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7-08-21 03:48李亚平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思考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李亚平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具有亲和力、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有序课堂,除了需要具备畅通的信息渠道以及学生的广泛参与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教学机智,进行恰当地点拨和有效地评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057-03

在新课改理念下,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亲和力做基础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教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加需要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很快地消除学生的距离感、拘谨感。使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亲切感,上课才有轻松的心情,才可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很难想象,一个压抑的课堂、一个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列宁同志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常常听见一些教师有这样的抱怨:“无论你怎样启发,学生就是不配合、不参与,你有什么办法?”他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学生,而从不在自身找原因。这其实是教师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高效课堂需要恰当的问题情境

高效课堂需要引发学生去广泛参与课堂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那么,什么是问题情境?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是恰当的问题情境呢?

问题情境不仅仅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心需求!《论语》上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问题情境。如果提出的问题或学生都不感兴趣,或远离学生实际,或学生不加思考就可解决,那么,这样的问题就称不上是恰当的问题情境。

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现实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在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引起其认知冲突,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熟悉能产生兴趣,愉快亦能产生兴趣,相对于痛苦(毅力锻炼)产生兴趣,愉快的心境更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高效课堂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企图让学生一口吃个胖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再回到特殊”“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认识新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认知规律,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就有可能陷入混乱或无序状态。

四、高效课堂需要开展有序教学

“有序教学”,就是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序”? 窃以为,它应该包括教学程序、教学秩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讲求脉络清晰,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要自然顺畅,一节课研究的问题具有相关性,问题之间要有合情的逻辑结构。教学如果是盲目的、随意的,那就谈不上有效,更谈不上高效。因此,教师的备课要有预见性,做到有备无患;上课要有条理性,做到有条不紊;辅导(点拨)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秩序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保证。好的教学秩序不是靠教师的师道尊严,而应该是在教师魅力、学习氛围、恰当的问题情境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在这样的教学秩序下,学生才有可能学得积极,学得实效。

五、高效课堂需要畅通的信息渠道

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全体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活动,通过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标。而保证这种信息渠道的畅通,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它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还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交流中、探究活动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学生中的疑惑、思维的障碍、存在的问题等;学生中的好的做法、想法等),从而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高效课堂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

新课程提倡学生“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无疑是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有效途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比被动听讲获取知识要有价值得多,因为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获取了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如方法、能力、兴趣、意志品质、学科活动经验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经历一个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

另外,教师还要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七、高效课堂需要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在保定市初中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堂课是顺畅好呢,还是不顺畅好呢?”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去深思。刘金玉副校长认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任何问题,要老师还有什么用?

预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生成是高效课堂的目标。只强调预设,不敢越雷池半步,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自我,只会跟在教师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

不少教师惧怕课堂生成,因为课堂生成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发生了教师“预料之外”的回应或质疑。面对这样的情形,很多教师或慌张应对,或简单否定,或推说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研究范围,或简单推说课下再解决等。这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题目: 98-19估算的结果是 .

师:估算时应把98看成多少?

生1:99.

师:是99吗?你再想一想,坐下.

生2:100.

师:19呢?

生2:20.

师:对,估算时应该把98看做100.记住了吗?

生众:记住了.

评析:

①生1的想法不对吗?他把98看成99,显然是想将被减数的个位数变成与减数的个位数相同,从而易于做减法,这是非常好的想法,而教师在预设中没有想到这种方法,于是无情地予以否定,将这样一种好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不给学生任何说明理由的机会。

②新课程提倡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与众不同的想法不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吗?新课程理念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果教师总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学生,用预设去禁锢学生,那么,课堂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从何谈起?

八、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恰当地点拨和有效地评价

学生的学习需要评价,评价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应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目前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评价往往是下列情境。

其一,经常是教师只看到了学生的错误(错误的结果),而未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思路清晰,步骤完整),其后果是学生没有成功的喜悦,有的只是沮丧,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许会大打折扣。

其二,在埋怨学生学习不积极主动时很少找教师自身的原因,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氛围,去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三,指出学生的错误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一些教师往往是粗暴地给予否定。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讲究评价的艺术,比如可以这样评价:你的思路清晰,步骤完整,只可惜结果错误,不然就是很完美的了。这样,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感到遗憾,今后应该吸取教训,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總之,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辛勤的汗水,需要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没有付出何以谈收获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