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国强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仙桥街道临邑小学)
摘 要:好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尽最大可能把握学生思维能力的内隐成分,让孩子们在语文中多走几个来回,让语文课堂多打破几次平稳,让语文之眼更加敏锐,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反复揣摩和推敲,或登高望远,或由叶生枝,或举一反三,以此打造精彩、璀璨、摇曳生姿的教学时空。
关键词:拓展;个性想象;多元解读
《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一篇充满激情的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诗中有这样一句:“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很多教师抓住这一句引领孩子们反复开掘、体味和涵泳——是啊,在这里,“午夜和清晨”不仅仅指时间,也是香港一个多世纪耻辱结束的宣告,更是香港崭新未来开始的宣言!是全中国儿女对香港美好未来的祝福。
且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在这香港即将回归的最后一分钟——午夜,又是清晨,你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1:“香港即将回归,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生2:“香港即将回归,我的心情非常自豪。”
生3:“香港即将回归,我的心情非常喜悦。”
……
师:“那么你的心情为什么这样激动、自豪、高兴呢?”
生1:“因为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多年的游子终于回来了!我们怎能不喜悦呢?”
生2:“因为百年的屈辱终于被洗刷,中国人从此挺直了腰杆。”
……
这样的语言对话无可非议,课堂在预定的轨道上平稳地向前挺进,但是这样的“平稳”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似乎有些浅尝辄止,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不讲究时效与实效,只追求‘表面之繁荣”。这样的训练固然“不出问题”,不会发生“意外事故”,但同时,也缺乏悬念,缺乏惊喜,缺乏一种波澜和一种预料外的“灵光乍现”。细究上面的例子,不难发现,“香港即将回归,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等对话,反映出学生很容易模仿第一个回答者的模式,使答案的“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想想,孩子们的回答都局限在“我很激动”的固定格式中,是否会从另一个层面限制孩子们的思维呢?遗憾的是,这样的拓展或者这样的可能性被老师无视了,或者被有意屏蔽了,被“我很激动,我很喜悦,我很自豪”等回答限制住了。想想,孩子们的个性想象和多元解读被摁下了删除键,谁还语文“郁郁乎文哉”?
窃以为,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从“照样子说话”的圈子里跳脱出来,进入到一种更为宽广、更为自由的语文学习天地之中。此时此刻,教师不是对“静态复制”的推波助澜,而是果断地摁下暂停键;既然孩子们都说“我很激动”,那么,可以通过“为什么激动”引发出更多更深的思考:
1.是呀,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每一个中国人都很激动,但是人们的心情不仅仅是“激动”这么简单!应该是多种心情的一种综合,就像诗中所说的“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那么,你如何理解“欢腾和寂静”这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2.此时此刻是激动的,那么在这之前的很多分钟,甚至一百年来心情是如何的?“最后一分钟”与“一百年”有没有联系?“最后一分钟”仅仅是指时间吗?……
细看以上例子,“你如何理解‘欢腾和寂静”,就是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或者原有的格局,就是一个从流畅到停滞再到流畅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教师是这一切的“推手”,教师要通过设疑启发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展示并突出矛盾,让孩子们的思维由“和谐”到“冲突”,打破低级的平衡。如此,孩子们必将进一步理解“万众欢腾”“寂静”还不足以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应该“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也许只有用微微颤抖的嘴唇,还有挂在腮边的泪水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激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的确,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得,而不拘囿于原课,不限制于原词,不刻意“套句”,如此,孩子们的灵性、童心才不至于被蒙蔽,不至于被泯灭,才不会陷入到一种丝丝入扣但毫无生机的学习之中。基于此,教师要引领学生特别留意文字背后的“多重意蕴”,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反复揣摩和推敲,“更大程度地给课堂松绑”,如此,师生才能发现另一片鲜活的乾坤。
比如,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设计“登高望远”:
1.香港回归与哪一个伟人有关系?
2.如果你是参加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由学生定),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香港回归最后一分钟”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
3.查阅资料,调查“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具体指什么?那“一纸发黄的旧条约”又指什么?
4.你自己曾经有过这样激动人心、意蕴十足的“最后一分钟”吗?我们的祖国还有其他这样“万众欢呼”的“最后一分钟”吗?
好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尽最大可能把握学生思维能力的内隐成分,让孩子们在语文中多走几个来回,让语文课堂多打破几次平稳,让语文之眼更加敏锐,以此打造精彩、璀璨、摇曳生姿的语文学习新时空。
参考文献:
[1]贾志敏.薛校长的比方[J].小学语文教学,2016(1):1.
[2]陈俊一,程晓云.课堂:窦桂梅的教育根据地[J].教师月刊,2015(2):2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