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行动研究
胡信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本文是一项为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而进行的基于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在以往的翻译课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对翻译课兴趣不高、小组合作不紧密、缺乏自我成就感等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教学反思等方法,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两个班中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创设合理的交互环境、建立翻译课程档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行动研究;翻译档案;交互环境
翻译作为“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中的最后一项,是最能体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项输出性活动。要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首先必须对翻译能力有清晰的认识。从认知科学的视角来看, 翻译能力并不像听觉能力、味觉能力等人类最为基本的认知能力,而是基于具体经验的后天习得而形成;其次,虽然翻译行为总是由个体行使,但作为人类语间交际基本形式的翻译活动必然具有社会性;最后,翻译能力的发挥通常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学生不可能通过学习一些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就立即实现翻译能力的提高(胡朋志,2016:7-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行动研究方法应用于翻译教学当中。Kiraly认为行动研究能解决翻译教学中的多种问题,是翻译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Kiraly 2000:98-102)。吴青在翻译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行动研究,不仅使这门课程获得学生的认可,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吴青 2012:37-43)。郭宇路,谭淑玲通过口译课堂中所做的教学行动研究,反思教学效果,对今后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启示(郭宇路,谭淑玲2012:228-231)。但是,学者们的研究通常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针对高职层次翻译教学所作的行动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即为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而进行的一项基于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1.1 对过去翻译课堂教学情况的反思与问题聚焦
在以往的翻译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加学生翻译练习的教学模式,经过观察发现:1)学生普遍对翻译课兴趣不浓,对翻译任务存在畏难情绪;2)小组合作形同虚设,往往是一位同学出力,其余同学坐享其成,同学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与交流;3)翻译课结束时,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不高。
为验证自己的观察情况,笔者在学期末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对已经结束翻译课程学习的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2个班共105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翻译课的学习动机较为被动,学习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在小组合作的翻译练习中,进行了充分交流沟通的只占少数;在很多学生看来,翻译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笔者意识到翻译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翻译能力的习得性、社会性和无意识性决定了翻译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切实可行的交互模式、让学生在连续系统的翻译实践中体验成功。
表1 学生对翻译课的态度、实践及成效调查结果列表
1.2 对授课对象的分析
笔者在深圳市市属的一所高职院校任教,该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绝大多数为深圳本地生源(约占95%)以及部分广东其他城市生源。这些学生由于自小生活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口语的语音语调基础较好,但词汇量较为欠缺、语法掌握不够扎实,学习动机低,用功程度较弱。但作为90后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表现力强,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高,善于从网上吸取新知识。同时,和教师影响力比起来,同伴对他们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1.3 行动研究的整体设计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90后学生的特点,笔者决定针对学习兴趣不浓、小组合作不充分、自我成就感低这三大问题,在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两个班的“翻译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干预,历时2个学期。笔者设计的行动干预具体来说,分为三大步:
第一步,针对学生翻译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采取相关手段激发翻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针对小组合作不充分的问题,创设更为理想的交互环境,帮助学生实现更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机会,通过合作翻译,拓宽翻译思路;
第三步,针对学生自我成就感低的问题,通过为每一小组建立连续的翻译课程档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帮助他们建立完成任务的自信,找到获得成功的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步骤虽然各有侧重,但并不是截然分开,绝对独立的。事实上,在笔者进行行动干预的时候,虽然在不同阶段侧重解决不同的问题,但这三个步骤并不完全割裂,而是互有交叉,相辅相成的。
2.1 行动设计与实施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Brown 2000)。针对学生对翻译学习兴趣不浓、对翻译任务存在畏难情绪的问题,笔者决定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在翻译任务的选材上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贴近生活的原则进行编排。笔者在课程之初并未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章节编排上课,而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电影小说译名和最新实事新闻的翻译等,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对翻译学习的兴趣。比如对学生展示某明星的名言“且行且珍惜”,先要求他们自己试译,在学生自己尝试以后,再给出Cherish each other while moving on together./ Please cherish it if you have started./ Cherish what you have at the moment./ It is to be cherished.等几条不同译法,跟他们一起比较分析讨论。又如针对热销小说“To Kill a Mockingbird”,其译名究竟是翻译成“杀死一只知更鸟”还是“杀死一只反舌鸟”,组织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并展开讨论。
另外,在语料输入路径方面,笔者摈弃了以往单一的以文字为载体的输入路径,而是采用了文字、音频、视频交叉的多模态语料输入方式。在每一单元学习之前,笔者会尽量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相关实事材料进行引导。比如在学习菜谱翻译这一单元之前,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刚刚召开的20国峰会宣传纪录片,从纪录片中提到的杭州菜名入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网络上流传的峰会晚宴菜谱的译名优劣等。又如在讲到旅游资料翻译这一章时,笔者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段制作精美的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鸟瞰中国”。然后以片中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语句为例,组织同学讨论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如何处理文化信息、如何协调语言风格差异等。
