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卺之礼
——《中华婚俗文化》

2017-07-19 12:11钟漫天
艺术设计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女红新娘

钟漫天

合卺之礼
——《中华婚俗文化》

钟漫天

中华民族婚俗之起源、发展与演变,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而鉴于 “合卺礼”是人类生理本能与礼仪文明的完美结合,所以古人则以 “合卺礼”作为婚姻的代称。《合卺之礼》包括:缔约之礼、女红嫁妆、婚仪礼俗三个板块。其形式上是一种模拟交合的 “合二为一”仪式。“合卺礼”呈现着古人的原始哲理与模拟巫术观念。无论从哲学概念,还是从美德角度,“合卺礼”的真谛,就是中国 “礼仪”文化与 “和谐”文化的初始点。合卺礼的 “初心”对于化解家庭矛盾、社会矛盾,引领全民族共同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充分反映了中国婚俗文化中重德、和谐、趋福、求子等良好愿望,以及男女双方 “同尊卑、共甘苦”的心理追求。古老的合卺文化经典是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的一种礼俗,对当代社会而言则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明符号,依旧具有普世价值。传承与借鉴历久弥新的 “合卺”思想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合卺礼;婚俗文化;和合;缔约之礼;女红嫁妆;婚仪礼俗

引言

“合卺礼”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约3000~5000年以前),华夏民族在“一夫一妻制形成”时产生的婚俗文化,是中国原始精神文明,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人类美德。

“合卺礼”执行于周代,成为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首重仪式。《礼记•昏仪》中记载:“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卺,谓半匏瓜(即半个葫芦),以一匏瓜剖解为两,谓之卺。“合卺之礼”即夫妇各执一半匏瓜,盛酒对饮。夫妻原为两体,共饮合卺酒后,则象征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故分之则为二,合二则为一。“合卺礼”的重点不在夫妻同饮酒,而是饮酒的器物—匏瓜。古代以一剖为二的匏瓜作为合卺礼的酒器(图1卺上刻有婚神),缘由有三:一是匏瓜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因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警示婚后夫妻一定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二是古代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称为“八音”。匏瓜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含有夫妇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激励新娘新郎婚后和睦协调,百年琴瑟之好。三是在上古洪水神话中,人类被洪水淹灭,只有一对兄妹因躲进葫芦中才死里逃生。后来兄妹结为夫妻,再造人类,成为人类始祖。古人认为葫芦与人类生殖有着密切关系,又葫芦形圆多籽,类似于十月怀胎的孕妇,故新婚“合卺”之礼,鼓励新婚夫妇子孙兴旺。

南北朝时期行“合卺礼”时,在两个匏瓜上又用丝线带相连,合卺礼后,将两半匏瓜扣在一起,用丝线带缠绕捆紧,旧称“连卺以锁”,强调婚后夫妇要紧紧捆绑在一起,生死与共,永不分开。到唐代,这条丝线带衍变出“拴线”仪式。此习俗在民间产生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俚语。到了宋代,新婚夫妇行完“合卺礼”后,还要掷匏瓜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添加了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占卜习俗。鉴于“合卺礼”是人类生理本能与礼仪文明的完美结合,所以古人则以“合卺礼”作为婚姻的代称。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论证指出,伏羲、盘古均为葫芦的拟人化。伏羲氏本名最大可能是“匏析氏”,就是“匏析成瓢”的意思。学者把“合卺之礼”的伟大发明记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名下,把 “合卺礼”的遗风流俗又提前到旧石器时代(距今10000年)。古老的合卺文化经典是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的一种礼俗,对当代社会而言则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明符号,依旧具有普世价值。传承与借鉴历久弥新的“合卺”思想文化遗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合卺杯

图2:木制奠雁

图3:必定如意

图4:警言枕顶

“合卺礼”还呈现着古人的原始哲理与模拟巫术观念。葫芦剖半,象征一分为二的哲理思想,将剖为两半的葫芦瓢(卺)重新合在一起,表现合二为一的观念,因为古人相信“同类相生”,认为通过某种模拟活动,即可达到所企盼的目的。而合卺之礼正是一种模拟交合的“合二为一”仪式。

今世婚礼以“交杯酒”替代了“合卺之礼”;新娘新郎各取一杯,用端酒的手臂相互交错喝“交杯酒”。此种形式已丢失了“合卺之礼”为新婚夫妇沟通、谐调、同体、共生等养身修德的重要功能。

无论从哲学概念,还是从美德角度,“合卺礼”的真谛,就是中国“礼仪”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初始点。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合卺礼”情怀“同尊卑、共甘苦”的承诺与信念,履行“夫妇和合、家庭和睦”的责任与担当。合卺礼的“初心”对于化解家庭矛盾、社会矛盾,引领全民族共同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婚俗之起源、发展与演变,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性本能向性文化发展、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演变的过程。

