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指南的编制与实施

2017-07-31 17:07:22林文琴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情指南课程标准

金 雷 林文琴

单元教学指南的编制与实施

金 雷 林文琴

单元教学指南应该包括单元目标、学情分析、课时目标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建议、学生活动设计、作业分析、评价和课程资源八个要素和相应的流程,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抓手、达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是判断学业成就的重要依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研训平台。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 系统性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强调立德树人、减负增效,展开基于标准的评价,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给学生腾出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作为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学校,以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育综合改革基地学校,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在“校本的课程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两方面分别聚焦“单元教学指南的编制与实施”和“‘SET SAIL’综合主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两个项目的研究,在项目推进和实践中,加强了教师相互影响,通过项目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单元教学指南的实践意义

单元教学指南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抓手,达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是判断学业成就的重要依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研训平台。

1. 单元教学指南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中介

学科课程从内容来说,包含领域、模块、主题、单元、章节和课时等,单元处于课程内容的中观层面;从课程标准的细化来说,是从课程标准到年级目标、再到单元目标、再到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课时的上位,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中介。

2. 单元教学指南是达成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

每所学校的学情不尽相同,如何提升达到课程标准路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清晰的路线图。单元教学指南流程化的操作路径能够确保学校最大程度地保障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

3. 单元教学指南是对学生学业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单元教学指南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特定的内容对目标进行细化。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达成还是能力的发展,它都是重要的依据。

4. 单元教学指南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研训平台

通过教研组集体编制和实施单元教学指南,可以引导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更聚焦课标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研究等。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如不能充分掌握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切实要求,有时甚至会把九年级的终极标准替代年级目标进行训练;又如课堂上讲得多,练得多,仅仅关注结论性的、间接性的知识的落实,而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少,忽略了学生实践性的过程性的学习经历等。

总之,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思考单元目标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和评价设计,可以提升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传递性和适切性,保障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提升作业编制的解释性、结构性和分层操作性,确保评价的合理性(包括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学校课程领导力从校长下移到教师,从学校下移到教室、课堂,详见图1。

图1 单元教学指南目标设计

二、单元教学指南的要素和流程

教学是有要素和流程的,以单元为单位编制教学指南要素应该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一份完整的单元教学指南同样具备要素和流程。我们认为,其包含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单元目标、学情分析、课时目标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建议、学生活动设计、作业分析、评价和课程资源八个要素。其中,单元目标是对课程标准的逐级分解,有一定的共性和刚性的;而通过学情分析,对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的落差,在落差基础上确定适切的目标,通过分解课时目标和课时安排,提出教学设计建议,开展学生活动设计、作业分析、评价和课程资源的编制,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单元目标的落实。

(一)要素的具体内容

1.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的制定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自上而下地继续分解年级目标,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分析、梳理、整合和提炼教材内容,最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梳理。

2. 学情分析

这里的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既有经验之间的差距,主要包括三个维度:①学生的认知基础(包括前备知识与技能等)和达到目标之间的差距;②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时的困难点;③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预测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 课时目标 课时安排

教研组、备课组应该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对单元目标进行课时目标的分解和具体课时的安排。课时目标和课时安排可以有学校间的差异。

4. 教学设计建议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设计适时的路径和策略,提供一定的教学方法、策略和建议,供各教师在个性化授课时参考和使用。

5.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组织形式、活动性质、活动情境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资源、活动时空、活动水平。

6. 作业分析

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学校主要关注作业的目标与单元目标的匹配度;关注作业题干和预设答案的明确性,以及预设时间等问题;出题时同时思考后续诊断性的学习指导。

7. 评价

单元教学评价可以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着眼于评价对象,单元教学评价可分为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着眼于评价方式,单元教学评价又可分为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等。

8. 课程资源

这里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素材(文本、音频、视频等)资源和环境保障(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同时也会涉及学生实践活动所延伸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要素的具体流程和规格

单元教学指南编制的流程见图2。

图2 单元教学指南编制流程图

单元教学指南设计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明确的路径。它是基于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研讨的共同结晶,与其他的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源相比,通过对一节节单课的结构化处理,更体现了目标的传递性、适切性(基于学情)、层进性,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目标、活动、资源的关联性,共性的规范和个性化的教学。

1. 目标的传递性

在八个要素当中,单元目标的设计是其他要素的基础与前提。从上往下看,它在“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正是教师以前所忽略的一环。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实际教学中把九年级的终极标准替代年级目标的问题;从下往上看,它统领着课时目标到教学设计建议、学生活动设计、作业分析、评价和课程资源,要素之间是逐层传递的。

2. 目标的适切性(基于学情)

单元目标明确后,如何达成单元目标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要达成一个相同或近似的单元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课时目标和课时安排之前要进行学情分析,而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课时目标和课时安排,提出教学设计建议,开展学生活动设计,编制作业和进行评价,正是各个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

3. 目标的层进性

在课程标准统领之下,不同单元之间会呈现年级的层层递进的特性,如语文学科在“记叙文阅读”中关于“分析词句的作用”的部分,根据四个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形成六年级“分析词句在局部语段中的作用”,七年级“分析词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以及对于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八年级“判断词句在文中的作用,说明其对于表现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作用”,九年级“反思词句在表情达意、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表达写作意图的作用”四个层层递进的单元目标。

4. 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在单元教学指南里,目标统领整个教学指南,教学、评价都是都是在总体目标指引下完成。单元教学指南中体现了目标、教学、评价三者的一致性,从而能够确保教学的有效进行。

5. 目标、活动、资源的关联性

在单元教学指南中,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教学活动,以及各种所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都是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也强化了目标、活动、资源的关联性。

6. 共性的规范和个性化的教学

单元教学指南既从单元角度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共性,又为教师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教学留出了空间。

在单元教学指南研究过程中,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始终着眼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解决或突破的难点问题。比如如何提升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传递性和适切性,保障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提升作业编制的解释性、结构性和分层操作性,确保评价的合理性(包括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等。

学校在单元教学指南中的单元目标、学生活动、作业和评价设计等方面设计了相应的管理工具,如单元目标梳理表、作业属性表、评价量表,以及配套的听评课工具,用图、表格的形式引导广大教师去思考、去实践、去研究。工具的应用能够让教师始终聚焦问题、明确方向、持续实践、分享经验,从点到面层层推进,让教师们的研究成果更加显性化,能够持续积淀,从而更好地实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预期目标。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的教师们依照可视化路径和工具去思考与实践,是在感受、模仿、理解这种思维过程;在不远的将来,教师们终将丢掉可视化路径和各种工具,掌握、运用,甚至创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金 雷 林文琴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200072

猜你喜欢
学情指南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指南数读
电视指南(2016年12期)2017-02-05 15:08:06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55:48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