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把”字句、“被”字句和存现句的浅析来看对外汉语教学
——以二语习得(SLA)为中心

2017-08-18 00:14:56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习得者第二语言二语

龙 缇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从“把”字句、“被”字句和存现句的浅析来看对外汉语教学
——以二语习得(SLA)为中心

龙 缇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随着作为中国软实力象征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不断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已然成为外语类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和热点。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语作为话题突出的语言,不仅“把”字句和“被”字句一直是教学难点,存现句的表达形式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所以本文首先会描述并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习得时,存现句、“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一些特点,然后试图通过对存现句、“被”字句和“把”字句的研究,重点指出其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启发。

二语习得 “把”字句 “被”字句 存现句 对外汉语教学

一、二语习得中的“把”字句、“被”字句和存现句

1、关于“把”字句

一直以来关于“把”字句的研究很多,比如崔希亮(1995)对《红楼梦》中的“把”字句的结构类型进行统计得出“把名词——VP”的结论。薛风生(1987)认为“把”字句中的VP必须是说明由于某一行动而造成“把”字后面名词的某一状态。金立鑫(1997)针对三种类型的“把”字句(如“把脸涨得通红”“请你把地扫扫”“把这些过程又演了一遍”)分别归纳为“结果类“把”字句“情态类“把”字句和动量类“把”字句”。近年更深入的对“把”字句的研究以杨素英(1995,1998)和Sun(1995)的观点为代表,杨认为汉语的“把”字句以及“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Telic终结点﹞和﹝+Perfective完成﹞,即“把”字句是表现某事物经历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者有终结的事件的句型。Sun还概括出“把”字句的动词包含了具有高及物性的两种特性:一为有限性(temporal boundedness),二为把字之后的名词客体具有完全受影响性(complete affectedness)。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中的“把”字句主要涵盖以下两点特性:一为“把”字后的名词须在上文中已提及、或可以意会、有指或特指(specific)、有定。二为述语中的动词不仅必须能对宾语产生影响,而且介词短语或动词重迭、或一定要加有其他成份,如体标记“了”,结果/趋向/动量补语,换言之动词不能单独光杆的形式出现在在“把”字句中。

2、关于“被”字句

作为汉语被动范畴里最核心最典型的句法形式,学者对“被”字句的研究有很多。例如,杨素英(1995,1998)从情状类型的角度指出“被”字句的谓语部份关键要满足﹝+Telic终结点﹞,即谓语部份要包含某种终结点(或是结果,或是变化后的位置,或是量化后的有限行为),而很多汉语研究者都采用Hopper&Thompson(1980)的及无性理论,把“被”字句的特点与强及物性特征联系起来讨论。

总而言之,汉语“被”字句具有以下两点特性。首先,与“把”字句类似,往往是已知的、有定、有指或特指的名词来充当“被”字句的受事主语,并且光杆动词不能充当“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且必须带有处置性。其次,如“房子被工人拆了”“球被他踢出去了”等所示,当要表现不幸的事情和描述已完成的事实时,在汉语中往往是用“被”字句来表达,而且否定句中很难见到“被”字句。

3、关于存现句

相比英语,有着独特的句法格式(Nloc+V着/了+N)的汉语存现句的表达要复杂很多。首先,如“房间里有一个人”和“家里来了一个人”这两个例句所示,汉语是允许空为主语存在的;但如“There is a person in the room”所示,英语不允许空位主语。其次,往往是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也就是不及物动词(如“到达、来、去”)能出现在英语为代表的其他很多语言的存现句中。但是及物动词(如“写、生产、放”)和代表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两者都会出现在汉语存现句的动词当中。再次,如“黑板上写了一个字”“水里游这一条鱼”所示,处所是话题(旧信息)并引出有关处所的述题(新信息),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汉语中都是以典型的“话题——述题”结构的形式而成立的存现句,故汉语是带有话题突出属性的语言。

二、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启发

1、从存现句角度

第二语言语习得者掌握得较好的形式依次排列分别是有字句和在字句,这一点可以从存现句的造句测试结果和语法判断里看出来。因为这两种形式的结构可看成基本的“SVO结构”,而且从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者表达存在概念时,往往习惯使用有字句和其对应的词汇。

