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和美境界

2017-08-17 01:46和晓珍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主互动语文课堂

和晓珍

摘要:为实现语文课堂的和美境界,通过“目标”“预习”“互动”“延展”四个步骤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温馨和谐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站在生命的高度实现与文本的接触,在“与文本”“与问题”“与自己”的三重对话中享受“自能读书”的乐趣,在师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和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最终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通过语文学习感受生活的缤纷,让生命精彩绽放。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互动;和美境界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35-0025-03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因和而美,教育亦是如此。语文本来是美的:美丽的词藻、美妙的音韵、美好的意境……那么,唯有构建和美的语文教学过程,方能彰显语文本身的淳美意蕴。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和美境界呢?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打破“一间教室,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的单线下行教育模式,建立一个令学生身心愉悦的学习场,知识的筋脉在这里充分延展,师生的思想在这里纵情交汇,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民主和谐的知识原野上自由呼吸,主动享受智慧的挑战、发现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真正学到一辈子都有用的东西。为此,我为自己的课堂预设了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学习目标和谐,促进生命成长

学习目标的提出不仅要体现“三维”要求,更要抓住新知识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契合点,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而不是拘泥于表面的人物和事件。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对文本意义、历史背景以及其社会意义进行全方位对话,对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之后,提炼出具体的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要立足于学生对文本的最低认知点,并能通过学习过程实现对其社会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感悟和再创造。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组教材为例,《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和渴望。我们可以根据教材选文的特点,提炼出“战争中的孩子们”这样一个研读专题,引导学生充分研读四篇课文及相关读物,走进故事里孩子们的世界,虚拟体验硝烟弥漫的战场,明晃晃的刺刀和失去亲人的悲苦,和故事里的孩子同呼吸、共命运,进而建构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学习其中的表达方法。为此,设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1.战争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的?2.战争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影响?3.你从这些故事中感悟到什么?4.作者又是如何记述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如何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5.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显而易见,学习目标并没有直接涉及人物和具体事件,这样更便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观察文本,进而自由发散开去,实现对文本的深度接触,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认识,并从中学习阅读和表达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无论对孩子们的生命成长还是语文素养提高,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二重境界:学习氛围和谐,静待智慧花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而且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我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时间分配上,特别加长了预习的时间,学生是在一个完全自主放松的环境里完成与文本的初次接触,没有老师的咄咄逼问,没有同伴的智力较量,时间的相对宽松让学生的初步认知如微风拂面,感觉身心清爽而思路明朗。

学生的自主预习并不代表教师此阶段的无为,教师要时刻关注预习的进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阶段的三重对话。

1.与文本的对话。围绕学习目标,学生对每一篇课文进行预习,预习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们可以构建一個“预习超市”,发动全班同学,集思广益,把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列出一个清单。比如,可以从文本字面的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等方面提出问题,有学习经验的学生必定跃跃欲试,充当这个环节的领军人物,而认知能力相对迟缓的学生也会得到一个向上的引领,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将在其心中潜滋暗长了。

2.与问题的对话。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在与问题对话的这一环节,要给足学生时间,营造一个宽泛、安静、平和的环境,面对文本,学生借助“预习超市”里的问题,自由选择角度,实现对文本逐层深入地思考和理解。

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内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只能是表面上的浮光跃影,追求静默这种心态境界是学语文所必不可少的。精心是做好预习的基本条件:一方面,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过程,因此须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另一方面,知识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对文本的接触、碰撞、感悟和再创造,即对文本知识的鉴赏。因此,阅读文本需要默默地思索、细细地揣摩、慢慢地品味……一句千古名言“宁静以致远”,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必须强调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一颗平静的心,一股深探海底的气。在“预习超市”中拣选和自己的思维无隙衔接的切入点,轻松地打开文本的大门,并逐步深入。每个孩子的思路不同,认识的角度各异,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层次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的本真体现——“各美其美,美美不同”,虽有差别,却货真价实!此时的老师,就犹如一位慈善的园丁,在给足花草充分的阳光雨露之后,正以一颗殷殷之心静待学生的智慧之花悄然开放。

3.与自己的对话。这个环节的难度比较大,最初一般学生只能从以上的问题入手,实现对文本字面的理解,而缺乏综合提炼的能力。对于文本的社会教育意义,对于儿童心灵成长的启示早已蕴含在一个个问题之中,却不能加以提炼,这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短板之处。教师此时的作用尤其重要,可以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句子反复自读,一遍,两遍,三遍……无需刻意提醒,在与文本反反复复地接触与碰撞中,不经意间就会有火花进发,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例如,对《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的情感升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中的句子:“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读中想象场景,移情体验,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从心底里迸发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此时,学生内心与文本真情碰撞,形成强大的脑力冲击波,瞬间驱散眼前的迷雾,学生思路也随之明朗。

第三重境界:师生互动和谐,发掘文本魅力

和美课堂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及师生生命的真实涌动。充分预习之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最期盼与大家的交流与共享。适时地进行人与人的对话(即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会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对自己身心的成长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

我们可以把师生共同研读的过程设计成一个充满民主气氛的辩论会,同学们自己推荐主持人,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学习同伴,没有了传统课堂的压抑,同学们随性表达,全神贯注地聆听,大脑迅速地作出反应,并积极应对,作出理性的判断,及时对自己的预习加以修正和提高。老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倾听孩子们参差不齐的发言,助力正能量的聚集,充当“知识反应堆”的催化剂,逐步把辩论推向深入。在否定与肯定、支持与反对、补充与反思的过程中,对新知的认识、对文本深含的艺术魅力逐渐清楚明了,“吹尽狂沙始到金”就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人与人的思维零距离接触,学生内心里充满发现的喜悦,使自己的学习技能、方法在文本的磨砺之下变得娴熟而又敏锐;这更是一个“怡情”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主动参与带来的丰厚收获,体验自主读书带来的深度愉悦。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活而不乱的动态美。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不仅是“和美课堂”的创造者,也是“和美课堂”的构成者,更是“和美课堂”的享受者,在共同体验学习之趣、成长之乐的同时,精神得到满足,情感得到升华,实现学生身心的愉悦发展。

第四重境界:课堂内外和谐,感悟生命美好

理想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灵魂的深刻共鸣。

每一篇文本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含义,只有从生命的高度看待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每个学生都从主人公的角度去参悟文本的生命意义,才能最终发现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感受文字是美妙的,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

如果说与内在的心灵产生深刻共鸣是达到一种教学中的顿悟的话,那么这个顿悟需要一个漫长的甚至刻苦的修炼过程。这里的“苦”不是精神上的不愿为而为之,而是脑力的勤奋和不懈的笔耕,在这方面,班级社团的成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邀请家长参与,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文学社、美术组、社会观察这三个社团先后成立,因为是自由参与,所以每个社团同学都积极踊跃,把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地延展到校外活动,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比如,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同学们联系当今世界局势,出版了一期内容丰富的手抄报、墙报,煞有介事地“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把语文学习的外延引领到了学生情感升華的最高处,这不正是我们和美教育所期盼的吗?

打造语文和美课堂,让学生的生命精彩绽放!

【责任编辑 纪敏】

猜你喜欢
自主互动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