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江户时期“怀德书院”的教育

2017-08-07 11:33朱玲莉
关键词:江户私塾书院

朱玲莉

(首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9)



论日本江户时期“怀德书院”的教育

朱玲莉

(首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9)

日本德川幕府奖励办学,客观上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实力的增强,以培养商业精英为目标的“怀德书院”诞生。它具有灵活自由的教育形式,积极接受和传播西方先进文化,制定一系列教育管理的规章与制度等特点,为日本近代化培养了大批有志之士。

怀德书院;日本私塾;日本教育

日本“怀德书院”又名“怀德堂”,是日本历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影响极大的一所书院。它位于日本商业重镇大阪,是德川幕府承认的汉学塾(后来发展为综合性私塾)。书院的创始人是儒学者三宅石庵(1665—1730),他在大阪的五位商人的支持下于享保九年(1724年)创办了这所私塾。创建之初主要以培养大阪商业精英为教育目标,以商业实用主义教育为中心,教学内容在注重经济需要的同时也开设了诗词、歌赋和医学等方面的课程。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江户时代,怀德书院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不论身份高低,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它在创建之后得到幕府的资助,因此它是一所“半官半民”的私塾。到明治学制实施新学制为止,怀德书院前后持续了145年,后转变为日本大阪大学。

一 怀德书院创办的时代背景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提倡“文武两道”政策,日本文化教育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普及。江户时期各种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其中有幕府直辖学校(昌平坂学问所),藩校(藩内武士子弟的教育),私塾(汉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寺子屋(初等教育),乡学(初等教育和庶民的高等教育)等几种形式,另外还有医学馆等专业教育机构。“怀德书院”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孕育而生的。

德川幕府建立后,德川家康推崇朱子学,将其定为官学,他想通过利用朱子学派的伦理思想为其建立的封建等级身份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巩固其封建社会秩序。而后,江户历代的将军也极力奖励学问,尤其是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1646—1709)更为重视儒学。此外,还有阳明学派、古学派等其他学派。各学派的学者们大多数人在幕府和藩校或民间私塾中任教,故大部分学者又是教育家。

江户幕府在颁布了“一国一城令”后,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以江户、大阪、京都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尤其是号称“天下厨房”的大阪呈现出城市繁荣的景象。到了江户时代中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町人”(商人)为中心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商人在进行买卖时,要不断地与合作伙伴、客户进行书信来往。合同的签订、进货、结账等贸易活动都离不开文书。因此这也刺激了商人学习知识,精通计算、学习书信礼仪等学习的欲望。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百姓对新知识渴望也愈来愈强烈。他们不顾当时的锁国禁令,通过一切渠道了解西方文化。这种旺盛的求知欲和追求新事物的精神,成为了日本社会进步的动力,也大大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日本文化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江户时代后期,各种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很高。据资料统计,在江户时代后期,日本三千多万人口中,男子识字人数达45%,女子约达15%。有的商业繁荣地区,如滋贺县则远远超出平均水平,高达75%。*R.P.多尔:《江户时代的教育》(松居弘道译),日本:岩波书店,1970年,第235页。这一时期,作为民间机构的私塾也发展特别迅速。

表1 江户时代私塾发展情况(包括洋学塾)一览表*今野雄信:《江户育儿风情》,日本:筑地书馆,1988年,第88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进入19世纪,日本私塾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一时期私塾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向西方学习的“洋学塾”不断增加;第二,商业经济的发展从客观上促进了对知识需求量的增长,而藩校等教育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专门性的私塾也随之诞生,原有的汉学塾和国学塾数量也不断增加;第三,综合性较强的私塾不断建立起来。这种私塾既不同于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的“汉学塾”,也不同于纯粹的习字塾、算术塾等,它是以学习综合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既保留了学习儒家经典的传统,又增加了对西方学术和其他先进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新旧知识互相融合的新型私塾,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向近代学校转变的趋势。著名的怀德书院就是这样的私塾。私塾创办者们在办学过程中与西方思想文化相撞击,他们吸取西方先进文化,追求平等自由,注重实用。他们培养的门生大多自我意识觉醒,国民意识在不断加强,注重实际的要求,活跃在日本的商业界。因此,怀德书院为明治维新的成功输送了商业性人才。

