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
【摘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模式,其比较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性,并且教学方法灵活,对促进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情境教学法,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52-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因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质量,以下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应用语言、图像、实物、音乐等,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鲜明特征是生动形象。教师通过鲜活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或者借助视频、音乐、美术等艺术的感染力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并且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此外,情境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描述、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等方式,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体会和品味课文的语言和感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提高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和快乐。据相关调查分析,大多数小学生更愿意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通过扩展学生的思维,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沉闷的课堂氛围。
2.提高小学生鉴赏及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模拟出与小学生想象中最为贴切的情境,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相关细节,为小学生还原切实的感受,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模拟和教学虚拟体验进行对比,促使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學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保障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氛围渲染情境教学法的分析。氛围渲染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运用语言、声音和画面等方式渲染气氛,再现课文场景,领悟人物情感的情景交融学习方法。这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真实体验情景教学法的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真实体验情景教学法的方法,主要是结合实践出真知的理论角度。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真实体验到了,才能切实感受到事情的本质,从而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情感。
3.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故事表演情境教学法的分析。故事表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让学生依据课文故事内容进行表演的一种课堂学习形式。比如教学《火烧赤壁》: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调兵三万迎战,兵驻赤壁,两军隔江相对。由学生扮演两军对恃的场面。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并且也培养出小学生的正义感,为小学生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4.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想象情境教学法。想象力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想象的情境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去感受语文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例如,小学课文中有一篇文章《雨点儿》,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结合自己喜好,想象着自己就是大雨点儿或者小雨点儿,也可以通过跟他们交朋友,随着他们一起在想象中感受“有花有草的地方”和“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法将课文中的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雨点儿”成为一个有灵性、能和小朋友交流的对象,让小朋友和“雨点儿”一起出发到有花有草或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使语文学习变得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达到教学目的。
5.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教学法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等,通过形象的画面配合声效,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图像,应用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在欢乐和喜悦的感受中学习知识,达到对课文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保证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继玲.带领学生走进情景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陕西教育,2015,(5).
[2]朴春玉.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2015,(04).
[3]董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课外语文(下),2015,(0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