我国婚姻礼仪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古代统一的、流行于统治阶层与民间的婚姻仪式。通过婚姻礼仪的新家庭,才会得到宗族的首肯及社会的认可。

在中华主流文化的沉淀和流变下,婚俗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水乳交融,使中华婚俗文化保障了传统婚姻“家和万事兴”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婚俗文化中重德、和谐、趋福、求子等良好愿望,以及男女双方“同尊卑、共甘苦”的心理追求。《合卺之礼》包括:缔约之礼、女红嫁妆、婚仪礼俗三个板块。

一、缔约之礼

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六礼”在周代就已形成。秦汉以后,六礼逐步形成定制。这六礼的前五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统称缔约之礼,男女双方家庭通过媒妁进行帖约和相关的礼节沟通,经平等议婚,最终双方在礼尚往来中缔约成婚。

1、纳采

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纳采”是男方携特定礼物求婚之意,亦即男子选纳妻子。当男方欲择某女为妻,便托媒妁用纳采的通帖和礼物试探女家之意。若女家同意则回帖,同时收下男方送去的采择之礼。该礼分两类礼品:一类是常规纳采之礼,另一类是男方依家庭条件送的生活用品。常规纳采之礼主要是期望男女恩爱和睦、婚后和谐、美满幸福的象征礼品。以物寄情,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仪礼·士昏礼》记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这是周公当年定下的规矩。古人之所以纳采之礼首选雁,其一,雁随着季节的改变而迁徙,极有规律,象征婚嫁有时,不违婚约。其二,雁往暖和的地方迁徙,由阴向阳飞。妻为阴,夫为阳,用雁以喻“阴趋阳”之意,表达夫唱妇随、不离不弃的含意。其三,雁飞行有序,女子婚后在大家庭中也要分长、幼、尊、卑之序。其四,雁一生中只配偶一次,且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寄托了人们期盼新人从一而终、白头到老的愿望。鉴于雁在缔约礼中的教化作用,则古代又称“婚礼”为“奠雁礼”。原始用活雁纳采,后世活雁短缺,则用木制(图2)或陶瓷的雁,或用鸭、鹅代替,有些地方甚至用鸭笼、鹅笼代替。

另一种常规礼品是强调求婚成功顺利的象征物。如在礼盒中同时放有:毛笔(金榜题名)、银锭(劳动致富)、如意(称心如意)等贵重礼品,它们组合起来又象征男女双方婚约“必(毛笔)定(银锭)如意(如意)”(图3)。

女方若同意男方纳采之举,便会托媒人返回给男方一个闺房绣箱,内装一只“看鞋”,即女子精心制作的金莲鞋。从制作工艺上“看到”该女子的聪慧与能力,从绣纹与配色上“看到”女子的修行与心智,从金莲鞋的大小形状“看到”该女子的美颜与教养(金莲时代脚越小越美,越有教养)。总之,从一只鞋中反映了一个女子的全貌。在入洞房前男女不能见面的时代,“看鞋”是传达女子信息的重要手段。

2、问名

女方同意纳采后,媒人将喜讯传回男方。男方托媒人向女方索取“庚帖”又称“八字帖”,“问名”即通过媒人进一步询问女方情况的礼节。询问的内容,大致包括女方祖宗三代及女方本人的大名、排行、生辰。女方家以书面形式告知。此时男方送的礼品,主要是向女方表达百世良缘的意愿,礼品大都为具有永恒、远久的符号和象征物。多数为标有“卍”字不到头或“同偕到老”的图案。

3、纳吉

是男方向宗庙占卜的方法来确定这种结合是否吉祥,是祖先祟拜、神灵祟拜的一种遗俗。并把占卜合婚的消息再通知对方,这是缔约婚姻的主要仪礼。

民间占卜方法是把对方女孩子的八字帖压在八卦香炉底下,置于男方祖宗或灶王爷的牌位前。若三日内家中无不详之事发生(不小心摔破碗也属不详),便把男女孩子的八字一并拿给算命先生合卦,若男女属相八字不相克,男方便可以用“合庚帖”(也称 “龙凤帖”)通知对方。在民间,纳吉若属吉兆,媒人致礼相告,俗称“文定” (也称小定,即初步议定婚约)。此时婚姻便已有了一定保障,不能再随意更改。纳吉之后,双方开始准备嫁妆和彩礼。“纳吉”相当于后世的“订(定)婚”,或同於今天的领证。“文定”礼的意义深重,也俗称为“送定”、“过定”。本礼节将决定是否能缔结婚约。不仅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证,更有“天神之兆”为据。因纳吉也称“文定”,礼品除了奠雁之外还要有特定的“文定瓷器”(古代婚瓷的一种)。

4、纳征

也叫“纳币”,是“文定”后,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聘礼)的一种仪式,同时也是男女双方进入成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向女家赠送财物的方式,使酝酿中的婚姻关系得到正式确定,这笔财物通称“聘礼”。所以对男方来讲,聘礼的授受就是娶妻的凭证。聘礼的数目取双忌单,物品多取“吉祥如意”的表象。聘礼多少依据男方家境来定,但在聘礼中象征新人生活和谐、多子多福的祝愿物品却是不可少的。

