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威
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杨 威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于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的 62例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率分别为6.5%与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营养支持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明显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尘肺;呼吸衰竭;营养支持;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
尘肺病主要是由于某些生产型粉尘物质引起[1],当人体吸入某些粉尘物质后,将会在肺内残留,并形成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容易引发紧张、焦虑等多种不良情绪。相关研究指出,尘肺病占职业病比例较大,同时还会合并呼吸衰竭等不良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巨大身心痛苦[2-3]。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能够配合完成本研究;均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排除标准:焦躁不安;处于休克状态,pH值在7.15以下;伴心律失常、血压进行性下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酸碱失衡、消化道出血;气道易出现大量分泌物且难以排除;上呼吸道损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1~68岁,平均(46±3)岁;试验组患者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20~67岁,平均(44±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方案:静脉注射脂肪乳250 ml与复方氨基酸250 ml,1次/d,同时帮助患者静脉提供热量,595 kcal/d。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无创呼吸机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要需明确患者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利于明确相应潮气量;吸气压可设置为6 cmH2O(1 cmH2O=0.098 kPa),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上调。吸气压应为 7~15 cmH2O,呼气压为3~4 cmH2O,吸气时间应控制在0.8~1.1 s,通气模式可选择S/T与压力支持通气+呼吸末正压,呼吸频率应在每分钟25次以上;动脉血气:PaO2应在55 mmHg以上,PaCO2应在45 mmHg以上,pH应在7.30以下,氧和指数应在250以下,且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保持相对稳定,意识清醒,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PaO2与PaCO2水平、有创机械通气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有效: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有所改善,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无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无改善,住院时间不变或延长[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PaO2与PaCO2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aO2与PaCO2水平比较(mmHg±s)
表2 两组患者PaO2与PaCO2水平比较(mmHg±s)
组别 例数 PaO2 PaCO2常规组 31 58±12 16.8±2.5试验组 31 68±13 11.6±2.4 t值 3.2328 8.2862 P值 0.0020 0.0000
2.3 有创机械通气率比较试验组31例患者中2例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率为6.5%,常规组31例患者中9例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率为 29.0%(9/31),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3,P=0.0200)。
尘肺属于系统性疾病[5],当病程延长时,将进一步加剧患者病情,使其呼吸功能受损,引发多种并发症,较为普遍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营养不良等,且两种并发症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目前我国现存的尘肺与可疑尘肺人数总共达100万人次,且该类疾病的发病率还在继续上升,依据2010年卫生部门公布的职业病发生率可知,尘肺疾病新增患者占所有新发职业疾病患者总数的87.4%[6],其中尘肺疾病的新增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十分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有关研究指出,尘肺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为营养不良、呼吸衰竭等,且每年由于并发呼吸衰竭导致病死的患者占33.3%以上[7]。因此,临床需对该类疾病加强全面诊断与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以往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患者单纯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但并未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以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为代表的通过面罩、鼻罩等与患者相连接的无创正压通气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病情好转率,延长患者寿命,提升其生命质量等。
由于该类疾病患者在气道阻塞期间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明显提高了患者体内损耗能量,易出现慢性缺氧、体循环淤血等不良情况;另外,在药物刺激下,可导致患者体内胃肠消化系统营养吸收功能受损,机体营养无法合理吸收,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因此,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避免出现感染现象。
在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患者呼吸肌负荷明显降低,利于呼吸肌休息,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状态,同时还能够扩张支气管,有效保留其自身防御功能,不会对吞咽、禁食、说话等功能造成影响;另外还可使气道黏膜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呼气相帮助患者提供呼气末正压,可防止小气道出现闭陷现象,有效提高功能残气量,从而明显改善肺顺应性,缓解肺间质水肿现象,进一步改善氧合效用[8]。
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应同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应解释工作,以缓解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选择相应型号面罩,并将面罩妥善固定,以防出现漏气情况,指导患者吸气频率尽量与机器送气同步进行,无需进行张口呼吸,并在患者需要饮水、咳嗽等情况下将面罩取下,嘱咐患者可间断休息[9]。③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有效咳痰,鼓励其进行有效咳嗽,同时在必要时给予其雾化治疗,保持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④调整好呼吸机工作参数,在患者逐渐适应后将工作参数适当增加至治疗时对应参数,直至患者呼吸平稳。若需要增加呼气相正压水平,则需同步增加吸气压力,保持潮气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同时要求保持适当吸氧浓度,不宜太高,氧饱和度超过90%或者PaO2水平与患者稳定期水平相接近即可[10]。⑤无创正压通气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胀气、面罩压迫、误吸、口咽干燥、漏气、鼻皮肤损伤、排痰障碍、食管反流等,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监测。⑥初始治疗阶段应尽可能延长通气时间,待患者病情获得较为明显改善且动脉血气基本恢复至稳定期水平后可将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逐渐缩短,使通气压力降低[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有创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对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营养支持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明显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李琦,曾金洁,杜建民,等.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并呼吸衰竭 120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4):293-295.
[2]张桂玲.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 16(12):51.
[3]吴翠芬.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6):34-36.
[4]高明杰,高明静.无创正压通气在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应用和护理体会[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5):407-408.
[5]王金祥,张虹霞,胥振阳,等.无创正压通气对不同基础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 3526-3529.
[6]王永召,张欣,孙红艳,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162.
[7]刘晶云.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5):142-143.
[8]方文华,王录恩,吕海超,等.无创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首都医药,2013,20(4):45-47.
[9]刘丽.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煤工尘肺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异常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5):751-752.
[10]万耘,林国娟.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 2015:1-2.
[11]何春来,梁建业,袁媛,等.无创正压通气联用纳络酮治疗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5): 1279-1280.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2.048
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辽宁鞍山 1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