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贤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24)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现状研究
——基于深圳市十六所普通高中调研数据分析
李 贤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24)
高中新课改实施多年,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如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以深圳样本数据揭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得失与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相应地提出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优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内容、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等建议。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自2000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就作为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的必修课。按照深圳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指导意见,深圳市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根据新课程改革纲要,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意见强调,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要求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学校应负责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社会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出台十多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到底如何?普通高中学生对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感受如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等等,是本文希望通过调研了解问题,并尝试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此外,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1],该文件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要求各地加强相关研究,研制推进本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本文的调查研究也力图为研制该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1 确定对象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深圳市普通高中学生。但是,为减少调研工作量,也为便于真正了解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参与状况,宜将研究对象进一步限定在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16所普通高中的高三学生。
2.2 调研设计与程序
2.2.1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有两大块①,除了基本信息填写外,主要设计了关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选修课等课程内容的问卷,这部分要求学生就上述课程内容回答有关参与项目的时间、时长、具体涉及的活动主题、感受如何等等。
2.2.2 抽样
本研究选取深圳市16所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相关问卷调查,约占深圳市现有普高总数的20%。16所高中样本涵盖国家级示范高中、省一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等,占比分别为52.4%、13.6%、34.0%。学生抽样原则为在每所高中抽取30名高三学生,共计划抽样学生480名,要求男女生各占50%。
2.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于2015年12月中旬向抽样单位和学生共发放问卷480份,有效回收问卷441份,有效回收率91.88%。其中,文科生31.5%,理科生66.4%,2.1%学生未说明科类。
2.2.4 数据处理方式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统计软件Excel 2003和Spss22.0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资料整理。
3.1 参加有关综合学习活动的学生占比分析(N=441)
据回收的有效问卷441份统计,336份问卷明确表示参加过研究性学习,占比76.2%。这意味着有23.8%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研究性学习;396份问卷,占比89.2%的学生表示参加过社区活动,同时有42份问卷,占比9.5%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参加过社区服务活动,另有3份问卷,占比0.7%的学生不置可否;而社会实践活动类,411份问卷,占比93.8%的学生表示体验过社会实践活动。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社会实践(93.8%)、社区服务(89.8%)、研究性学习(76.2%)参与率逐渐降低,近二成四的学生竟然没有参与研究性学习。
图1 参加有关学习活动的学生占比
3.2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年段分析(N=441)
如图2所示,学生们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绝大多数都在高一、高二完成,其中54.8%的学生表示早在高一就参加过研究性学习,41.8%的学生表示高二参加过,仅有4%的学生表示高三参加过;84.2%的学生表示高一就参加过社会实践,66.2%的学生表示高二也还参加过社会实践,仅有5.3%的学生高三还会参加社会实践;91.0%的学生表示高一就参加过社区活动,高二期间还有55.6%的占比,不过,高三还参加社区活动的学生仅有11.3%。三个年段发布,明显综合实践活动都安排在高一高二。三项对比,参加研究性学习年段选择的比例最低,不足100%,而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例如均超过160%,说明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远不及其他两项活动多。
图2 参加有关学习活动的年段
3.3 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数量分析(N=441)
问卷中主要针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项目数量设问,因此,主要分析学生参与的研究性学习项目或课题数量。
如图3,问卷结果显示,参与过3个以上研究性学习项目或课题的学生占比21.4%,高达86.6%的学生表示参加过2个或3个以上的研究性学习项目或课题,另有11.6%的学生表示仅仅参与过一个项目或课题,属于没有达到课程方案的要求。此外,还有1.8%的学生没有表态。
图3 参加过几个项目或课题研究
3.4 综合实践活动时长分析(N=441)
3.4.1 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长分析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的时长一般较长,以月度计算,75%的项目耗时均达到一个月以上,其中1-2个月时间的项目占38.4%,2-3个月时间的项目占15.2%,甚至有16.1% 的项目耗时3个月以上。
图4 研究性学习项目时长
图5 社区服务时长
3.4.2 社区服务活动时长分析
如图5所示,问卷表明,五个学期中,估计自己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时间多于10天的学生,竟然仅仅2.7%,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未能达成课程方案的要求,甚至有25.2%的学生表示少于3天的社区服务时间。
3.5 综合实践活动利用时间点分析(N=441)
如图6所示,问卷表明,各项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寒暑假和周末,此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多数学生还选择了学校留出来的专门时间,主要是学校组织的军训活动,相比较而言,三项内容中,研究性学习时段分布较为均衡,除了寒暑假,元旦等法定节假日、周末、周内课余时间和学校留出来的专门时间都有二成以上的学生选择,这可能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日常的学习联系更具相关的性质有关。
图6 相关学习活动集中利用的时段
3.6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主题或内容分析(N=441)
通信平台,包括GPRS网络和Internet网络(监测中心需办理固定IP)。水库的水位、降雨量数据和现场图片,经GPRS网络传输到Internet公网,并通过固定IP地址传送给监测中心服务器。
3.6.1 研究性学习涉及主题或内容
问卷中提出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或内容包括六方面:一是自然科学原理方面,例如电池的结构、光对植物的影响、星体磁矩、三角函数等;二是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例如电影院的座位角度、篮球运动曲线与投中率等;三是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例如垃圾分类、白色污染、废弃物处理等;四是社会生活现象,例如人民币升值、菜价上涨、代沟、交通规则等;五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例如心理健康、文化变迁与差异、历史人物、朝代政治等;六是学校教育问题;例如选修课,逃课,占座,中学生不良习惯,职业生涯规划等。
如图7所示,问卷结果显示,有关环境与食品安全、人文社会科学、学校教育问题等三方面占比都超过40%,而有关社会生活现象、自然科学原理、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方面的主题占比并不高。
图7 研究性项目或课题涉及的主题
3.6.2 社区服务内容
问卷没有列出可供选择的社区服务内容或项目,要求学生按实填写。问卷显示,高中学生参与的社区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社区环保行动,例如卫生打扫、小区零散东西整理、路面清洁、小广告刮除等;二是社区敬老活动,例如到孤寡老人家帮忙、去老人院敬老、向老人募捐等;三是社区义工,帮忙售书、整理书店书籍、发放报纸等;四是在社区做社会调查,例如调查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调查设备损坏情况等。填写了前三类服务内容的学生非常多,但是填写第四类服务内容的学生非常少。
问卷列出的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六大方面:一是走访、参观(大学、博物馆、工厂、实验基地等);二是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例如养老院义工、交通督导、清洁马路、文艺义演等;三是关于某一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四是军训;五是销售(在超市、卖场、路边等);六是行政后勤工作,例如银行实习、人事处帮忙等。