图5:和合永谐荷包

图6:孟母教子围兜

图7:开裆婚裤

在嫁娶过程中,收受男方的礼物是一个标志性的行为。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婚定,民间俗称“大定”。以此为分界,至此礼仪婚约完成。

5、请期

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请期”指男方选黄道吉日,定下婚期、备好礼物,请媒人转告女方并征得同意的礼仪。“请期”也称“告期”,由派遣使者带着活雁把男方选择的吉日通知女方,礼品一般从简。但此时必须有雁,意味着婚期已定,务必等同迁徙的大雁准时赴约。

在古代,婚日必须是个双方“同尊贵”的黄道吉日,先要确定女方生理期,再请算命先生按皇历和八字推算日子,最后通过“择日鞋”确认谐日(鞋期),以避开双方家庭成员的讳日。

图8:米筛

图9:传宗接代

图10:刺绣婚烛

二、女红嫁妆

在中国古代家庭中,女性大都不识字,经济不独立,但却掌控着“家和万事兴” 的重要权位。正如家庭 “安定”、“安稳”中的“安”字一样,家中有女才能安。女性正是通过“女红嫁妆”的置办与分配来服务新家庭,达到和谐亲睦与文化传承的目的。

“女红嫁妆”既是婚嫁中的闪光点,又是维护家庭和睦的一种手段。中国女性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以“女红”技艺,为将来的家庭作全面的准备。“女红嫁妆”从字面上看只是与嫁有关,实质上是为嫁后的新家庭制备。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建功立业的观念在于两个“ting”:男人建功立业在朝“廷”,女人建功立业在家“庭”。从“家和国才和”这个意义上讲,家庭的权位功能一点也不亚于朝廷的权力。不久将为人妻、为人母的女性,不仅仅用“女红嫁妆”为家人提供“女红”制品,更具积极意义的是贯穿在“女红嫁妆”中口传身教的家训以及道德文明的潜移默化。

“女红”等同“女工”。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裁、缝、黹、绣等手工和手工制品。古时女子四德中“工、德、言、容”,“工”为女德之首。“嫁妆”是指女子出嫁时,新娘带到婆家的财产和物品的总称。这里指嫁妆中的女红部分,这部分是嫁妆中的姣姣者。由于女红嫁妆将涉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其必然会倾注闺房中少女们的心血和才智。女红嫁妆按照其用途和功能分为四部分:即新婚用品、心仪赠品、育儿备品、婚典衣品。

1、新婚用品

该部分的嫁妆是女子为未来家庭生活精心准备的日常使用的女红作品;是闺中花季少女抱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用针和线编织的怀春少女梦。这些作品体现了女红文化中的“心仪之美”,表达了中国传统女子品德情愫、持家技能和审美兴趣的三大特质。新婚用品包括:

(1)肚兜

又称兜肚。这是女子贴身的内衣,是女红嫁妆中最私密的物品。古人常在肚兜上浸上香料,使女子肢体发出诱人的清香。流传在黄河流域的民歌“绣兜肚”,最能反映肚兜的嫁妆功能:“拿起绣花针,穿上五彩线,绣上一件花兜肚,过门儿那天靠身儿穿。先绣春天桃花红,再绣夏天荷花艳,绣完秋菊绣腊梅,四季花开多香美。绣个小蜜蜂儿,来把花心儿钻。”2006年“十里红妆闺阁肚兜展”第一次对外展示了我国婚俗中的肚兜嫁妆。

(2)抱腰

又称抱肚。是旧时女子用来装碎银、首饰的专用袋。因为这种口袋搂捆在小肚部位,亦称“搂肚’。抱腰上绣的图案和文字充满着女子期望婚后劳动致富的心意。抱腰对出嫁女子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旧时,过门的媳妇在婆家是没有任何财产继承权的,所以抱腰成为娘家为女儿放私房钱的特殊部位,成为家庭经济危机时的“急救箱”。女人的腹部为生殖部位,宜暖不易凉,新媳妇更以抱腰来颐养丹田之气,盼望早日得子。

(3)枕顶

具有很强的隐私性与艺术性,待嫁女经常是一边精心绣枕顶,一边憧憬着未来的家庭生活。正如唐代诗人李白诗句:“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在古典文化著作中,枕顶与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爱情、吉祥、祈福文化的缩影。长沙马王堆出土了汉代的丝质枕,山西南宋墓葬里发现过完整的枕顶绣。枕顶绣属于美术刺绣的种类,兼容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性,特别是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证。其中的警言、格言体现枕顶绣(图4“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对伦理道德的维护和宣扬。