2.2 观察与发现
在初期的行动干预后,学生对翻译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听课更为专注。为验证自己的观察,笔者在第一学期的第8周发放学生有关翻译课学习态度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在2014级两个班111名同学中,对翻译课表示很感兴趣的有45人,占40.54%;认为无所谓的有65人,占58.56%;对翻译课完全不感兴趣的只有1人,占0.90%。对翻译课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视的有52人,占46.84%;认为无所谓的有59人,占53.15%;完全不重视的有0人,占0%。从数据显示看,2014级在进行了行动干预后,对翻译课感兴趣和重视的同学比例大幅提升。
2.3 反思
反思第一阶段行动研究的效果,翻译课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对翻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讨论更加积极。由此说明,笔者从翻译选材和多模态输入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笔者发现在进行小组合作翻译时,有些小组成员关系松散,在进行某一项目翻译时并未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思辨与讨论,而是直接将翻译任务分成几个部分,分发给组内成员,各自翻译,最后再直接将各个部分拼凑成完整文稿。这样,完全没有达到小组合作翻译预想的效果。因此,在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笔者将交互模式的合理创设作为重点,期待以此实现小组成员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从而帮助学生拓展翻译思路。
3.1 行动设计与实施
Gentzler认为翻译工作坊“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聚集在一起从事翻译活动”(Gentzler,1993:7)。李明、仲伟合认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翻译工作坊通过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同过课内外的交互学习环境,不断提高翻译能力与译者能力”(李明、仲伟合,2010)。笔者以往的翻译教学也都采用了翻译工作坊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一小组对翻译任务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完成。但是因为对一些具体细节考虑不周,小组合作翻译流于形式,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翻译思路单一。因此,在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笔者尝试对小组合作翻译作进一步的改进。
首先,笔者尝试创设更为合理的物理性课堂交往环境。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者规模的大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会随后者的缩小而提高(施良方、崔允漷,1999:155)。因此,笔者对各小组人数作了限定,要求每一小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5人。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传统的行列式坐法不利于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协商,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独立性的缺失。因此,笔者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调整桌椅的摆放方式,每当需要进行小组活动时,就要求各小组成员不能坐成一排,而要面对面坐,形成可以独立的小团体。
其次,笔者尝试小组合作成果的多样化呈现方式。在完成每一模块的翻译学习之后,各小组必须完成一项综合的翻译任务,而不只是简单的一份翻译文本。比如在完成广告翻译模块的学习后,笔者要求各小组最终要上交一份中英文对照的广告视频文件。又如在完成菜谱翻译模块的学习后,要求各小组先设计一份中餐馆的中英对照的菜单,然后模拟宴请外方人员在中餐馆就餐的商务情景。
再次,在各小组完成文本翻译任务后,笔者尝试增设答辩环节,要求每一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译文,同时讲解自己的翻译思路和过程。其他小组要求必须针对其展示进行质疑或建议性的探讨,而该小组必须根据一定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进行解释,自圆其说。
3.2 观察与发现
本阶段的行动计划实施后,笔者观察发现原来“一人埋头苦干,其余坐享其成”的现象消失了,组内成员间的互动明显增多,对文本的翻译不再是原来的“各自为政”,而是先分工翻译再针对其中的难点进行讨论与协商。对以其他形式呈现的翻译任务更是通力合作,讨论热烈。除此以外,组际交往也显著增多,主要表现在展示与答辩环节。
为印证自己的观察,笔者在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周,采用了重点小组深度访谈的形式,邀请了两个小组共8位同学参与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其中P同学谈到:“其实我原来对小组合作翻译是有抵触的,因为我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现在小组活动都是面对面,说话方便,……有些任务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比如旅游资料翻译那单元,您要每一小组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深圳某一景区,我们都是分工合作的,先集体讨论商量确定了哪个景区,然后分工上网查找资料,您知道,我们本来想偷懒,直接找个中英对照的,……那个英文太书面语了,导游根本用不上。所以我们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些口语化的东西,后来在宿舍又演练几遍……”。另一个M同学谈到:“我很喜欢小组答辩这一环节,因为觉得很刺激,也很能锻炼人!每次看到别的小组翻得不如我们小组好的时候,我就喜欢故意‘刁难’他们……但是等到我们小组在台上被问住时,我们几个在台下的也着急得不得了,因为要赶紧帮她解围……”。
3.3 反思
合作学习是生生间就学习进行的重要交往形式,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者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者困惑。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间良好关系的创建,有利于学生健康身心的发展和良好人格和素养的形成(张瑞娥,2013:131)。
采取第二阶段的行动干预后,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认为原因有三:第一,以往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秧田式”桌椅摆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生交流的情绪和交流效果,合理的物理性交往环境的创设则“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第二,要求交流结果的多样化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往的可能,由于学生的作息时间、生活学习空间上的契合性,这种方式无疑延伸了课堂交流的有限时间,并拓宽了课堂的交流空间,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第三,小组文本翻译完成后增设的答辩环节,将组内合作引向了组际竞争,而不管是合作还是竞争都是有效的交流沟通手段,在这一环节不设标准答案,各小组间既能欣赏到其他小组译作的优点,又能针对翻译过程的难点进行集体的梳理和讨论。
第二阶段的行动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更加紧密,但是从学生的译作反馈情况来看,译文质量不容乐观。因此,笔者把提高学生译文质量、提升学生自我成就感作为行动研究第三阶段的目标。
4.1 行动设计与实施
在行动研究的第三阶段,笔者准备针对译文质量不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低等相关问题进行行动干预。在本轮研究中,笔者主要引进了近年来西方较为流行的翻译档案教学法(portfolio approach)。档案作为一种总结性的评价工具,包括档案目标、显示学生成绩和进步的一系列作业、期末的自我鉴定以及反思报告等。Johnson认为:翻译档案的优点在于,对学生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总结性评价,它将评价变成总体教学的一部分,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社会建构(Johnson,2003:97)。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从第二学期的第1周开始,为每个小组分单元建立翻译课程档案,其中包括每一单元的具体学习目标、系列课堂翻译练习译文及修改过程、单元总结性成果展示、小组成员的自评、互评报告、翻译反思日记(reflective journal)等。笔者期望通过翻译课程档案的建立,学生能重视学习过程,在翻译修改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处理办法,通过完成系列性和总结性翻译任务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升译文质量并获得自信。
