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加军
[摘 要]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继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之后,关于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文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秉持继往开来、科学扬弃、以人为本的情怀,渗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科学扬弃;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0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这是我们党在提出“三个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遵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承和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全民族的任务,更是学校教育的崇高使命。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易传》曾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如果说文化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抽象之道的话,那承载文化之道的历史,则是道所附着的器。如果说直接宣讲抽象之道过于晦涩而抽象的话,通过史学教育,直观地通过历史人物的精神、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潜移默化地诉说我们的文化精神,更能成为传播文化的主要方法。广大教师应秉持三种情怀,进一步强化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切实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延续传统文化,萃取思想精华,把文化自信的基因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使其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要秉持继往开来的情怀。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3]旧邦新命一直是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精神的集中展现。这种精神甚至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命名来源。五千年来,华夏民族在建设自己家园的艰苦奋斗中,一代接一代地积累、继承、创新和发展,铸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闪烁着智慧火花的一些最早的知识分子在属于他们的舞台抒写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诸如《论语》《孟子》等传世名作,他们的理念情怀影响着后代的思想家;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使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二程、朱熹的理学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性格中,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气节,文天祥等秉持这种理念,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在了历史中,震硕古今,同时这种理学思想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标签,影响了东亚文化圈。
继往开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历史所秉持的精神。孔子曾经指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4]传承过程中的损与益,始终是我们历史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脉络。而认知这种脉络是我们今人必须把握的,古人亦是如此。延续传统,开拓创新,这种精神,便需要我们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给予呈现。在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时,教师在讲述史实的基础上,也必须将古人的精神融于史实之中,给予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提升。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重点渲染变法在当时所遭遇到的守旧派的严厉阻挠。对此,商鞅勇于舌战守旧派。在辩论的过程中,商鞅提到了下述思想,可作为教学中的史料予以重点引用: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5]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6]
历史是一门道器融合的学科,是一门知识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学科,在叙述商鞅变法这样的历史事件时,可以始终围绕着商鞅本人是如何游说秦孝公实行变法,如何在获得秦孝公的支持下驳斥了反对派的思想,获得民众的支持,最终又是如何因变法得罪守旧派而惨被杀害的过程。这种史实,里面自然就包含着作为改革家商鞅的求变不屈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本身也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一部分,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这种精神如果单纯讲解会过于抽象,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分析上述商鞅驳斥守旧派的辩词。通过分析这些辩词,学生可以了解到,商鞅的变革并未彻底否定传统,商鞅虽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同于试图做到恢复“三代”理想之治的儒家,但商鞅却从未否定过夏商周三代在历史上的伟大。商鞅恰恰认为,夏商周三代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特征,对国家治理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因此获得了重大的成功。商鞅并不反传统,他恰恰是对传统做出了重新解释,为自己的变革寻求历史上的依据,让反对者无从批驳。历史教学中,必须强调,商鞅自身已经遵循了“以史为鉴”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以熟读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前提才能获得的,商鞅的变革精神也应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典范而予以贯彻,“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并不缺乏商鞅这样的变革者,在变革的过程中,更是融合了高度的责任感与理想精神。而这种精神,又可以体现为不畏权贵、不怕流言蜚语地痛斥,决然挺立而特立独行的精神,这样的变革精神,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超时代的精神。在歷史教学中,我们也应注重这种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借由历史人物的精神,让学生涵泳于其中。例如,教师在讲到北宋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时,便充分利用王安石的性格与经历,来强化这一点。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7]这是王安石在说服宋神宗施行他的变法政策时所提出的三大主张,王安石用这三大主张驳斥反对变法的守旧者。面对守旧者用“天变”来吓唬改变祖宗之法的神宗,王安石用科学道理来解释天变只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的变革没有联系。当宋神宗纠结于宋代家法不可变的祖训时,王安石却直接向宋神宗强调,祖宗之法本身,是不值得后人去效仿的。天变、人言、祖宗,是守旧派砸向王安石的三座舆论大山,对此,王安石却能依然坚定信念,说服宋神宗开始他的变法之策。变法最终虽未能获得成功,变法中的诸多项目也一度起到了反作用,但王安石本身所具有的这一不为人言所惧的特立独行的精神,这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的“士大夫精神”,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不正是今天我们每位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而且必须继往开来地进行发展吗?