二 灵活自由的教育形式

学校的学风通常体现了一个时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趋势。日本18世纪的许多学者除了著书立说之外,经常开设私塾或到藩校及乡校任教,这些教育机构是学者们展示和实践自己教育理念的大舞台。地处商业重镇大阪的“怀德书院”就是这类学校的代表。17世纪末以来,日本“町人”(主要指商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许多大名和武士向商人借债,以致出现“大阪富商震怒,天下诸侯战栗”这种颇具夸张的说法。随着商人实力的增长,反映商人生活和作为商人消遣对象的文化产业也不断发展。1724年儒学者三宅石庵(1665—1730)的住宅遭火灾,其弟子三星屋武右卫门,道明寺屋吉左卫门,舟桥屋四郎右卫门,备前屋吉卫门,鸿池又四郎五位商人互相合作,为三宅石庵提供资金建立起怀德书院。1726年二代塾主中井甃庵(1693—1758)争取到了幕府的支持,使怀德书院成为了半官半民的教育机构。第三代塾主五井兰洲(1697—1762)则进一步巩固了怀德书院的地位。这一时期怀德书院培养了大批著名学者,及至第四代塾主中井竹山(1730—1804)时达到了其黄金时代。

怀德书院的学者和门人自成“怀德堂学派”。怀德学派虽然基本属于朱子学系统,但是学风相对比较自由,在日本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并不拘泥于朱子学和阳明学,还邀请古学派的伊藤东涯(1670—1736)来怀德书院讲学。它的第一代塾主三宅石庵虽然对朱子学和阳明学都颇有研究,但他并不排斥古学派,他的学问大有兼容并包的气象,被人称为“鵺学问”(四不像的学问)。这说明怀德书院学风相对自由,其书院的教学氛围也相对宽松。这从享保十一年(1726)书院制定学规“怀德堂壁书三条”就可见一斑。该学规挂于大门壁牌中,其内容如下:

一,学问以尽忠孝,勤职业为上,解释以自得其趣为第一,傍于此义,则未持书本之人听讲,不于申斥。万一有事,亦可中途退席。

二,武家子弟听讲者就坐于上座,但讲课中途出席者无此差别。

三,首次出席的人要向中井忠藏(甃庵)提出申请,若忠藏外出不在之时,向助手给予帮助。*平坂谦二:《被称为书院的日本学校》,《中国书院》第一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5页。

从学规中我们可以看出怀德书院将“敬业”提高到与“尽忠孝”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书院根据门生的实际情况进灵活变通。书院对迟到早退情况,门生书本有无以及门生座位安排都采取了灵活宽容的态度。这也是适应了商人商业活动繁忙的特点和自由平等的要求。怀德书院到塾主中井竹山时更主张教育平等和实用。他规定:“书生之交,不论贵贱贫富,应为同辈。”*水田纪久:《日本思想大系43富勇仲基·山片蟠桃》,日本:岩波书店,1979年,第645页。怀德书院的门人听课也相对自由,座位也可随意选择,这是同以往的私塾不同的。

怀德书院在教学形式上既灵活自由又十分规范。书院虽然规定了一部分每日必读书籍外,如《四书》、《书经》、《诗经》、《春秋左传》等,其余则可以自由选择。怀德书院也根据门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开设研究水平较高的“同志会合”、“同志燕集”等讨论会;有针对年少的门生相当于寺子屋启蒙教育层次的教育;*平坂谦二:《被称为书院的日本学校》,《中国书院》第一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5页。怀德书院特别注重实学教育,书院根据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来安排学生课程。如医生、学者的子弟以读书为第一;农工商人子弟以习字、算术为第一;商家子弟则以《四书》、《小学》为主。教学日程安排也相对灵活。一般以十天为一个周期,两天中安排一次一个上午的会读和个人指导,每隔四天有一次整天的会读和个人指导,塾主的讲课也是每隔两天进行一次。怀德书院上课形式多样自由。书院学生分寄宿和走读两种形式,经常在私塾寄宿的学生人数一般在十人左右,有时还接受外地的子弟。怀德书院教育虽没有幕府的直辖学校和藩校等教育机构那样严苛,但其自由学术氛围以及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则为其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 接受西方先进文化

怀德书院的学者们继承了朱子学“格物穷理”思想的合理成分,为接受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思想创造了条件。第三代五井兰洲主张人的“知新之功”,他说:“虽古人已云,先师已传,我所始得亦以为新”*奈良本辰也:《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河出书房新社,1965年,第108页。这实际上肯定了“我”即人自身乃是认识的主体。五井兰洲承认客观世界规律并提倡:“红毛人(荷兰人)一般所说的算术方法,用器具实测不言不用不确实之事。”*奈良本辰也:《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河出书房新社,1965年,第109页。充分肯定了西洋自然科学的“实测”方法,成为其接受西洋自然科学的基石。此后,中井竹山的弟弟中井履轩,他跟随五井兰洲学习,进一步强化了五井兰洲的“真知”、“实见”认识路线。他直接依据天文学知识,提出太阳比地球大,根本不可能与地球上每个人的言行相关,主张天与人的非连续性。他说“日用失误当行之理属于物,而非属于人”。*中井履轩:《中庸逢原》,转引自奈良本辰也:《近世日本思想研究》,日本:河出书房新社,1965年,第120页。他的主张不仅表明对科学知识的信赖和尊重,冲击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无疑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这种将自然与政治思想道德分离开来的观点,为将注重推理的思辨型学术研究逐渐向注重实际的实证型学术研究的推移,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条件,同时也反映了18世纪日本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怀德书院的学者还曾亲自接触西方经验科学的成果。中井竹山曾与兰学者麻田刚立(1734—1799)交流知识,在人体解剖学方面写下十分出色的作品。中井履轩的《越俎随笔》乃是观察麻田刚立解剖人体之后所写的人体解剖学著作。他还接触了荷兰传入的显微镜,写了《显微镜记》,这是日本最早的有关显微镜的文献。怀德书院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课程开设来看,都体现了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方向发展。其特点是强调实用性,接受西方先进知识,不断向提高人文素质方向发展。

