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勋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却被忽视。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思考
0. 引言
教学的双边活动由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但是二者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主动的学习。但是,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调查中却发现,在所调查的近一百节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行为仅仅占了百分之三点二,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兴趣、有效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成为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1.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不仅仅可以更好的展开你数学教学活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授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或者情境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笔者在观摩某小学数学教师“循环小数”第一课时的公开课的时候,发现该名教师并没有向传统课堂那样直接将受有关循环小数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一段有趣的配乐故事,而这个故事也是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听到大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讲台下的学生听完之后都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于是老师趁机发问:哪位同学可以继续讲述这个故事呢?学生们风粉踊跃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该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效的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使得学生初步了解到循环小数是无限循环的。该教学过程中笔者很欣赏这位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和循环小数有机的结合,以故事情境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和表现欲望。
2.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此来强化数学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创设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环境中,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却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讲授“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时,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那么哪位学生可以说说你周围熟悉的人的特点或者你自己的特点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也是十分精彩:老师的特点是长得很白;我同桌的特点是有一对兔牙;我爸爸的特点是有一个啤酒肚…接下来该名教师开始说道:那么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的一课“物体的认识”。虽然该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但是该情境和数学教材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的特点有脱节,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性并不大,因此,该情境的创设是不成功的。而另一个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所创设的情境就比较妥善和完美了。教师上课伊始先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体育课上做“丢手绢”的游戏的时候,体育老师都会给大家画一个圆圈,让大家围着坐下来,哪位同学知道体育老师是怎么画圆的吗?这个时候台下的学生开始抢答,其中的一个学生说:体育老师用扫帚在地下扫了一圈就画好了一个圆;另一个同学回答道:有一次是我和体育老师一起画圆的,体育老师让我拿着皮尺的一端不要动,然后他拉着皮尺的另一端绕着我这一点用白灰画了一圈,地上就出现了一个圆。根据这个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发问:如果你的位置移动了,或者体育老师没有将皮尺拉紧,这个圆圈是否还能画成功呢?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不能。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引入有关知识点:圆的形成需要定点和定长,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之前准备好的圆规,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个圆圈,学生对于圆的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生活中的现实案例引发数学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的问题也是由易到难,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之前的论证,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数学知识。
3. 有效的利用合作学习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只注重教师的个人作用,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比较偏向于对那些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发问,而那些数学成绩平平或者不理想的学生往往会被教师忽略。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解决数学难题,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教师根据某个知识点,提出一些稍有难度的数学问题,要求小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回答。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都可以将自己的观点真实的表达出来。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最后的总结陈述,对于学生普遍容易发生的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给于正确的引导和指正,以便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持的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对数学问题进行设计,并对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预设,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言机会,尤其是给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更多的鼓励。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已经被当下的教育时代所淘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需要进一步转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更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提供自主构建的时空、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开设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法,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平等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