然而,存现句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是属于习得困难的部分,因为存现句不仅是以典型的“话题——述题”的形式而成立,而且与有字句和在字句相比是有标记的。那么此时语言输入的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二语习得者就能较熟练且较早地使用类似于“…坐着…”“…放着…”等语言输入量特别大的句型。

存现句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Duff(1993)的预言:母语中用同一形式既表示“拥有”又表示“存在”的习得者,在习得英语时,都会经历同样的困难,因为英语中的存在表达方式是有标记(Marked)的,但如果习得者的母语像英语那样由不同形式来表示“拥有”和“存在”,他们在习得用同一形式来表达“拥有”和“存在”的语言(如汉语)时,则不会有太大困难。

以上都表明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会明显作用于有标记的形式,而母语类型上的不同却并不太明显影响习得者习得无标记存在概念的表现形式。

2、从“把”字句角度

一方面,具有中等水平的习得者更倾向于认识“把”字句,尤其是“把”字句中的终结性和完成性的关键语义,这一点可以从“把”字句的相关测试中看出来。但是,相当多的汉语习得者判断“把”字句正误的能力较弱。例如:高达七成多的习得者会将“把”字句看成是“主宾谓”结构即简单的宾语提前,而且在正误判断测试中都更倾向接受“创造类结果指向动词”和“动作动词”构成的错误“把”字句。

另一方面,在改句测试中,学生还是机械地把原句中的不定名词短语移入把在字句后面,这是因为学生在“把”字句中用有指名词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那么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应该做到:第一,因为习得者对终结性和完成性的语义有本能的倾向意识,那么在初级阶段多使用结果实现动词的“把”字句。也就是说,要始终围绕终结性和完成性是“把”字句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并且应该为习得者多提供一些典型“把”字句。第二,带有终结、完成补足语构成的,和以上两类动词的“把”字句,应该逐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要帮助习得者能做到明确区分“把”字句和“主宾谓”句式。

3、从“被”字句角度

“被”字句的造句测试中,方向目的指向结果动词、动作动词、创造类指向结果动词,是汉语习得者最容易出错的三类动词造句。而且,错误的原因在于:要么是没有定界成份造成的,或者定界成份使用不当或者不足而造成的。例如“球被打了”“图画被画了”“那篇文章被他写完”。其次是补语搭配不当不正确,例如“这种汽水被父亲卖好了”“这篇文章被王二写下来”。

那么,针对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关于汉语补足语练习的讲解应该逐步增加相应比重,而且,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要集中帮助习得者习得结果性谓语,逐步推进关于介绍汉语不同形式的补语的介绍和说明。另一方面,在“被”字句的初级教学阶段,要尽量采用最典型的“被”字句,也就是带有包含结果情状并带有不幸语义的“被”字句,来加强和加快学生对终结性的认识。在后期,要逐渐增加创造类结果指向动词和动作动词的“被”字句。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存现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考察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母语对汉语习得的影响,也明白在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1、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会明显作用于有标记的形式,而母语类型上的不同却并不太明显影响习得者习得无标记存在概念的表现形式。

2、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带有终结、完成补足语构成的,和以上两类动词的“把”字句,应该逐步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帮助习得者能做到明确区分“把”字句和“主宾谓”句式。

3、初级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要尽量采用最典型的“被”字句,来加快和加强习得者对终结性的认识,在后期教学阶段,要逐渐增加创造类结果指向动词和动作动词的“被”字句的比重。

而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对存现句、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具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和关于此三种句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则是下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杨素英,黄月圆,高立群&崔希亮.(200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汉语学习,1,59-70.

[2]黄月圆&杨素英.(200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把”字句的习得.世界汉语教学,1,49-59.

[3]黄月圆, 杨素英, 高立群,张旺熹&崔希亮.(200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字句习得的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76-90.

G640

A

2095-3089(2017)27-0128-02

猜你喜欢
习得者第二语言二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6
外语习得者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试论汉语口语句群表达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文化义的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