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青
摘 要: 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精神、审美、习俗等多面的结晶,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与载体,具有无限潜在的功能与教育价值。在今天文化多元化观已逐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共识,我们应大力推广与传播民族音乐。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民族情感的最佳阶段,通过灌输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意识,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真正后继有人。
关键词:基础教育;民族音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217-01
一、前言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积累,就像一株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更像长江黄河一般,始于涓涓,一路奔流,浩浩荡荡,融汇无数支脉,终成壮阔的洪流。①无论是原始时代的古乐舞,上古时代的宫廷舞乐,中古时代的歌舞伎乐,还是近古时代的曲艺、戏剧,都各显风华,形成独特而深厚的艺术传统,其中尤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突出。仅以戏曲为例,大大小小的剧种就达三百多个,每一剧种又包含诸多流派;各民族、各地区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声腔、音韵、伴奏乐器和表演内容等。其他的民族乐器、器乐、曲艺、曲种、民歌、民舞等,也同样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些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民族传统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能把它们实施于国民的基础音乐教育之中,则很容易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无疑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就非常注重民族传统音乐在基础教育中的引入,他认为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传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在教育体系,因而坚持中小学音乐教育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之上。柯达伊在本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实践证明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可行性及成功性,不仅充分弘扬了匈牙利的传统音乐,更增强了匈牙利民族的凝聚力,并使得匈牙利的民族音乐赢得了世界音乐文化重要的一极,令人瞩目。不仅是柯达伊,巴托克、奥尔夫等人也都同样十分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主体地位,极大推动了本国民族音乐及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意识深入人心。
我国的学校教育贯穿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各个教育层次对音乐教育的内容、要求、目的、意义都不尽相同,青少年是成长的最重要时期,在人格的塑造、心理的成形、道德的培养以及观念的构建方面都相当关键,影响深远。所以,中小学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正是培养每一位国人从小学习并掌握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培养民族音乐文化情感的重要时期。国家曾多次提出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要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母语”,②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要做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③
二、基础音乐教育中突出民族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蕴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它的潜在功能及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突出民族主体性还有其它的重要意义:
1.帮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了解民族传统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渊源历史、丰富积累与深厚内涵形成正确认识。
2.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都倾注了浓厚情感和鲜明思想意向,是我们民族历史中思想与艺术的积淀,是人民和祖国情感的纽带,当学生理解了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与深刻内涵之后,便自然地激起内心的民族文化优越感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陶冶学生情操。我国的民族音乐大都源于民间生活,内容多是描写自然风光、山水景色,寓情于景,或表現社会现象,或闲情逸致,或抒发个人感怀,或倾诉内心思绪。这些作品真挚、优美、动听,易引起共鸣,使人身心愉快,在性情上得到陶冶,情操上得到感化。四,有利于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正确认识民族音乐后,便越发热爱民族音乐,也更愿意主动地去学习,亲身地实践于创作,做民族音乐的真正接班人,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二、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实现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最有效地结合的建议
对如何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实现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最有效地结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音乐文化多元观
首先,观念上必须树立音乐文化多元观,意识到音乐不同于经济,不存在先进与落后、原始与科学之分,各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固有性,与其所处的自然、人文、审美、历史等因素相关,具有各自的发展特征、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它们在文化上都是平等的,共同组成人类历史上灿烂的音乐文化园。所以我们不能把西方某一特定时期的音乐视为高于一切的唯一真理,而用于审视、评判其它各民族音乐,不能用某一优秀的音乐文化去否定另一些同样也是优秀的文化。同时我们对音乐教育中的“本位与多元”要有清晰的定位,认识到虽然当前主导我国音乐教育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是在西方成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欧洲乃至全球树立了教育体系模式先范,也培育出了无数的音乐家、表演家、作曲家和教育家,巨大地推动了全球的音乐文化发展,它随着上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入到我国,给我们带来了欧洲曲调、简谱、线谱、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并使音乐课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广泛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塑造民族音乐文化价值观,完善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提高民族音乐教育的主体地位才是我们教育的重点。
(二)积极编写适于各地教育的本土音乐教育教材
积极编写适于各地教育的本土音乐教育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民族音乐系统、规范化编排。把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可以用一些简练、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乐曲配上伴奏,或改编为合唱曲、器乐曲,或编排成有情景描绘、有故事情节的儿童歌舞剧等适宜于中小学生表演或欣赏的音乐形式,也可以增加孩子们熟悉的、与民风民俗相结合的乡土音乐,还可以在音乐知识中着重介绍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在视唱中贯穿各地较流传的曲调以及悠美的唱腔等,选材要多样、有趣、形象、生动。
(三)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丰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
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丰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只有教师自己满怀炽热的民族情感,才能去点燃学生的民族情感之火,教师不能对民族传统抱有成见,应积极努力地肯定民族音乐文化。在培养音乐教师方面,应充分贯输良好的民族音乐理念、民族音乐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使之掌握一定的民族音乐表演、演唱与演奏、组织和训练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进取,努力探索民族音乐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将理论、知识、演唱、演奏等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课外相结合,提高音乐情感和课程中的审美,真正把学生吸引到音乐课堂中来。
(四)广泛开展民族音乐课余兴趣活动
教师应安排学生了解、参与家乡的民间风俗,收集、学习地方的民间歌曲、乐曲、歌舞,通过音乐汇报会、联欢会的形式将学习过的歌、舞、乐进行表演,并组织、鼓励学生参加民乐队、合唱队、歌舞队,掀起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表演的热潮。这样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让学生普遍接受民族音乐教育,使之从感性上增加对民族传统优秀音乐的认识,并调动其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增强对民族音乐传承方式、演奏方式、表演意境的理解和继承。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与宣传栏开设民族音乐专题,介绍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知识和一些轶闻趣事,形成浓厚的学习民族音乐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利用传媒扩大民族传统音乐宣传
可以说,流行音乐的蔓行与深入主要就是依托了现代传媒的力推和传播,既然传媒对人们的影响如此巨大,我们也完全可以运用来为民族音乐的宣传和传播服务。通过借助广播、电视、电影、视频、网络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把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新作品进行推广,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由于在人民群众当中久经考验,本已很受欢迎,所以对它几乎可以原样推介,一些因生存环境受到挑战,或自身发展落后而趋于衰亡的民族音乐,则可以提取它们的艺术成就利用于新的音乐形式当中。而借助于现代音乐的流行,我们在创作中也可以通过流行音乐民族化,如民族音调旋律运用、民族乐器伴奏配器、演唱风格民族韵等,使流行音乐更多体现民族神韵与民族精髓,这样多管齐下,给民族音乐的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
民族传统音乐是我们民族历史、思想、文化、审美、习俗的综合结晶,凝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在悠久的社会发展岁月中,我们伟大的民族创造出了浩翰辉煌的音乐文化,积累了光辉灿烂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文化多元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共识,我们应大力挖掘、整理、研究,积极承继、推广、传播民族音乐,既要坚定地把音乐文化的发展建立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上,又要在此基础上吸收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创造,使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充足地发展、扬新,享有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民族情感的最佳阶段,通过给学生灌输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唤醒学生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传承意识与发展意识,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真正后继有人。传承、弘扬民族音乐,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任重道远。
基金项目:本文属广东省2016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浮南江流域传统民俗歌舞音乐考察与研究》(编号:GD16DL07)系列成果。
注释:
①黄祥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②王耀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樂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96(01).
③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