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现实性和保留性

2017-07-20 09:50刘石磊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刘石磊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获取优势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知识技能提升以及工资收入,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实际情况,学校对校企合作是基于提升办学质量而又不影响教学的系统性的补充保留教学的模式,企业是基于降低成本解决业务量大用人紧张的补充经营方式,学生基于增加社会工作经历,提升自己职业能力的补充式学习方式。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各有利益诉求,校企合作有基础,但又有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三赢;现实与保留;补充

一、校企合作是一种“三赢”合作模式

1.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施设备项目,以企业先进生产和成熟的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实现了校企合作新型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在服务社会和毕业生就业发展两方面,提升办学名气,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为一流专业;

2.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将企业日常生产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以订单式、合作式办学,毕业生将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能力完全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碰到用人高峰时间点,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并获得优秀的毕业生与实习生;

3.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参与企业工作,增强对岗位、职业的理解,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提升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二、校企合作的现实性和保留性

1.高职院校办学,核心还是提升办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毕业生,学校内部的系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点,毕竟学校教育系统完备,而企业生产有一定针对性和狭小性,工作的定点定量性,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行校企合作,综合来看,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是重视的,但有一定的保守性,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不确定性需求会打断系统性教学,一定情况下会影响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其声誉,学校要保持教育的连贯性,系统性,在校企合作中就不会完全依企业的需要进行合作。另外,学校遵循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虽然重要,但操作时,更多的还是为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而为了保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在学校学习时就在学校学习,企业不能干扰,安排的实践课与合作时间,则企业就需要全盘接收。实际上并没有把校企合作当作教学方式的主导,而是有所保留。

2.企业以利益为导向,怎样节约成本,怎样做大做强,是核心,业务来源比较广泛,业务量有多有少,业务繁忙时用人会达到高峰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这时希望学校派出更多的学生解决企业用人问题,而业务不多时,企业自身的员工都有一定的闲置,不愿意接受学生,也是有保留的。

3.学生学习阶段,对掌握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最看重的,去企业锻炼更多的是增加工作感悟,增加实践经验,学习社会的应对能力,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时,其对后期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抵触,不愿意按企业的要求做一些简单分工的事情,所以学习在企业工作时,心态也是有保留的。

三、校企合作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冲突

校企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利益诉求矛盾的综合体,三方都有很大的需求性,但又都有一定的保留。学校的系统性实践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运营之间的冲突是现实的,也是一个难于平衡的矛盾,企业需要人时,学校派不出,企业不需要人时,学校又要强塞,学校方面也是一样,不进行校企合时,企业就催着要人,要派人时,又不要用人。这些问题的产生会极大影响双方合作关系,很多企业可能会因接纳学生实习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最后放弃校企合作,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想去企业见识,但去企业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部分学生已掌握某项知识与技能,而学校再开展,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校企合作的现实性和保留性问题的平衡

1.尊重利益与现实性。校企合作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都是有利的,校企合作可让高职院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获取优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知识技能提升以及工资收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是一种“三赢”模式,合作时,应該充分重视合作的基础,同时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进行校企合作时有一定的自身考虑,也需要重视,求同存异,协调发展。

2.增加沟通,抓好顶层设计。学校要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在合作之前,企业与学校应该加强双方的沟通,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的调整等教学设计都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考虑后期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优化方案设计,将顶层设计做好。

3.专门教师负责。学校老师将授课地点由学校转至企业一线,授课时间也可能由正常的上下班变为周末、晚上等,应该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为企业利益着想,和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调动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协调企业与学校的各项问题。

4.更注重企业需求,学校做出一定的牺牲。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有很多现实情况:短时间内会给企业增加运营成本;企业安排专人培训、指导与管理;学生生产效率低,由于不熟练在操作中容易出错,增加原材料费用;校企合作后期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实际上比例是非常低,另外,学生在实习中可能发生伤害事故,企业责任也很大,所以在校企合作中,企业面临的风险相对学校来说是要大的,所以在校企合作中,风险较小的学校应该做出一定的牺牲,在管理上、有合作时间上要尽量给企业提供一定的便利,增加企业的合作意向。

结束语: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获取优势的一项重要措施,尊重校企合作中所存在的现实性和保留性,尊重学生的自身心理状况,学校要尽加强自身的主动性,多与企业联系,加强顶层设计,尽量给企业提供便利,增加企业的合作意,使得校企合作,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三赢”状态。

参考文献

[1]殷志扬;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分析;教育教学管理;2012.02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3]二0一二年一月十日《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