(4)袖片

指妇女大袖襦褂的袖口装饰绣品,当大袖襦褂的袖口脏污或损坏后,便更换新袖片。古时有钱人家在不同的季节或是不同的场合都会更换不同色彩和风格的刺绣袖片。为此,袖片又成为嫁妆中争奇斗艳的女红作品。有时把袖片直呼绣片,往往是众人评价新媳妇心灵手巧、聪慧过人的绣品。所以待嫁女从十多岁起就开始精心学习袖片的刺绣图案和针法,待到过门时已经积累起多副袖片精品了。

(5)绣件

指待嫁女围绕未来家庭生活制作的女红绣品,如绣粉盒、绣挂件等。有些外购日用品是用作待嫁女的女红绣品包装装饰,如扇套、镜衣等。绣件使嫁妆中每件日用品都体现出新媳妇的女红手艺和心智。在新妇梳妆台上用的绣件统称“妆奁绣件”;放在女红笸箩里的称“红具绣件”;挂在洞房与婚床上的称“吊挂绣件”。

2、心仪赠品

该部分嫁妆是女子为未来的丈夫表达爱心的各种女红作品。这些物件既是精致艳美的艺术品,又是质朴工细的实用品,兼有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双重价值。在男耕女织的时代,闺阁待嫁女们传承着母亲的手艺,倾注着对婚恋的期望,一代又一代地创新着用女红向男方传情达意的刺绣绝技。此类嫁妆大都为荷包(图5和合永谐荷包)、鞋垫、汗巾、腰带、烟叶袋、暖耳与男鞋。

3、育儿备品

指婚前事先备好孩子的用品,表达育子成才的母爱情怀。儿童穿着被视作家庭与孩童紧密相联的情感纽带,儿童衣饰以其特定的刺绣图案与立体装饰突出了传统的育儿习俗。民间童饰不仅局限于穿着功能,更多的是用来美化生活,展现女红的工艺技巧与家庭的教化功能。普遍具有“趋吉求祥”的文化内涵。民间传统童饰的使用价值及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增添了女红嫁妆中的德性与灵性。

(1)童帽

女子婚前用“求子童帽”开始“心想事成”,盼望在婚后能尽快得子,反映了民间的心意习俗。“龙凤童帽”是为未来的孩子共同准备的,若生男孩,戴龙凤帽则期盼“望子成龙”;若是女孩,便期望“盼女成凤”。

图11:六证

图12:秘戏睡鞋

(2)围兜

围兜如同肚兜,但比肚兜的固有款式更具灵活性。“五毒围兜”是原始驱灾之意的辟邪巫术遗俗。母亲在儿童围兜上绣制五毒,保佑孩童安康、吉祥、保平安。“迁升围兜”中童子身穿红衫、头戴金冠、手持书册和如意,坐于头顶红冠的大公鸡上,意寓“官上加官”。“鲤鱼跳龙门肚兜”示意鲤鱼跳过龙门后,跃升为龙,寓意“官袍上身”。“孟母断织教子围兜”(图6)更是教育下一代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培养出如同孟子一样的圣贤。

(3)围嘴

又称涎水牌。实用价值是沾留幼儿口水和遗乳,也是一种装饰品。绣工考究巧施技艺,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4)索牌

作为一种颈饰在民间极为流行,其主要功能是消灾辟邪护佑幼子。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渐变为儿童的一种彩绳臂饰,在明代又成为儿童的颈饰。母亲在小儿满周岁时开始给孩子佩戴刺绣索牌。“八卦索牌”依照易经及风水学说,具有怯病除邪、趋吉避凶、调节人体气运的功能。特别是对儿童更有挡煞化煞的作用。“长命索牌”一般是依道家为该孩童做的避灾画符,设计并绣成索牌。“求子索牌”大多是借用动物中能大量生产卵的鱼,或是植物里有众多莲子的莲藕为主题,期盼将来会多子多福。

(5)童鞋

儿童穿用动物图案童鞋的习俗由来已久。旧时儿童的成活率很低,母亲第一心愿是企盼孩子能健康活下来,所以,童鞋上常绣狮头、猪头、虎头、猫头、兔子等生命力强的动物,取繁衍旺盛,易养易活之意。幼童的虎头鞋还要遵照民间 “头双蓝,二双红,三双紫”的穿着习俗。“头双蓝”指幼婴穿的第一双虎头鞋用蓝色料子制作,谐音是要“拦住”孩子的魂灵,不被鬼神拖回阴间;“二双红”指在小童期穿的虎头鞋要用红鞋面,寓意闯过了婴幼期生死关后,用红火喜庆来驱魔避邪;“三双紫”指中童期穿的虎头鞋,此时已成功渡过“夭折”危险期了。紫和“子”同音表示“我家有子”,可以企盼“子嗣”绵延了。

