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润
摘 要:英语之于21世纪,就犹如革命之于20世纪,都是新时代的必需品。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英语教学因为过分追求成绩而变得单一、乏味:掌握英语为第二语言这一“初衷”,在通过“考试升学”这一学习通道后,却输出残次品“哑巴”英语。因此,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感教师职责重大,试通过多年相关英语从业经历与六年教学经验以及个人对于英语的兴趣与学习心得,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并与大家做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创设;英文歌曲
笔者将通过发问的形式,对教学对象、学科本身、教师自身以及教学方法通过总结做一个流程探讨。本文将论文重点放在第四部分,即因“己”施教,以此论证“智慧地教、快乐地学”的教学方法。前面部分则作为论点推导辅证。
一、提出问题
如何在“分数”与“应用”中获得双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入手。所谓教学,可拆分为“教”与“学”,即智慧地教,快乐地学。前者主体为教师,后者主体为学生。这个教学活动需要既有老师的不断总结,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性。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应试教育是个分阶段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是什么?
2.英语因为各方各面的应用普及而被列入一大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呈现的特点是什么?
3.都说讲究因材施教,其实因“己”而教应该为第一步,那么笔者自身的特色是什么?
4.如何将前三者融会贯通,从教师自身出发到学生为对象,整合成为良好的教学方法?
前三点对于“特色是什么”的三连问是发现问题的途径,最后一点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转化成方法论,实现“智慧地教,快乐地学”这一互动过程。
二、传播对象特点
初中生群体年齡大致在11周岁到15周岁之间,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尤其关注这一时期的对象特点,因为初中之于他们意味着迈入了人生青春期的大门,生理的变化、心理的激荡交错而织,有如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
(一)生理变化
1.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学生处于该阶段往往身高增长非常迅速,在一年内,可长高大约6~9厘米;体重增加也比较明显,初中三年以后,他们的体重已然接近成人。
2.这时他们体内机能增强,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在重量上增长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脑的质的发展却很快,大脑的沟回在加深,皮层的机能趋于成熟,兴奋和抑制功能逐渐平衡,控制和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3.第二性特征出现,性发育成熟。这也导致了男女生性别开始强烈划分的意识。
生理上的这些特征,对于我们教学有什么启示呢?笔者从中悟出两点。第一点:应统筹考虑学生各方面,不应纯粹地教学,避免使学生青春期的变化成为烦恼,从而影响了学习甚至是三观。第二点:该阶段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应积极与之互动,创新教学方法。
(二)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之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但是对于生理变化的困惑、对于强烈意识与实际问题带来的冲突,初中生往往呈现出一种矛盾的行径:既渴望帮助又担心有损于自身独立人格,既乐于交朋友又固守内心秘密,既对一切充满反抗性的挑战又无时无刻依赖长辈老师等。隐藏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种种行为下的核心其实是追求心理体验,这个心理体验大部分是被重视,也就是强烈的自我被唤醒。
所以笔者通过对初中生特点的观察研究与思考,归纳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形式多样的“智慧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体验,从而促使其学习的主观能动
性。切记,该阶段学生逆反心理尤为严重,不可背道而驰。我认为兴趣教学无疑是该阶段最好的驱使方法。若学生安然进入学习阶段,那么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学习之路,他们就有更多机会发现英语的美丽,通过实践或另外的新方式。
三、英语教学方法总览
传统英语教学法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暂且不去论这三种教学法初衷是如何,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眼见太多理论教学法在应试教育中演变成一种填鸭式的教学。现总结三种最常见的错误,与大家共勉之。
(一)直接给予法
教师在课堂中照本宣科,对于单词、语法、释义全部过一遍,过程中无需学生自主参与,俨然是一个单方面的传播过程,并不甚在意学生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地去理解。比如,笔者刚从事教育的时候,往往努力按照教科书备课,按部就班地教学,却在成绩反馈中发现自己全然忽视了学生是否能吸收理解,是否自动接受抑或主动屏蔽。因此,笔者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
(二)死记硬背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若用在英语教学中,简直是一大谬论。因为与中文不同,英语其实极度缺乏自然语言环境。假如只是简单的背诵,学生艰难背过后,短期记忆维持不到下一次自检,更遑论说开口应用。这也是中文式标注英语读音的一大催生原因。
(三)一味检测法
课堂上小测,课后作业检测。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通过分数呈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继而召集全班进行一次“心灵鸡汤”的灌溉,这样本质上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有的只是鼓励更好的背诵。笔者认为检测更多是调整自身教学方法的一种途径。
