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下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并且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从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现状以及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新时代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内容海纳百川,其中以儒家的道德思想和道家的清静无为为主。传统文化是古时圣人结合我国发展历史创造的一种文化。新时代下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偏离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在语文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能够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阅读一些文化经典能够学习到其中的思维方式、人物历史和一些流传千古的名句,灵活运用到高中语文,出口成章,往届高考状元的语文作文就运用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3.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生的自制能力低,不能理性地思考事情,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价值观的错误,在高中很容易产生跟风现象,所以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事情,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低
我国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的责任是育人,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会重视学生素养的教导,过度重视其学习成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负担,如果学生心理素质弱,甚至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学校必須重视传统文化,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缺少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新时代下老师讲课的知识内容汇集到电脑课件中,运用课件给学生讲解,虽然学生学习更加方便,但是学习氛围也变得更加固定化。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些课件大多针对考试内容,这也就使学生潜意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知识储备用来填答问题,无法品味其中的道理,缺乏学习氛围。
三、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建议
1.提倡学生开展阅读经典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一辈辈人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内容可谓是海纳百川,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其中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国画等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找一些经典著作供学生品读,并写下观后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新时代下教学方式现代化,虽然增强了教学的便捷性,却影响了学生品味传统文化的韵味。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发表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并且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的历史人物,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用作者心态来阅读书本,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传统文化渗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3.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对文化最直观的传播者,担任了育人的职责,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素养。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挑选教师时对其综合素养严格把关,来得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总之,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学生需要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展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来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育,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5):103.
[2]刘秀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3).
[3]李敏.中学语文现状的改变有赖创新教育的介入[J].内江科技,2005(S1).
[4]钟雨.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深化改革:谈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5]丁青敏.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作者简介:王香(1971.10—),女,山东省泰安市人,现任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