如图8所示,问卷表明:学生参加过的社会实践内容主要是军训(81.6%),走访、参观(45.6%),志愿服务(36.8%),其他内容如销售活动、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活动、行政后勤工作等占比很少。
图8 社会实践活动
3.7 学生对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看法的分析(N=441)
如图9所示,总体上看,此项调查数据揭示多数学生对自己参与的各项综合实践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学生对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更具正面性。
具体而言,66.1%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的研究性学习“很有意义,锻炼了自身动手、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42.0%的学生表示“学校、老师十分重视”。然而也有78.5%的学生表示了负面意见,尤其是近三成(29.5%)的学生表示研究性学习“挤占了课余时间,加重了学习负担”。
83.8 %的学生表示社区服务“很有意义,锻炼了自身动手、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9.2%的学生表示“学校、老师十分重视”。
85.0 %的学生表示社会实践“很有意义,锻炼了自身动手、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43.6%的学生表示“学校、老师十分重视”。
图9 学生对参与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图10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3.8 关于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效评价的分析(N=441)
如图10所示,调查表明,学校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相关评价,评价的主体多元,有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问卷显示,选择了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学生占比分别是92.4%和79.7%。可见,学校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效的评价相当程度上依赖学生自己及其同伴。
根据问卷结果分析,按照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和深圳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意见稿中的有关要求(如表1),不难发现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层面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我们借此可以反思应该如何改进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体验。
表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进一步严格要求,合理地开足开满有关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落实的必修课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得与不得,新课程方案规定由教师依据学校制定的有关标准或规定来认定。但是,却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并未将其作为必修课,即使一些学校将之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但是却又不能予以有效保障,导致综合实践活动学时不足,安排不得当,难以发挥育人效果。例如研究性学习,要求五个学期均要开展,平均每周至少3课时,共计完成5个研究课题,但是大多数高三学生没有完成;再如社会实践,每年确保学生有一周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而不能是“毕其功于一役”式的全部安排在高一或高二年级的某些节假日;社区服务虽然可以集中安排在高一高二完成,但是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表示竟然没有达到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时间要求。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动员多方共育力量,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课改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进一步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内容,开发更具价值意义的活动主题或内容,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多样性和价值性。例如,研究性学习主题或内容,除了注重有关环境与食品安全、人文社会科学、学校教育问题等方面主题外,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社会生活现象、自然科学原理、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的主题或内容;社区服务方面,则需要进一步扩展社区服务内容,特别是加强高中生力所能及的带有专业性质的服务项目,例如环保宣传、社区文艺联谊义捐、维修简单电器等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保障军训的基础上,学校应加强引导学生勇敢地步入社会,走进企业,了解工厂,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深度融合,锻炼学生自身动手、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探索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方法,改进过分依赖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现状,严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认定[2]。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定,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条件是: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录,有课题研究成果,有课时保证,有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社区活动学分认定要求是,学校依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有关学生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体会以及被服务者的意见等来认定学分;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则由学校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态度和实践的效果等认定。这些认定条件基本属于静态的文本记录,不能准确评判学生参加活动的真正表现。为客观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除继续坚持多元评价方式,提交上述记录外,还应探索学生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判学生活动过程性表现;学校应与家庭、社区通力协作,严格要求,采取科学的多方采信的方式,提高评价;学校上级部门可以采取普查或抽查形式,及时发现弄虚作假的学校或师生个人,尽可能降低违规可能性。
第四,抓住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指导意见的契机,坚持统整理念[3],加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在活动目标、资源开发、活动方式等方面探索一些新思路和新策略。要根据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规化,科学化,高效化,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和实施水平。
注释:
① 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内容主要参考了2012年10份教育部高中课程方案调研组编制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研问卷(学生)》
[1]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Z].2016,12.
[2] 徐燕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的教育哲学定位与操作实施建议[J].上海教育科研,2013(3):26-28.
[3] 叶荣根.统整视角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7(2):24-26.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s——analysis on the survey Data of 16 senior high schools in Shenzhen
LI Xian
(Shenzhen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Shenzhen 518024, P.R. China)
What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fter many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senior high school? By adopt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tri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like this, to reve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xisted in students' particip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his study furt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and advice to promote the theme or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ies, to arrange the time for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research-oriented learning activities; community activities;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G638.3
A
1672-6332(2017)02-0013-06
【责任编辑:夏晋祥】
2017-04-20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研究项目《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革决策中的问题与对策》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TJK388);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招标课题研究项目《深圳教育科研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zdzz15012)阶段性成果
李贤(1970-),男(汉),江西南城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课程、学校发展规划研究。E-mail:lixian19960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