在1997年,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道:“中国的学生在学了几年英语后,他们仍然还是不能很好地听说读写,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依然很低。”我们或许要说那是20世纪的论调,然而不幸的是在当今21世纪,只见英语重要性节节攀升,却仍不见英语应用能力大幅度地提升。假如说能够从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母语式地对待学习,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将该方法深化,那么中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可能大有改观。
四、因“己”施教,实现教学最优化
笔者不才,曾获得2014年重庆市英语学科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有诸多同事问我如何总结教学方法,其实并无特别途径,更多的是源于我对自身的个性及特点挖掘,将自己所擅长的转换为教学艺术设计,并秉持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自然能够摸索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的些许教学经验,也算卓有成效,希望与大家共成长。
(一)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機能可以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第二章节中,我们研究发现初中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但也容易消亡。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驻在课堂内容中呢?笔者认为有趣的场景再现可以引导学生代入课文中。因为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本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生动场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从英语语言的机械组织中融合丰富的想象力,并注入一定的情感,刺激学生努力用语言表达,无形中达到了授课的目的。在笔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精神状态往往不好。每到这时,我就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课堂活跃起来。总之,同学们越熟知的,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传播的受众是多数而不是少数,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进来才是教学的目的。
(二)情感联系
笔者认为师生之间更应该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指单向的授课关系,而是师生间互相作用的过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更容易建立起融洽的课堂氛围,也会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并且初中生现处于一种敏感的“青春期”阶段,老师应当扮演的不只是授课教师也当是生活及人生的导师,成为守护学生成长的一份力量。
在学生中我有一个标签是:爱唱歌。曾经在课堂上讲解
“never mind”(别担心)的用法时,我引用流行金曲Someone Like You片段中:“Never mind,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瞬间感染
了课堂上的学生。“听英文歌来学英语,是笔者当初学习英语的一个方法,也是培养英语兴趣的来源之一。很值得欣慰的是,学生非常接受这种学习方法,并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会查阅单词、句子,请教语法等。有一名学生曾说:“刘老师飚英文歌来教我们,很有意思。”笔者认为,这大概就是教学的乐趣所在了吧。
基于上述,情感联系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师生交往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在深得信任中感到自尊自信,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而良好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此以往,形成良好的循环。
(三)何谓“潮学”
笔者曾被重庆商报和网络媒体评为最潮英语老师。而我的“潮学”方法秘籍就是兴趣。这个兴趣主体包含我个人也包含
学生。
课本上讲到Banana Milk Shake(香蕉奶昔),笔者会带上微波炉、香蕉、牛奶,在课堂上用实践传授英语来讲明水果奶昔的制作,并将一些相关的英语单词、句式穿插其中。笔者认为光是看着课本来学习,学生兴趣点不高,即使学会了,印象也不会太深刻。所以通过邀请学生一起动手的方式,来了解这个动作用英语怎么说、句式怎样才对,从而促使学生记忆深刻。
创新教学的同时也是在鼓励学生英语求异创新,打破固有思维,让学生勇于表达思索,让创造性的火花在课堂中碰撞出来。
教育学家Comenius认为:“教学应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得到最大快乐。”这样就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模仿不是搬运而是创造,同时学生也不是一味接受而是吸收。这与笔者智慧教书,学生快乐学习的想法不谋而合,笔者希望帮助学生将英语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赏析而不是一样工具去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燕军.初中英语教学情感策略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刘能.英语歌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王蕾.浅谈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19).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