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是一个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精神智慧宝库,是民族的“根”和“魂”,记载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早已同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融为一体,是永远割不断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开创未来的强大动力底气。因此,我们在教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重大课题,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推动传统文化的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的元素,以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进一步丰富、拓展、创新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断继往开来。近代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这种看待传统文化的方式恰恰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得做到批判地继承。若不能既往就无法开来,不开来则无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能真正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从1956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都是高举中华民族的思想旗帜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好明天的精神法宝。
二要秉持科学扬弃的情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数千年不间断的漫长过程,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打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纯粹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以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秀文化为中坚和主导,儒道佛多元互补、彼此渗透,精华和糟粕杂陈的复合文化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把历史问题简单化,故步自封,是古非今,同无视、曲解乃至杜撰历史一样,都不是对待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钱穆先生曾指出:“所谓对其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之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8]我们应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做到科学扬弃,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真善美,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既不能不加分析,全盘否定,也不能良莠不分,厚古薄今;既要讲清楚精华所在,也要点明存在的糟粕,做到在扬弃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全面彻底地批判传统,本质上未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影响,依然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思维。林毓生便曾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全盘反传统主义者”是用一种有机体的观念来看待中国文化,他们将中国文化的政治、生活、艺术、信仰都给看待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对文化的否定也是彻底的全盘否定。然而,吊诡的是,这种有机体式的文化观念,本身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表现特征,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者正是在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反传统,我们很难说这种反对传统的方式真正弥补了传统的缺陷,相反却是不自觉地陷入了悖论之中。也正因此,本文就强调,要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突破传统的局限,发扬传统的精神。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的批判自然有着它的合理性,但新文化运动却只见一面而未见另一面。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依然保留着诸多的对于专制与王权的反抗精神。在历史教学中,这一反抗的精神,也可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感受与浸润。
在讲解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时,涉及孟子,便可借由孟子来彰显出中国古代士大夫刚正不阿的气节与不畏权贵的精神。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在面对齐宣王的刁难之时,勇于当面怒斥权威。孟子猛烈地痛斥了残暴统治者纣不是“君”而是“独夫”,孟子并不只是在简单地抨击一个纣王,更是在告诫齐宣王等统治者,为人君如果不体恤民心,残仁贼义,最终民众是有权利将他推翻的。孟子是在那个“嗜杀人者”遍地的时代,在一个满脑子“图霸”的君王面前,用那“不合时宜”的民本思想,告诫着统治者,这需要的已然不只是勇气,更是对自己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自信,并由此而挺立于乱世之中,内在反哺着自己的“浩然之气”。孟子的这一精神,不为时代所拘,它超越了时代,更应为我们今人所继承,也更应为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所呈现。
而中国的这一优秀的、具有反抗专制性质的特立独行精神,却一次次地被外在的权力所威慑,在黑暗的政治体制的重压之下,有时,仅存一点的“自由”精神也被彻底地扑灭。这是中国何以未能长期摆脱中世纪的黑暗,未能立刻走向现代以至于最终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之下,早已浸润着西学成长的青年,对于我们的传统,难以产生出钱穆先生所讲的“温情与敬意”,也正因如此,我们的历史教育,就要帮助学生回归到传统的情境之中,带领学生更多地理解与同情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明白他们虽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的黑暗体制,但也为此做出过重要的努力,还因此受到了统治者残酷的打压。例如,在讲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时,如若只强调董仲舒为维护汉武帝的思想统治而建言献策,未能指出董仲舒所做的另一努力,便只是片面地呈现了董仲舒的所作所为,无法带领学生客观而全面地理解与同情董仲舒。因此,在涉及董仲舒的教學中,《汉书》中所记载的如下史实,也应受教师的重视:
“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欲。中废为辽东大夫。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不敢复言灾异。”[9]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因用“天”的哲学,为汉武帝在尘世的统治确立合法性基础而受到汉武帝的重视。董仲舒还通过“天人感应”思想,推演人间灾异,以此告诫汉武帝,因他所犯罪行触犯了上天,“天”因此用灾异来警告汉武帝,必须自我反省。而汉武帝并不如董仲舒那样真信天神,他只有在对自己有利之时,搬出天神为自己的统治正名,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之下,便不再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天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而董仲舒也因幼稚地试图用灾异来惩戒汉武帝的做法而受到了政治上的冲击,最终不敢再谈灾异的问题。
董仲舒对统治者的建言,始终是委婉的,并带着一定的策略性,而如此委婉的批评最终也不为统治者所许,最终差点赔上性命。类似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又何止董仲舒一人。教师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必须告诉学生的是,古代士大夫直言上谏的精神,始终是我们所应接受且发扬光大的,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特立独行的精神品格。
三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情怀。
近百年来,对中华文化词义的界定理解,见仁见智,各有依据,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尽管如此,就其对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仍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即都非常关注人。
可以说民本思想贯穿整个历史的始终,从最早的孔子的“以德治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传统道德文化,无不将终点放在国计民生,再到古代的历代帝王即位之初都注意调节社会矛盾,关注民生。比如唐太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夺农时,特别是做到不与民争利,遂有大唐“贞观之治”;北魏孝文帝改制,均田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俸禄制遂使贪污舞弊减少,改善吏治,关注民生,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统黄河流域,铸成千秋改制,汉化之旅,彪炳史册。 古代政治家无不以帝王之心爱惜民力,关注民生,皆成盛世华章。进入近代,我们虽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无论任何阶级,都不曾放弃追寻民生之步伐。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有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朴素理想,孙中山三民主义“平均地权”的社会理想,再到无产阶级的“打土豪,分田地”的现实理想,以及充分实践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大中国农村的创举现实。可以说无论古今,我们都不曾忘记对民生的追求,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百姓的民生放在国计之首。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伦理思想,或是治国的政治思想,都离不开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关注古代对“人”本身注重的史实,更应将这一“以人为本”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以人为本”始终是,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例如,在讲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时,难点就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抽象的“仁”的精神究竟為何,而实则,孔子自己的作为已经充分地彰显了“仁”的精神: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论语》里,孔子弟子所记录的一段简短的论述,深刻地道出了孔子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内核。在马厩着火的这一事件中,孔子的第一反应不是作为物质财产的“马”的损失,而是是否伤及人。孔子的这一本能式的反应之问,是孔子内心“仁爱”之心向外推散的体现。这一故事,画面感十分清晰,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可以快速地带领学生进入到这一孔子“问人不问马”的场景中,从而理解到孔子和中国“仁爱”精神的魅力所在。
我们赞成这样的见解,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既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又通过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反作用于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以文化人,达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目的。五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怀、精神追求、文化旨趣和人生价值,成为凝聚民族意志、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敌欺凌、谋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文化人仍然是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我们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读文、学文的同时,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厚植人文素养,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增强青少年学生文化自信中充分发挥其引领和促进作用。
[ 注 释 ]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2]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