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岳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摘 要:初中体育课程对于学校课程安排来说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门课程。学生要想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的發展,体育课程的学习是素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关系着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育。因此,如何巧用兴趣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成为现代体育教师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难题。下面结合探索和实践,阐述一下对巧用兴趣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的研究。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活力课堂
初中体育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是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练习中,锻炼学生身体,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初中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初中体育课程的发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初中体育课堂巧用兴趣教学法,为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提供了合理高效的途径,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成效。我对巧用兴趣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进行了研究,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点: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实践能力、开发特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
一、改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无限活力
初中体育课堂离不开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巧用兴趣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也就是所谓的“心态决定一切”。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充满活力的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体育的世界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
教师应该充分地巧用兴趣教学法,使体育课堂活跃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运动和锻炼身体。巧用兴趣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把全部的思维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去充分地享受体育课堂。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做有趣的活动,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初中生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纪,有趣的体育活动一定会让学生很感兴趣。这样巧用兴趣教学法,不仅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运动中。
二、提高实践能力,锻炼学生体质
巧用兴趣教学法不仅能使初中体育课堂活跃起来,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生活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在巧用兴趣教学法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运动潜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200米接力比赛,以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接力比赛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运动的爆发力和耐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也增强了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巧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使体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三、开设特色课程,重视体育锻炼
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学校教学课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校体育老师进行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就感觉到了学习压力的沉重。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变得免疫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应该开设特色体育课程来有效地带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找到乐趣。巧用兴趣教学法,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起点,开设特色的体育课程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例如,开设足球课程,深化足球改革要从初中生抓起,促进校园足球的建设健康推进。学校开设足球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按照不同年级进行合理的足球课程安排。高年级每周进行一节足球课程。学校每月安排一次校内足球友谊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内涵是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的重要意义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是一所学校的根基。学校的体育文化内涵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学校和广大师生一起努力的结晶。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校的活力,对学生以及学校都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
学校的体育文化内涵是支撑一所学校的精神支柱。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让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下养成积极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例如,学校在体育课程中加入太极拳的学习。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课程,它不仅使学生能锻炼身体,也可以使学生颐养性情。太极拳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一定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逐渐地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巧用兴趣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的重要意义是让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身心全面健康地成长,让教师引导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让学校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让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携起手来,为学生能有一个良好优美的学习环境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军,杨铁攀.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毛振明.初中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