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静 蔡术
摘要 通过研究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的大背景下,引发的高校网络新媒体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给当前团支部干部培养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实践、评价这三维体系,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干部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团支部 干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37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的大背景下,高校致力于培养一支思想素质高、敢于开拓创新、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改大众为分众,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提升高校竞争力及发展高校文化育人环境。但在新的时期,高校对于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的不足却逐渐显露。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干部的特点,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全面实施团支部干部培养工作,确保基层干部的执行力,促进学校团学工作的蓬勃发展,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刻不容缓。
1建设完备高校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体系的挑战与机遇
(1)网络新媒体对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工作带来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90后学生干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文化,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主流政治文化科学的认识不足,他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在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功利心驱使的现象日益凸显。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尚未正式形成,而在网络监管还不够全面的新媒体现状下,学生干部极易出现徇私枉法、工作动机不纯的现象,队伍中甚至部分学生干部出现个人主义至上、集体观念淡化、官僚作风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在同学中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降低学生对于干部工作的配合度,给学生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总书记高校思政工作讲话大背景下,体制改革给基层團支部干部培养工作带来的机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离不开基层团支部干部力量。基层团支部干部一般是通过团支部选举会议民主产生,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有效控制舆论,有效调动支部成员积极性,当一支干部队伍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时,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的效率、创新等方面得到提升,这对高校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3)95后学生干部身心发展特点,“离职潮”带来的挑战。一些学生干部工作稍有不顺,在遇到同学不理解不配合、老师批评指导的时候,非常敏感脆弱,有的学生干部动辄就会以各种理由表示“不干了”。在改革开放的后期效应、新媒体环境急速变化、独生子女等一系列社会因素影响下,“95后”学生思想开放,敢于创新,敢于去挑战权威,但从小受到社会与家庭的过度保护,优越的成长环境,也造就了他们心理素质差,耐受力与受挫能力弱的特点。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他人相处时中较易自行其是,不擅长处理矛盾,当工作出现问题或工作强度加大时,他们会采取较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问题,甚至以各种理由辞职,心态浮躁,这也对维护基层团支部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部分高校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1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趋于大众化,但在思想政治管理领域却出现了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或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校的学生干部培训往往由高校辅导员或学生直接进行,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理论深度。其次,课程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过于强调理论,一般高校对学生干部培训都运用较传统的理论培训,即抽象化的讲座,又或是简单的户外活动、照本宣科等。缺乏跟踪监测调研学生干部是否在课程培训中获得知识,又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内化,特别是基层团支部干部。其三,忽视学生干部心理因素,以灌输工作理论为主,例如某高校所开设干部培训课程有三类:理论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对学生干部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充分考虑。
2.2工作平台
在文化活动组织方面,缺乏基层团支部干部锻炼的有效平台,基层团支部干部日常工作以简单的上传下达为主,工作具有机械性,往往只是简单地转发消息通知、收发材料,其语言表达、活动组织、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发展与院级或校级学生干部相比较弱。在网络活动参与方面,基层团支部干部较少使用到网络新媒体,在团支部内线下通知或是直接运用腾讯QQ、微信等平台简单宣传,不仅自身的操作能力不强,且对于网络新媒体的运用重视度不够,这种情况导致虽现有部分省市开展网络青马课程培训,可基层团支部干部在这一块参与程度也较低。在研究活动方面,缺乏学术氛围,且高校普遍对基层学生干部的文字撰写、创新创业、学术研究等能力不重视,在高校学生干部将大多数时间放于工作和学习,自身没有意识到学术研究,而某些主管学生工作的指导教师,更希望学生干部们多投入时间与精力在工作上,便于院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但这不利于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成才,也与高校学生培养宗旨相违背。
2.3评价机制
学生干部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识别、评价、使用和激励学生干部,从而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水平。此制度是否符合基层团支部干部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其工作能力的提升是否有促进作用?过于量化和重视结果的评价,仅凭数据和评奖的数量是否能有效评价团支部干部的工作成绩?现有高校对基层团支部干部考核方式大多数是以结果评价为导向,评价方式“简单粗暴”,过于模式化和教条主义,很少进行过程性评价及质性评价,往往看重学生干部所取得的荣誉,对于其工作的态度、效率、能力等方面则较少关注。
3基层团支部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3.1建立系统学生干部教育培育体系,形成干部培养新格局
要建立专门的课程体系,“95后”学生性格各异,家庭成长环境各异,在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特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找到合适的课程体系,例如设置团校,开设三个层次课程:办公技能课程、思想教育课程、心理辅导课程,让基层团支部干部可以顺利完成从技能学习到心理成熟的这样一个过渡,不仅学习过硬技能,更能在心理层次上调动其责任心、使命感,為同学们营造良好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其次,加大师资投入,建立专门队伍,教学师资保持稳定性,基层团支部干部培养工作由团委书记牵头,下设由各级辅导员和学院主要学生干部(团委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等)组成的工作小组,从基层团支部干部的选拔,到培养、实践都制定全面的计划,对基层团支部干部的成长时时监控,双方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提高默契度。最后,以网络等新媒体为阵地,形成网络文化产品,以贴近大众的形式,如慕课课程等,指导基层团支部干部自主进行网络学习,主动参与线上教育培训,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思考探索,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献言献策,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3.2通过引导基层干部将理论联系实践活动,促其能力进一步升华
建立专门基地,如学生成长辅导室等,由教育工作者引导基层团支部干部开展自我研修计划,鼓励其自主制定培养计划,加大基层团支部干部自我参与度,提高其对于实践的主动性。实行“轮岗”制度,在活动组织方面为基层干部提供全面的施展平台,让其在实践中学真知,获得经验,并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提高基层团支部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更使其性格更具有魄力,其核心是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通过实行“区校活动”共建,鼓励学生干部进行社会实践,给予基层干部有“走出去”的实践机会,基层干部通过真实的接触社会活动,进一步消化理论知识,服务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获得工作学习的灵感,如大学生走基层入社区服务等志愿者活动。
3_3建立多种监测、评估机制,保障学生干部发展
评价主要是为了获得反馈,从而促进基层干部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作学习能力,所以评价要做好制度建设工作,更要做好制度的专门化、规范化、合理化,具有节奏感。评价要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目标性评价三个方向进行,将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开展民意调查、意见信箱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帮助干部找到问题,总结反思提升能力,而不是单一片面的由上级组织评价基层团支部干部的个人学习成绩和团支部所取得的荣誉。指导教师或上级组织要多关注基层团支部干部的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给出意见或建议,引导基层干部自我总结与突破。而基层干部本身也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要有为同学服务的大局意识,摆正自身位置,处理事情公正客观,消除官僚作风及个人主义,在各项管理工作和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带头作用,塑造良好的口碑。
围绕高等学校党政工作重心,探索学校共青团工作新思路的关键是基层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系统化。从打造教育体系、到提供工作平台、建立有效评价机制,即学习一实践一反馈,建立基层学生干部培养的三维模式,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