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珊
摘 要 借助汉语拼音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去朗读。重视范读,领读。反复朗读,以背促读。创设情景朗读。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朗读自信心。
关键词 朗读 范读 以背促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106-02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正确而高效地进行农村低段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呢?下面,我把自己在农村小学教学二十多年实践所得做了简单梳理,现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商榷。
一、借助汉语拼音,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汉语拼音做为汉语言学习的基础,不能不去重视。在打好拼音的基础上,根据低段学生知识水平有限,识字能力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在朗读时要充分利用低段教材上的汉语拼音,力求多拼,多读,少讲。力求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拼读,朗读,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同桌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朗读的活动中,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做回学习的主人。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词,增强语感。然后,培养学生纠错能力。在课堂朗读中,训练学生倾听别人读的同时,找出同学读错或没读准的地方,及时纠正。这样既锻炼了识字能力,又培养了仔细倾听的好习惯。
二、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去朗读
现行的低段教科读物,切实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了图文并茂。对于色彩观占主导地位的低段儿童来说,这一点更能引起他们的朗读乐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朗读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有效的学习。兴趣的产生,更能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甚至愉悦的心情去朗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图画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图画。同时,还可以利用精美的图画内容,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如在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孩子》,《小熊住山洞》中,课文都要求学生根据插图一边看一边复述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又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当然,有时还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做到图文有机结合,力求做到让学生能从绚丽的画面中读到优美的文字,把一个个冷冰冰的黑体字能想象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让朗读因画面而变得生动美丽,充满美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三、重视范读,领读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要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根据儿童年龄小,模仿性强,语言处于发展阶段的特点,范读和领读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钻研课本,把握文本的感情。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中,青蛙开始对小鸟说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这时要启发学生读出不相信,怀疑的语气。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让学生多读几次,品出小鸟诚恳劝告语气。再后来,青蛙傲慢,自大地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傲慢,自大的语气对于学生比较抽象,就需要教师去启发,去示范。同时,及时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在朗读之前就要明确要求:发言要准,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任意加字,丢字,更不能拖长音,看清楚后再读,做到字字较真。然后,在范读和领读的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尽量使文章能出于教师的手,入于学生的耳,了于学生的心,感染学生,让学生入境入情,方可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反复朗读,以背促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好的时期。特别是低段语文,大都是浅显易懂,富于节奏感,能朗朗上口的文章。因此,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熟读,背诵,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创设情景朗读
随着农村教育条件的优化,白板教学成为教学常用的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去体会文本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情绪,做到感情朗读,从而逐步掌握朗读技巧。当然,低段儿童的辨识能力还较低,还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和耐心指导。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判断所读句子的感情,老师和同学交流判断正误,并试着用所说的感情去朗读,假以时日,学生必能在感情朗读上再上一个台阶,让人耳目一新。
六、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朗读自信心
人人都有得到别人承认的需求,特别是身心处在发展期的小学生。有时,同学间的些许掌声,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将是学生学习的无限动力。因此,在朗读占主导地位的语文课中,教师要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多设置各种展示朗读的空间,比如朗读比赛,故事比赛。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朗读应从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加以肯定和点拨。有时不仅仅要根据学生朗读的一段文章,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的读音都要去肯定,去表扬。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主动朗读的意识,去接触更多的文本,树立朗读自信心。
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必将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让我们以培养学生这一良好习惯为目标,真正做到让学生终生去读书吧!
(责任编輯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