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潇潇
人物专有名词是英汉专有名词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其转化来的普通名词意义往往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分析了英汉人物专有名词普通化的研究现状,并从来源、形式、转化动因方面进行简单对比,以期对相关研究带来启发。
英汉人物专有名词普通化一、人物专有名词概念及普通化研究现状
人物专有名词包含于英语中的专有名词之中,是表示人物的专有名称,如Anderson等。汉语研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物专有名词作为一个子类逐渐成为共识。如吕叔湘将名词分为四类:“人物、物件、物质、无形”。朱德熙则把名词分为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五类。在一些语境中,人物专有名词失去了其所指的唯一性,逐渐偏离了其原有的意义,发生了语义扩展。这就是人物专有名词普通化现象。在William R.ESPY编纂的英语专有名词非专有化的专著中,收录了由专有名词转化而来的普通词语多达1500多个,相当一部分是人物专有名词。我国的新编《辞海》的文学分册就收录“文学故事人物”60个和“神话与传说人物”46个,一共106人。这些词语虽然数量不多,但推动了词汇的发展,为词汇的表达力增添了表现力。
二、英汉人物专有名词来源比较
对英汉人物专有名词来源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语言产生的认知根源和反映的思考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
1.神话、传说是人物专有名词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来源。英语专有名词很多来自神话传说。如Titan(泰坦)为古希腊神话中曾统治世界的巨人,因此titan的转喻意义指“巨人”。Daphne是达芙妮的名字,面对阿波罗的追求,达芙妮实在无处可逃,最后化身月桂树,于是Daphne一词作为普通名词就有“月桂树”的含义。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名词众多,也是普通化的重要来源。如愚公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常用以比喻做事有頑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2016年新华社1月3日报道中就以“女愚公砍山凿洞,一锤一镐凿出200多米人工隧道”报道了麻怀村村民邓迎香的故事。这里的愚公已经成为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同义词。
2.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包括科学家、发明家或公众人物的名字等同样是人物专有名词产生的土壤。如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主席John Hancock故意在《独立宣言》上签名与众不同。由于这一事件影响力很大,因此在英语中“John Hancock”成了“亲笔签名”的代名词。
我们在汉语同样可以找到相关例子。如岐黄,本指黄帝和岐伯,现成为中医学术的代称。潘安是中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貌若潘安”中的潘安,已经普通化为美男子的代名词。
3.人物专有名词另一个来源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英语中典型例子当数“Superman (超人)”。是美国DC漫画旗下超级英雄,现在被用来指代那些能力非凡的人。Judas(犹大)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后来出卖了耶稣,Judas现在是“叛徒”的代名词。
我们看看汉语中的例子。陈世美是京剧《铡美案》的主人公,人们常用陈世美指代地位提升而不再忠心的丈夫,也指用情不专的男子。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已成为“精神胜利法”代名词。
在人物专有名词普通化方向上,西方比较注重实证、逻辑推理,喜欢作定量化的研究。在人名普通化过程中,很多英语名词变成了量化单位,典型的如“牛顿(Newton)”,经典力学的奠基人,转化为力学单位。类似例子还有Ohm,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单词0hm(欧姆)变为电阻单位。汉语中没有这种现象,普通化方向更倾向于对人名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内蕴的联想,如诸葛亮、唐僧等。
三、人物专有名词普通化的基本形式及认知动因
1.专有名词普通化的基本形式。从英语专有名词普通化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完全普通化和部分普通化。前者典型的例子如“sandwich”可以被冠词或者量词修饰,并且有复数形式,完全具有了普通名词的特性。部分普通化例子如Shylock,为莎翁《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角色,工于心计、冷酷残忍。现常常喻指“敲诈勒索的放债人”。
汉语词类研究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如子虚、乌有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虚拟的两个爱夸耀的人,现指不存在的事,其本义往往被忽略了。部分普通化的情况如人们常用三国时“诸葛亮”形容神机妙算的人,而后主刘禅由于乐不思蜀的故事,其小名“阿斗”也指代扶不起的人。
2.专有名词普通化的动因。为了弥补概念系统和表达系统的空缺,采取专有名词普通化新义的方式来充实现代词汇系统,这正好满足了人类认知活动基本要求——经济性。英语专有名词普通化主要依靠借代修辞和隐喻修辞法完成这一转化。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2]吴利利.专有名词泛化的认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1, (04):128-130.
[3]曹聪孙.文学作品中人物词汇的义位和义素探讨——一个词典学上的问题[J].辞书研究,1983,(0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