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重要历史积淀,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应当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还要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将民族音乐根植于高校教育体系,着力通过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达到增强学生认同感、归属感效果,更好促进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 文化传承 教育价值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31
不同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这些民族音乐资源对传承民族文化、发挥音乐社会服务功能有重要的价值。新时代还要将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民族音乐的教育方式,拓展民族音乐教育载体,在一系列趣味性的实践中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
一、高校音乐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1.民族音乐教育重视不足
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具有启发心智、教育引导、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音乐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多来自民间音乐,资源丰富,需要广泛采撷。当代大学对民族音乐教育重视不足,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不充分,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有限,教学形式单一,民族音乐教育有时让位于其他教学活动。首先,民族音乐教育更多局限在具体作品上,没能基于教育形式创新传播其文化内涵,不能把传统文化与音乐作品充分的结合起来。其次,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践性不足,教学素材供给不充分,教材开发不到位,缺少实践化的教学方案,不具备丰富的微课、慕课教学资源,没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式的拓展、创新与优化不足。
2.多元音乐文化冲击较大
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快速普及发展,高校已经成为民族音乐教育主阵地。音乐教师承担着传递传统文化,进行思想理念引导,以及实现多元文化渗透的作用。但是,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更热衷于研究西方音乐和日韩音乐,音乐教育也主要以讲授西方音乐内容为主,部分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让位于西方音乐教学,使得民族音乐教育所占比例被不断压缩。尤其在某些功利化、娱乐化、世俗化倾向的影响下,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日渐缩小,使得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陷入困境。加上民族音乐文化与社会文化联系不紧密,高校缺乏有效的民族音乐教学形式,不利于推动民族音乐的长远发展,未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关注民族音乐。
3.民族音乐文化人才缺失
目前高校还存在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人才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优质的民族音乐教育人才,导致民族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不足,民族音乐教育未能与传统文化深入衔接,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性、探究性与实践性不足。首先,我国目前还缺乏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工作方案,缺乏有效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大量从事民族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不愿意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其次,学习民族音乐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文化底蕴,文化根基不足,不具备探究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第三,民族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大,人才建设的成本较高,现有从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人员更热衷于民族音乐挖掘工作,未能大力投入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实践。
二、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推动民族音乐创新发展
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力普及民族音乐文化,完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实现民族音乐教育的形式创新,可以更好地展示民族音乐文化魅力,吸引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注意力,促进民族音乐在新时代进行不断创新。将传统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当中,进一步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力,而且助推大学生积极开展民族音乐的创新实践活动。而且,高校是一个文化开放的环境,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助于民族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进行碰撞,可以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加深不同音乐之间理解,促进不同音乐文化的借鉴融合,这样有助于在保留民族音乐精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一步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意味着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这有助于挖掘民族音乐素材,起到弘扬宣传地方民族音乐的效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民族音乐教育发展
高校是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工作,有助于形成一个产学研的综合型机制。一方面,促进不同民族音乐文化被广泛整合,对不同地域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广泛收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族音乐的理论内涵,实现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形式的融合,更好的创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而催生新的民族音乐创作,推动民族音乐升级提质。民族音乐教育继续和传播传统文化有助于反思民族音乐发展现实,找出优化民族音乐传承的方式,促进民族音乐创编活动的蓬勃开展,从而赋予民族音乐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3.有助于传播民族音乐文化
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随着时间不断向前推移,仅仅依靠口耳相传是不足以保证民族音乐繁荣和发展壮大的,还要把民族音乐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民族音乐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民族传统音乐来源于生活,民族音乐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民族音乐的组织形式松散,在传播过程中影响力不足。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能够对传统民族音乐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形式进行改革,能够促进民族音乐在社会环境中广泛传播,能够进一步扩大宣传民族音乐的渠道,依托现代文化传播载体提高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其次,高校的教育渠道多样,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意味着组织开展丰富的民族音乐創编实践,提升了民族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增大了民族音乐传承体系。
三、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1.开展民族音乐主题活动
为了深化提升民族音乐的影响力,积极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实践,还要从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各类民族音乐的兴趣,把民族音乐理论与民族音乐教育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首先,分门别类地设置民族音乐课程,把民族音乐发展史、民族音乐概论与民族器乐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胡、笛、笙、琴等民族器乐的教学活动。其次,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还要进行名家作品的学习赏析活动,进一步把《长恨歌》《春江花月夜》《昭君和番》等与民族音乐进行融合,以经典民族音乐作品进行音乐人才培养,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的积极发展。第三,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交叉型课程边缘课程,加强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教学,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方音乐的差异,达到提升民族音乐教育质量的效果。
2.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内容
民族音乐教学的关键在于展示其中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把文化渗透到音乐现象当中。高校应当激发学生的音乐分析意识。首先,把民族音乐与地域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分析民族音乐产生的地域与文化背景,鼓励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作品渗透的情感意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共鸣。其次,民族音乐教育还要实现文化与形式的统一,广泛汲取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展开相关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体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素材的挖掘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在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汲取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3.优化民族音乐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质量,还要优化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活动。首先,做到民族音乐教学定位准确,做到学情研究,合理拟定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合理的安排采风活动,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及时进行资料整理,通过分汇总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各民族音乐形态。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本土音乐融入音乐教学当中,例如鼓励学生围绕着民歌、民谣、地方器乐表演等进行音乐创作,从而加强学生将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区别开来,深刻的理解民族音乐在形象塑造、音乐叙事、器乐方面特点,提高民族音乐传播质量。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肩负传承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使命,积极促进音乐教育理论与民族音乐进行充分融合,鼓励学生投入到民族音乐学习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中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民族音乐更好的发挥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静《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市场》2012年第11期。
[2] 张美《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与建议》,《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21期。
[3] 刘国峰《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策略》,《中国报业》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