4、婚典衣品

指大婚典礼时穿的婚服。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婚典衣品,汉代曾采用12种色彩的丝绸设计出婚礼袍服;唐代将贵重的钿钗礼衣用作新娘礼服。此外,从唐代起,婚典出现“假服”制。即官员女儿出嫁可以借穿母亲的命妇官服,平民结婚也可借穿绛红公服;到了清代,新娘在绣花袄裙外面可以“借穿”诰命夫人霞帔以及凤冠;辛亥革命后,婚礼服日益多样化;在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清代的婚礼服仍被广泛沿用,与此同时,旗袍婚服开始盛行。

(1)盖头

新娘蒙盖头的习俗由来已久,其源头追溯到东汉魏晋时,由于当时战乱,人们在动荡时代结婚办喜事时“急于嫁聚,乃以纱蒙女首”,后来相沿成习。

(2)霞帔

又称云肩。形象可以追溯到秦汉时的神仙画像或壁画中,隋唐时云肩成为身份的标志。当时只为贵族阶层所享用,多以披帛或披肩的形式存在。而现代意义上的霞帔,则是明代才出现的。在明清之际进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婚礼服中妇女争相穿戴,不断地推陈出新,独辟蹊径。成为传统审美意蕴与文化智慧集中体现的女红作品。

(3)婚衣

起源于周礼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穿玄衣曛衫,体现了昏时(婚字来源于昏时)之礼的颜色,在唐代,婚衣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时谓“红男绿女”。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多为青色。因旧时婚礼称“小登科”等同“入朝为官”,男的称作新郎“官”,女的叫新“娘子”,其婚衣也可借穿官服。在明代官府曾明确规定,庶民结婚只能借穿“九品”命服。“品色衣”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紫色最为贵重,青色最低微,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九品”命服是浅青色。但清代后期民间崇尚红色为喜庆色,随之红色婚衣出现。辛亥革命后,玄、曛、绿、青、紫、红等各色婚衣在民间广为流传。

(4)婚裳

下裳包括裙类和裤类。码面婚裙的流行在于古代女子禁露裤裆。把“面”码在前面双层叠加以防跑光。裙褶是西汉皇后赵飞燕留仙裙的遗制。一直到明代,婚裙仍看重裙摺遗俗,时称婚裙“有摺无面”。清代重视“码面”,俗称婚裙“有面无摺”(多用假褶)。

婚裤颜色多用紫色,旧称生子裤。造型为开档裤(图7),便於洞房花烛夜时,解除与男子第一次见面就解衣脱裤的难堪,“无档”又寓意将来生孩子无挡顺溜。款式为棉絮裤,旧时女子婚龄很低,棉裤既能掩盖发育的不足,也意寓将来日子厚厚实实。即使婚期定在伏天六月,新娘也要穿棉裤,此俗被称做“穿富贵”。

(5)婚鞋

两两相对、相伴相生的鞋,符合婚姻“并蒂成双”的自然法则,最能引发美好的想象。在婚俗中,逐渐习惯用“鞋”谐音“夫妻和谐”之“谐”、“偕同到老”之“偕”,产生出“和谐美满”、“诸事和谐”等表意婚姻吉祥的彩头话。

三、婚仪礼俗

“婚仪礼俗”是婚礼文化中丰富多彩的篇章。通过不同的婚礼道具,体现了人们和谐趋吉、驱邪求福的期望和对新婚家庭安定幸福的祝福。

婚仪礼俗是“婚俗六礼”中的第六礼“亲迎”时的习俗,也是婚庆大典时的礼仪过程,共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是送婚礼俗—新娘出门上轿;第二时段是迎婚礼俗—新娘下轿进男家;第三时段是合婚礼俗—夫妻牵手入洞房。

“亲迎”的交通工具轿子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原始雏形出现于夏朝,是有钱人的代步工具。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后,为彰显对人才的重视,皆用轿子迎送。由于人们把结婚视如考取功名一样风光,就借用轿子迎亲。从宋代开始专用婚轿出现,婚轿把娘家和婆家连接起来。

1、送婚礼俗

这是婚仪礼俗的第一时段,是把新娘从娘家送出门上轿时的礼俗。

(1)换鞋

农耕经济时代农民视土地为性命,他们担心女儿出嫁时,一双鞋可能带走娘家的土与福。为此,旧时新娘子出阁时遵循“脚不踏地,鞋不沾土”的风俗。为达到“不沾娘家土”的目的,登轿前换掉娘家的鞋,或脱了鞋由兄长背上轿,上了轿再穿新鞋。故民间谚云:“不沾娘家一块土,全靠自己来发富,沾了娘家一棵草,来到婆家穷到老。”

(2)壮胆

旧时娘家怕新媳妇到婆家胆小怕事,受到不平等待遇。便在上轿前准备了各种壮胆的器物随身携带,如玉制斧头,鸡毛掸(胆),虎头喜馍等。

(3)茶壶

这是几千年以来各民族嫁妆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也是婚瓷中的重要品种“婚壶”。皆因茶壶间自有乾坤:壶为阳,杯为阴;壶嘴为阳,壶把为阴;壶盖为阳,壶身为阴。“婚壶”是中国式性文化和谐的象征物。

