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英俊
[摘 要]“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生活化、实时性的地理现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现象;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9001
地理现象是指地理事物在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外部形式和表面特征,其实质就是地理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表现。如何充分利用地理现象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呢?下面我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利用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什么利用地理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因为地理现象可以图片、视频甚至是实验的方式呈现,是可以看得到、听得到甚至摸得到的地理素材,因此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热力环流这一考点,考纲的陈述是:大气受热过程。我结合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做一个小实验,或者让学生观看网上的视频(http://v.ku6.com/show/vS5RjxKqOLqUP-mPU86LDA.html),通过相关地理现象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怎样选取地理现象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一是生活化和实时性。如讲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及规律时,首先要講清楚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个概念才有利于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规律的掌握。讲解概念时如果用文字或光照图去讲述,学生是难以掌握的,为此,我和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阳光下立一根杆,然后用尺测量杆的影长,确定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这样把学生平时熟视无睹的物体影子引入这节课中,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讲气象灾害时结合刚过去的“妮坦”台风讲述台风的知识,因为这台风刚过去不久且发生在学生身边,这种实时性的地理现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其二是教师平时要根据教学任务多积累地理现象素材。对于还未讲到的相关生活素材较少的知识点,一旦出现可用于教学的相关地理现象,可以考虑将其提前讲述或简单讲述。我们平时要注意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据,热点的网络图片、视频以及生活小实验等,做生活的有心人。下面我把一些能与课文内容较好结合的地理现象归纳一下,仅供参考。
章节考点地理现象现象类型
第一章《行星地球》
存在生命的行星视频《到哪里寻找外星人?》视频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这里的资料引入:
http://tech.sina.com.cn/d/20050126/1838515916.shtml数据
昼夜长短这个学期,同样是18点30分上晚自习,为什么开学初时天仍大亮,而学期末时天已暗下来了?身边现象设问
正午太阳高度实验:在阳光下立一根杆,然后用尺测量杆的影长,确定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实验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热力环流自己做实验或看实验视频:
http://v.ku6.com/show/vS5RjxKqOLqUPmPU86LDA.html网络视频
大气受热过程我国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身边现象设问
季风我们这边夏季吹什么风?冬季吹什么风?身边现象设问
气候1.为什么春夏季节雷阵雨在一天中的出现时间不同呢?
2.试比较图中两片叶子形状、软硬、大小。试推测形成差异的原因,推测最适宜生长地的气候特征。
3.(图片)在欧亚大陆,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人,和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寒带、温带的人为什么人种不同?
身边现象设问图片图片
气旋“妮坦”台风图片、视频。图片、视频
二、利用地理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也就是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归纳、概括、比较和分析。如果教师平时教学充分利用地理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下面以2014年安徽高考文综题为例进行探讨。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25-26题。(题略)
如果学生平时善于根据地理现象分析问题,那么这道题就很容易分析出解题需要的地理条件。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及纬度信息可以知道甲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也可以知道马尾藻海靠近墨西哥湾,从而分析出题目要求了解的洋流分布规律及水文特征。
我们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地理现象,并适时将其引入课堂,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