四 系统的教学管理机制

怀德书院的塾主中井竹山特别关注私塾的建设和管理。他在自己《草茅危言》、《建学私议》等著作中反复提出:除幕府学问所之外,还要在江户、大阪等城市建立较大规模的直辖学校;还应在奈良、大津等城市及幕府直辖地,建立适合当地民情的学校。同时他也主张这些学校未必全部需要官营,有的可由幕府资助,让地方有志者兴办。这些私塾都是教育程度较高的学校,不区分学生的社会地位,招收有才之士入学。中井竹山对于儿童教育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寺子屋”已经是数百年前儿童在寺院接受教育时的用语,与当时社会不相符。他建议改造“寺子屋”这种教育机构,并且对国民普通教育机构做了一番“理想国”式的设想。他认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从村校、县级学校以及到政府的学校需层层选拔学生;需要认真选择教育对象,其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可以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甚至留校任教等。从中井竹山的这些建校设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近似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学制》中所描绘的全国各级学校的蓝图以及改建寺子屋成为国民小学的情景。学者们那种对于办学的热情和超乎现实的紧迫感,在江户末年和明治时代也因之被继承下来。大阪作为全国的商业重镇,成为一个产生新思想的摇篮。

怀德书院的学者们不仅有明确的教育蓝图,还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的管理机制。书院内建有右塾(讲堂)、左塾、长屋(学生宿舍)、仓库等教学建筑,还设有学主、监督人、掌管人、年行司等教学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书院还制定了有关讲堂听讲、读书、写字、讲堂课目、学生指导、谢礼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在给塾主的谢礼问题上,享保11年(1726)的制度中规定:书院规定一般在五个节日(1月7日,3月3日,5月5日,7月7日,9月9日)送给老师一两银子或二两银都可,此外无需再赠送老师礼物。宝历八年(1758)制定的新规中还提及“只接受满十五岁寄宿生的谢礼。”*汤浅邦宏:《怀德堂事典》,日本:大阪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谢礼的多少一般由学生家庭的实际能力和经济状况来决定,不应强求。

在江户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贵谷贱货”一说,即重视和尊重生产活动,鄙视以金钱为媒介的商业买卖行为。这种风气也影响了怀德书院的办学理念,人们认为传授圣人之道的教育行为是神圣的、崇高的事业,它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衡量的。学问如果一旦成为商品就会被人唾弃。因此,保留良好的教育学风,弘扬学问是怀德书院学者们应尽职责和义务。这种良好传统深深影响着学者们,他们不会给自己明码标价,降低自己的品行。在怀德书院里,塾主收入菲薄,不论门人学费和谢礼金额的多少,学者们对门生的态度始终是一视同仁,坚持以传道授业为职志。

怀德书院中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学生的自治管理性,因材施教和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学生在私塾中的自由选择入学等,不仅是具有反世俗的新颖事物,也打破了学生之间由于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的界限,培养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和平等自由精神。怀德书院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客观上也推进了西方学术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这种颇具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的学校,为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运动提供了思想和人才上的准备,对于日本社会的近代化作出了积极地贡献。怀德书院一直兴学不断,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现代大学——大阪大学。

A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KaitokuAcademyduring the Edo Age of Japan

ZHU Ling-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The Tokugawa Shogunate in Japan advocated schooling and accordingly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pread of new thoughts and culture objective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in Japan,the strength of businessmen has been enhanced.Kaitoku Academy,aiming at cultivating business elites,possessed features of owning flexible and liberal teaching pattern,embracing and transmitting advanced Western culture actively and formulating a serie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The academy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ith noble aspiration to the progress of modernization in Japan.

Kaitoku Academy;old-style private school in Japan;Japanese education

2017-02-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书院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13YJC880129);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504070)

朱玲莉(1974—),女,湖南长沙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教学与研究。

K313

A

1008—1763(2017)04—0048—04

猜你喜欢
江户私塾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建材与城市规划的时代烙印——论日本江户火灾的得与失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白鹿洞书院记
江户日本的情报分析及世界认识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