(4)筷子

中国特有的筷子,一直是婚姻大事中的道具,取其成双成对的特征,以祝新婚夫妇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又谐音取“快 (生) 子”的吉兆。如花轿刚要启程时,女方家及时将一把筷子撒出院外,并默告祖先:女儿已出闺门,开始新的生活,求祖宗、神灵保佑。湖北新娘在上轿前,新娘手持一把筷子撒落在娘家堂屋地上,才挥泪上轿。“撒筷子”意寓她会给娘家挣脸,快快生子。

(5)马桶

马桶的历史相当悠久,汉朝宫廷将玉制成便器,叫“虎子”。至唐时,因避李世民叔父李虎之讳,改名为“马子”,后称马桶。在旧社会,妇女是坐在马桶上分娩的,所以马桶被称为“传宗接代”的“子孙桶”。子孙桶是不能抬走的,必须请一个俊俏的小男孩背在身上。马桶里面放红枣和一双鞋子,“鞋子”和“孩子”读音接近。表达“早(枣)生孩子”的寓意。到了男家后,请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孩取出桶内“彩头”,再朝桶里撒泡尿,意为新婚夫妇头胎即生男孩。子孙桶专对男婴而言,假如头胎为女孩,第二胎还是女孩的话,会被直接溺死在马桶里。故子孙桶是男孩的天堂,女孩的墓场。

(6)宝瓶

新娘在上轿时,手持装上小米、大米(谓之金银米)的宝瓶。宝瓶以红绸封口,象征夫妻婚后平安如意、金银满堂。母亲递给新娘宝瓶后,大家要唱宝瓶歌:“花瓶本是圣人留,轩辕黄帝起根由,今日落在新人手,富贵荣华万代秋”。青海新娘的“宝瓶”内装五谷颗粒,以示她能为婆家带来五谷丰登。

(7)筛子

米筛作为避邪器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史书记载说米筛有“天罗地网”的作用。在新娘出门上轿前,因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必须用筛子罩在新娘头上(图8),就能防止一切妖魔鬼怪前来侵害。新娘上轿后则把筛子挂在花轿后边挡煞。有的筛上画八卦及太极图,书写“天定良缘,添丁进财”既能驱邪避瘟之用,又祝福新婚夫妻生子发财,美满幸福。

(8)熨斗

最早的熨斗可溯至商代,当时作为刑具熨烫犯人。《隋书》记载李穆让儿子李浑拿了熨斗作为信物给隋文帝,并说:“愿执威柄以熨安天下”。可见古代赋予熨斗惩罚犯人和熨安天下的作用。故新娘上轿前,有烫轿驱邪仪式。即用内燃芸香的熨斗绕轿三周,这里有双重杀伤力:一是熨斗本身可以“一烙烫平”妖魔;二是熨斗中的“芸香之气”能使鬼怪现形并纷纷闪避。如古人把芸香草夹在书中,依靠其香气杀虫(这也是“书香”一词的来源)。所以绍兴地区新娘上轿前,要用燃着芸香的熨斗放进婚轿里熏一通,用芸香驱逐可能潜入轿中的妖魔。

(9)孩儿灯

又称子孙灯。以前即使生活贫穷的人家,也要有成双成对的孩儿灯为陪轿。“灯”和“丁”谐音,则有“金灯常明万代火,玉盏永存子孙灯”之古语,预示着人丁兴旺之意。浙江宁绍地区孩儿灯内盛香油和蜜,并以红头绳为芯,取“蜜里调油”之意,象征新婚夫妇亲密和美。安徽合肥地区还要由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持孩儿灯绕轿一周,以取将来“儿孙绕膝”之意。

(10)镜子

铜镜起源于黄帝时代,从唐代开始,铜镜即为嫁妆中必备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神明,故能避邪”。民间利用镜子驱邪避灾的功能,让新娘在大婚日子随身携带着镜子。有的地区在发送婚轿前,娘家人还要拿着镜子站在轿门前,向婚轿的四角暗处照射驱邪,俗语叫“搜轿”。驱逐藏在轿内的吊死鬼,以保护新娘的安全。

2、迎婚礼俗

这是婚仪礼俗的第二时段,是把新娘迎进男家时的礼俗。

(1)弓箭

先人认为弓箭是众鬼畏惧之器物,新娘到男家下轿前,新郎要拉弓,朝轿门射出三支箭。旧称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北京满族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要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据说,这是古代抢亲的遗风。按古礼应该使用桃木弓及柳木箭,才能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煞气。同时也寓意着“箭发连中,马到成功”。有的地方在走进婚礼“喜堂”之前,由新郎拉开弓箭,对准喜堂内空射三箭是为了吓跑“丧门星”。