4.2 观察与发现
第三阶段的行动计划实施以后,从笔者批阅的翻译练习反馈情况看,学生的译文质量在逐步提高,对译文的修改不仅仅停留在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上,而更多从语义、语用、文化等层面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在学习公司简介翻译这一模块时,对于“艺嘉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助您经商聚财、品味珠宝文化、绽放珠宝人生”这一句话的翻译,某一小组原译:“Yijia International Jewelry Trade Center helps you go into trade and make money, have a sensitive sense in jewelry culture, bloom your jewelry life”,后来经过协商改译为:“Yijia International Jewelry Trade Center enables you to start your business, accumulate wealth , appreciate jewelry culture and lead a luxury life”。在该小组的翻译反思日志中,出现了如下记录:“我们一开始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在修改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原来的一些问题……因为您告诉过我们这是一家珠宝公司的参展书面材料,我们就想make money是不是太口语化了……后来我们组的一个同学又提出bloom好像与life不搭配,我们就想这个绽放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觉得不能直译成‘开花’,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吧……”
4.3 反思
翻译课程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学生学习、进步的框架。对翻译课程档案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重视翻译结果到重视翻译过程的转换。学生更加重视翻译的学习过程,重视对翻译任务以及采取方法、措施的思考,有助于衡量其学习效果,确定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反复修改,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译文质量,从而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提升自我成就感。当然,在档案建立的实际操作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小组成员的自评、互评完成不够中肯,很多同学碍于情面没有切实指出问题或不能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这将成为笔者后期进行进一步行动研究的切入点。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和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翻译能力作了深入探讨。本次行动研究的三个阶段历时两个学期,从培养学生翻译学习兴趣入手,帮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翻译思路,通过建立翻译档案逐步提高译文水平。第一阶段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要提高学生对翻译课的兴趣, 翻译语料的选择必须遵循由易到难、贴近生活的原则;语料的输入路径可采用文字、音频、视频交叉的多模态输入方式。第二阶段行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创设合理的物理性交往环境、要求交流结果的多样化呈现方式、将合作与竞争机制同时引入课堂,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帮助其拓宽翻译思路。第三阶段行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翻译课程教学档案,能帮助学生提高译文质量、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提升自我成就感。本次行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让笔者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学生动态,多沟通、多思考,这样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促进教学不断进步;同时,行动研究中对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和积极应对也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对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 Brown, D. H.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ew York: Pearson ESL Press.
[2] 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Routledge, 1993.
[3] Johnson, J. E. 2003. Learning Through Portfolios in the Translation Class. In James, B. & Geoffrey S. K. (eds. ). Beyond the Ivory Tower: 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7-116.
[4] Kiraly, D.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 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5] 吴青. 本科翻译专业课堂中的理论训练—一门外语专业课的行动研究个案报告[J]. 中国翻译, 2012(5):37-43.
[6] 郭宇路, 谭淑玲. 行动研究与口译能力培养[J]. 学术论坛, 2012(8):228-231.
[7] 胡朋志. 翻译能力的自然化研究—生物认知视角[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8] 施良方, 崔允漷.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9] 李明, 仲伟合. 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 中国翻译, 2010(4):32-36.
[10] 张瑞娥.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交往体系建构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Action research to enhanc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of English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Xin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 China)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f an action research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of English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previous classes, students usually lacked interest in translation, team work spirit and self-accomplishment.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the author conducted a three-step action research by planning, acting, observing and reflect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an be cultivated by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passion, establishing effective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and taking a portfolio approach.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ction research; portfolio approach;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G712;H315.9
A
1672-6332(2017)02-0101-06
【责任编辑:羊玲】
2017-05-11
胡信华(1977-),女(汉),湖北荆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E-mail:huxh19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