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燕
(浙江省奉化中学 浙江 宁波 315500 )
列提纲画导图实现高效教学
秦 燕
(浙江省奉化中学 浙江 宁波 315500 )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通过让学生学习编写历史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历史提纲 自主学习 历史思维 历史解释
学生说:“教科书跳来跳去,一听就懂,一考不知道答案在哪。” 原因如下:现行教材按专题史编写,学生知识是碎片化的。高一学生学习能力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高效教学?
新课程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2]。学笔者尝试让学生列提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教学。
“老师,历史提纲是什么?’’“老师,你还是让我默写吧!”……当笔者提出让学生写提纲时哀声一片。笔者只让他们查字典何为“提纲”。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提纲交上后,极少数学生写的是历史提纲,大多数学生是课堂笔记的整理。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构建知识概念和意义。专题史教学,每一专题有一个核心主题,专题一应抓住“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分为早期政治制度和秦之后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知识进行了整合。早期政治度内容:分封制和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确立、完善、强化,每一个过程都由人完成的,学生发现历史不再枯燥,是由鲜活的人组成的,历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愿意动手列提纲。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初步掌握了编写提纲。列提纲的过程要求学生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获得信息,而是去思考知识点之间联系,注重历史发展,课堂学习中注重理解。经过引导,《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提纲。如: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楼冬琳)
该生抓住两条线: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通过绘制时光轴,解决了学生时间记忆的难题。学生通过知识重构,学会分析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列提纲从历史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对历史学科畏惧之心逐步消除:前人能创造历史,历史学家们能破解历史之谜,我们可以书写历史。
实际操作又出现新问题:部分学生不知采用何种有效的方式对教材进行整合,编制的提纲太繁琐。如何让学生高度归纳概括知识,实现高效教学?
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进行史观渗透。如《辛亥革命》运用现代化史观整合知识。学生写提纲时有意的运用史观整合知识,形成对历史解释。《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生绘制了四幅地图,用图表现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提纲图文结合、史论结合。既有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有对整体史观的把握。
学生现在写提纲就是形成解释历史的过程。
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有学生这样来编写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毛子荷)
学生解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解决吃饭问题。解决国家和个人的问题。你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碗满了,小碗利益受损了,所以不能长久推行。新经济政策考虑了大、小碗利益,所以它比较好。”首先肯定了该生的历史解释,但她对列宁主义不了解,鼓励她去查找阅读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目的,然后再重新审视自己的提纲,该生认识到看问题要全面,特定的历史一定要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探讨,不能过于超于历史发展。
学生编写历史提纲后,历史学习发生了改变。
1、历史学习变简单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反映“老师,历史不是那么难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尤其是在进行教科书阅读中,按照自我理解解释历史。
历史学习中不在是传统的背诵、默写,而是注重理解,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2、学生把握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品质提升
学生掌握了史论结合、辩证思维、联系的史学方法,思维品质提升。如学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评价时,有学生说:“赫鲁晓夫的历史没学好。他没有辩证的看待斯大林模式。”历史课生动活泼了。
学生历史意识不断增强。有学生写“美苏二极格局”,大多数同学说:“他表述不规范,不是历史术语。”
繁杂的历史变简单,学生被动转为主动,由“背”历史转为“品”历史;活泼了课堂,而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1]朱汉国.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11.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1.
[3]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0.
G632
A
2095-3089(2017)27-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