(2)传袋

新娘下了婚轿,双脚就要踩在麻袋上,往前行进时有人将她身后的麻袋挪到前方,袋袋循环不已,象征着子孙代代延绵不绝(图9)。在唐朝新娘走毡的习俗已流行于民间。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到: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可知当时铺的是毡子。宋代百姓婚嫁有用毡与席的,还有用米袋的。清代多用麻袋,麻又被称为棕麻,且用棕绳加固麻袋边,棕与宗谐音,更直观地体现着传宗(棕)接代(袋)的意愿。

(3)火盆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产生对火的信仰。民俗把火的威力和它的颜色视作光明、发旺、驱邪的象征物。据明代《古今事物考》中说跨火熏始自汉代。用火洁身、驱邪的习俗,就是从火崇拜中衍化出来的。新娘下轿进门后必须“跨火盆”,此礼俗可烧去路途沾染的邪气。福建等地新娘跨火盆时,还要往火中撒盐,让其发出“噼啪”响声,寓意为“盐(延)子盐(延)孙,人丁兴旺。”山东在新娘跨火盆时,往火盆里倒酒,顿时焰光突冒,光辉耀眼,象征将来家业兴旺如火。

(4)马鞍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许多鲜卑人担心因此忘掉祖先是草原“马上民族”,便特意用马鞍为女儿作陪嫁之物。到隋唐时期演绎成了汉人的婚俗习惯,逐步形成新娘“跨马鞍”的礼节。“鞍”与“安”谐音,以马鞍代表安全之意。新娘上轿时抱的宝瓶与马鞍一起象征“平安”(瓶鞍)。新娘通过跨马鞍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也成为各地盛行这种风俗之动力。

(5)喜烛

古时娶亲须在黄昏,婚礼在半夜,娶亲时新郎就要执烛前往。所谓烛,在商周都是形式各样的火把,汉魏时期有了现代意义的蜡烛。南北朝时期,社会开始普遍使用龙凤喜烛。迎婚典礼时一般在大堂中摆上龙凤喜烛一对,因蜡烛只有一根芯,点燃之后,新人在烛案前交拜,寓意夫妇一心(芯)一意,同心同德。

民间习俗认为洞房喜烛可预测夫妻能否白头偕老。在“洞房花烛夜”的当晚,成对的喜烛中,若左烛先灭则是新郎先亡的预兆,右烛先灭则预兆新娘先亡,婚姻则半途中断,不能白头到老。为了各自的喜烛不灭,产生了“守花烛”之俗。所以点喜烛又叫“点长命灯”。天亮后,熄灭喜烛只许扇灭,不能嘴吹,否则就意味着新郎、新娘早晚会“告吹”。很多地方为了喜烛不灭,便发明了永不熄灭的刺绣喜烛(图10)和木制喜烛,成了真正的长命灯。

(6)米斗

也称升斗,是粮食的量具,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最早出现在先秦。与“民以食为天”密不可分的米斗有着“丰收”的寓意,是新婚夫妇将来生活丰饶富足的期望。一般在喜堂桌上放一个米斗,斗里装满粮食,中间插“天地之神位”牌位,感恩天神地祗带来的丰衣足食,俗语叫“拜天地”。据传,米斗为鲁班所发明。女儿出嫁时,鲁班专门为女儿做了一个米斗量器。鲁班对女儿说:“这是为父特地给你准备的嫁妆,你嫁到夫家以后要像米斗量器一样,规矩准确,一丝不苟,说一不二。”

在温州,新娘入洞房后要把凤冠架在米斗(升)上,这叫“升冠”。冠、官同音,隐含将来生的儿子升官之意。

(7)六证

新媳妇进洞房前,须拜“六证”,旧时亦称“六德”,由六件物品来体现(图11)。六物是:剪刀、镜子、尺子、秤杆、算盘、米斗。这六样物品提醒新媳妇到婆家必须做好的六件事:剪刀—操剪制衣、缝补刺绣解决家庭的穿戴事宜;镜子—每天要梳妆打扮,把自己收拾干净利落;尺子—“男耕女织”社会中完成织布定量,每日用尺子丈量当天织的布匹;称杆—新媳妇心中要有一杆秤,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让全家称心如意;算盘—过日子会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米斗—在有限的屯粮中做好一日三餐,每天斗内有米,细水长流。拜完六证铭记妇德,保障家庭和睦,万事兴旺。

3、合婚礼俗

这是婚仪礼俗的第三时段,是夫妻双双牵手入洞房时的礼俗。

(1)牵巾

该习俗在《东京梦华录》中便有记载,可知宋时便很流行。婚礼中的牵巾之俗是依据“千里姻缘一线牵”产生的。男方出绿绸缎,女方出红绸缎。红绿绸的端头绾成一个红绿相间的球状同心结。新郎持红绸一端,新娘持绿绸一端。两人相向而行牵入洞房,称之为 “红绿牵巾”。双色同心结表示新夫妇已结成二位一体,象征新婚夫妇相互交心,同心同力。

