无疑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参加澳门普京和文华酒店实习的学生33名中,有12名学生毕业前被普京酒店预定就业;该校参加日本短期实习的学生中有3人直接在日本就业,其余学生回国就业时候也将珠三角的日资企业作为首选目标。
3.锻炼了沟通能力,提高了外语水平
对于参加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的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需要在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里,与一群陌生的同事共同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和学习机会。492份(38.46%)问卷选择,通过一段时间的跨国实习与就业后,“沟通能力”增强了,“外语水平”明显提升了。在全外语的环境下,学生们有意识迫使自己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尽管刚开始有些结巴”,在同事们的鼓励下,很快有了自信,沟通和交流起来便“顺畅了很多”。
4.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
然而,在1179份问卷中,仅335份(26.19%)问卷选择了“巩固了专业知识”,和“提升了专业技能”。这与课题组的预测存在一定差距。原因可能是,目前广州市高职院校推进的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专业性不够强,或者跨国实习与就业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一些。有幸的是,部分学生进入跨国实习与就业阶段,往往迅速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储备和动手实践能力不足,从而促使其弥补、巩固、提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存在的问题
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率低、项目同质化严重、地域以亚洲为主、设立基地数量少等方面。
1.学生参与率低
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跨国实习与就业的比例不高。从学校层面来看,30所学校中有19所学校有1个以上的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比例较高。但尚有11所院校没有成功组织过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占比36.7%。如果从学生层面来看,参与比例就很低了。回收的1179调查问卷中,虽然选择了解的学生多达943份(79.98%),仅有52份选择参与了项目,比例为4.41%。如果调查问卷不是通过部分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外事办、国际交流学院、外语系等部门协助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的话,比例可能会更低。
2.同质化现象严重
广州市高职院校所推进的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尤其以民办高职院校最为突出。广州市15所高职院校推进了20个短期实习、见习或研习项目中,其中11所院校的14个项目为赴美带薪实习和赴日带薪实习。从院校角度来说,同质化比例为73.3%。从项目角度来看,同质化比例为70%。尤其是,在7所院校的7个赴日带薪实习的项目中,民办院校占了6个,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比例高达85.7%。
3.地域以亚洲为主
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的跨国实习与就业的区域选择,以亚洲为主,美洲次之,欧洲和澳洲等地偏少。在广州市高职院校40个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中,涉及亚洲区域的项目为26个,比例为65%。涉及美洲的项目数为9个,比例为22.5%。必须说明的是,这9个项目中,除了7个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外,只有1个赴美思科总部实习项目、1个赴巴西实习项目。其余地域的实习项目数偏少,例如澳洲2个,德国2个。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走出去,参加世界范围的就业竞争。
4.设立基地数量少
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项目中,通过设立实习、研习基地的形式来推进的项目数量不多,所建立的跨国实习、研习基地数量少。广州市30所高职院校中,仅3所院校双向设立了4个实习、研习基地。其中,广州市高职院校“走出去”,在跨国合作单位设立实习、研习基地3个(下称“走出去”基地);广州市高职院校“引进来”,引进跨国合作单位在广州设立研习基地仅1个(下称“引进来”基地)。由于海外学生对来穗实习、研习的住宿、伙食等物质条件要求较高,相比而言,“引进来”基地更加珍贵。另外,从设立实习、研习基地的单位性质来看,仅仅2个实习、研习基地设立在企业。
四、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对策
广州市高职院校跨国实习与就业面临上述问题和困难,需要地方政府设立统一的管理和推进平台,需要学校设立专门的机构并设立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基地,需要师生提高认识水平和外语水平。
1.地方政府设立管理和推进平台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设立一个国际合作交流的管理与推介平台,统领各院校跨国实习与就业事宜很有必要。目前,由于地方政府层面“缺乏一个统领各院校国际合作交流的管理与推介平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院校在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上的同质化现象,容易的项目各院校竞相去做。这就是赴美带薪实习和赴日带薪实习项目偏多,而跨国设立实习、研习基地数量偏少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通过设立融教育、经贸、外事、财政、法务等为一体的国际合作交流管理与推介平台,具有三个优势。一是通过该平台整合信息,配对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减少单打独斗现象,避免浅层性、意向性洽谈。二是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引入,可以拓宽广州市高职院校跨国实习与就业的合作区域。三是通过分层指导,跟据广州市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将不同的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匹配给不同院校,实现广州市高职院校跨国实习与就业项目统筹协调,减少同質化现象。
2.學校设立专门机构和基地
对于广州市高职院校来说,院校内设立统领国际合作交流的专门机构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保证。同理,该机构将跨国实习与就业纳入其下管理,对于广州市高职院校推进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具有十分重要是作用。眼下,广州市30所高职院校中,设立了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等管理机构的仅为7所,占比低(23.3%);设立国际学院或国际交流学院作为执行机构和教学机构的为3所,占比更低(10%)。二者加起来,扔然只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因而,建议广州市高职院校在条件可能的情况,设立专门机构统领跨国实习与就业事宜,甚至可以参考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在外语系设立非实体性的国际交流中心。设立专门机构会有两个优势,一是可以管理现有的跨国实习、研习基地,并开设新的跨国实习、研习基地,使得基地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并真正承担起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责任。二是设立专门机构,尤其是国际学院等教学机构,可以明显增加学生参加跨国实习与就业的比例,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3.师生提高认识和外语水平
对于广州市高职院校的师生来说,要顺利推进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必须同时提高师生的认识水平和外语水平。一是要提高师生的认识水平。既要认识到学生参加跨国实习与就业对学生个人具有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学生成功完成跨国实习与就业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极大肯定,是对学校品牌的极大宣传。二是提高师生的外语水平。毋庸置疑,师生的外语水平直接关乎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成败。近年来,广州市高职院校不断安排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安排学生进行语言强化训练等,师生的外语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向成军,李戈,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模式选择与实践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02):81-85.
[2]胡海燕.高职教育国际化及实践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73-75.
[3]尚永芳,侯玥暐,张茜.海外实习打造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J].国际人才交流,2008,(05):52-5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广州市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交流视域下的学生跨国实习与就业的研究与实践”(2013JK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