(2)挑巾

这是入洞房后男子掀女子盖头的礼仪。男女两人从未见面,在洞房要见“庐山真面目”了。古礼规定新郎不能用手掀开,则各地挑盖头的工具各有千秋。有用吃饭筷子的(期望快生孩子),有用量衣尺子的(要有分寸和尺度),有用织布机杼的(希望手脚勤快),但最多的是用秤杆。秦以前,一斤为13两。含义是七星北斗定向,南斗六星定阴阳。7与6合为13,故以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秤杆又增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为一斤。一杆称能集众星,既能定向又能辨阴阳,特别是福、禄、寿三星于一秤,当然使婚礼大吉大利了。这里面更有“称”心如意、斤两不差的吉言。

(3)拜婚神

中国婚神称之为“和合二仙”。人们将他们视为夫妻和合之神,因此,掀开盖头后第一眼要看到的是婚神,立即合十膜拜和合二仙,祈求夫妻情感笃厚,和谐好合。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中掌管婚姻的喜神。唐宋时为一神,即万回和尚;在明末清初,和合之神由一神分化为两神,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封拾得为“合圣”,“和”指夫妇的和谐,“合”指夫妇的合好。因其遵从了《周礼》的“使媒求好,和合二姓”的“和谐合好”之意,遂被奉为婚姻之神。

位于苏州的寒山寺供奉的就是“和合二仙”拾得与寒山。二仙形象是“拾得”手持荷花代表“和”,“寒山”捧着盒子代表 “合”。“和合”用实物谐音表达即(荷)为“和”、(盒)为“合”。

(4)合卺

古代婚礼新人用一剖为二的合卺杯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合卺文化”强调夫妻实为一体,不分你我,相敬如宾。故合卺也是家庭和谐的原点。

合卺礼是由新郎新娘用合卺杯先各饮一半,然后互换合卺杯,并一齐饮尽。饮讫,掷卺於地,一仰一合,好似天覆地载。男俯女仰,更是阴阳和谐,大吉大利。

(5)压箱底

顾名思义是压在箱底不让别人看见的物品,所以这是婚礼最后一个仪式。只有洞房中剩下新婚夫妇两人时才可开箱观赏。实际上这是娘家给新婚夫妇第一次“性教育”的活教材。使新婚夫妇看到性教育的启蒙之物而略通男女之道。为早生贵子打下基础。

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禁锢,到了明末,男女秘戏类物品才在社会上流行。到了清朝,“压箱底”才成为入洞房后的一个重头戏。压箱底因属男女秘戏的内容,不仅要压在箱底,还要伪装一下。仅局限在夫妻之间,不能让其他人轻易见到。“压箱底”大致分三类:

①秘戏睡鞋—由于睡鞋是较为隐私的个人物品,所以“秘戏睡鞋”中的秘戏鞋垫(图12)成为清代婚礼中“性教育”的第一课。

②秘戏画册—清代画师中有专门绘画或木版印刷秘戏画的工匠,他们称此种秘戏画为“嫁妆画”。画风要求做到“丽而不淫”、“寄兴高远”。

③秘戏婚瓷—在清代的婚瓷中,有一种专门为压箱底做的秘戏瓷,一类是平面瓷画,另一类是立体瓷塑,但都要求“含而不露”、“盖而不彰”。

结语

在中华主流文化的沉淀和流变下,婚俗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水乳交融,使中华婚俗文化保障了传统婚姻“家和万事兴”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婚俗文化中重德、和谐、趋福、求子等良好愿望,以及男女双方“同尊卑、共甘苦”的心理追求。《合卺之礼》的缔约之礼、女红嫁妆、婚仪礼俗三个板块正是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婚俗文化的真谛。古老的合卺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明符号,具有普世价值,传承与借鉴历久弥新的“合卺”思想文化遗产更具价值与意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婚俗文化的研究价值意义所在。

钟漫天 中国服装集团 高级工艺美术师

He Jin Ritual:Chinese Wedding Customs Culture

Zhong Mantian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wedding customs is long and slow process. He Jin ritual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human physiological instinct and etiquette civilization. Therefore, He Jin ritual is the symbol of wedding in ancient people’s life. He Jin ritual includes contract ritual, embroidery dowry and wedding ritual and customs, which embodies ancient people’s original philosophy and imitated witchcraft concept. The essence of He Jin ritual is the original point of China’s etiquette culture and harmonious culture, which has reference and universal value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He jin ritual; Wedding Customs Culture; He He; Contract ritual; Embroidery dowry; Wedding ritual and customs

J021

A

1674-7518 (2017) 02-0027-09

猜你喜欢
女红新娘
文化传承视域下师范院校女红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为例
《绣枕》中的女红解读
解析纪录片《中国女红》中的文化原型
新娘与父亲
时尚嫁衣,新娘们过来看
新娘,你很帅
幸福的“围头新娘”
结婚季 新娘美甲推荐
红楼女红
《十二美人图》中的真实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