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乐在其中

2020-12-14 08:46:52闫雪凡
关键词:歌谣古诗词诗词

闫雪凡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而音乐则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从形式上来看,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但是,古诗词中自带一种韵律,如果给古诗词配上适宜的曲谱,那就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本文以实际的教学角度出来,以古诗词和小学音乐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充分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韵律以及古诗词的历史,阐述古诗词与小学音乐融合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古诗词 小学音乐 有效融合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30

中国的古诗词可以分为诗和词两种。从历史角度来讲,诗歌最早流传于民间,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一种自娱自乐的表现,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思想感情,经过逐渐的演变,成为民间的一种歌谣,代代相传。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对小学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将小学音乐与古诗词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完成音乐教学内容,还能有效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加深古诗词的印象和理解,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古诗词与音乐的历史渊源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诗词与音乐有机地集合在了一起,并广为流传。比如《诗经》中的《关雎》就是典型的代表,《关雎》是一首流行于民间的歌谣,主要表现青年男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之情。不仅如此,《诗经》中还收录了很多民间歌谣,每一首都在民间广为传诵。民间歌谣的形式非常灵活,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民间歌谣的广为传诵也为古诗词与音乐的融入提供了基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诗经》中的内容,如果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诗经》为切入口的话,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民间歌谣的另外一个巅峰就是乐府,在这一阶段,音乐与诗词的融合就已经十分普遍了,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传世的作品,比如《敕勒歌》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这是反映游牧民族的一首歌谣,描绘游牧民族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流传千年,并成为一代经典。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敕勒歌》为例,为学生进行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与音乐融合的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宋朝时期,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一个巅峰,在宋代创作的每一首词中,几乎都能够与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入,并成为一种歌曲。宋词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没有唐诗那种规范性和韵律,词句长短不一,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与音乐融合得十分紧密,有效地促进了诗词与歌曲的融合。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鲜明的体系,一个为“婉约派”,一个为“豪放派”,两者有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宋代历史造成的,因为宋代文学十分昌盛,但是军事力量却不尽如人意,屡次遭到了外敌的入侵,豪放派大多以爱国的主战派为主。而婉约派主要是以抒情的为主,但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都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真实生活,为宋词的传诵奠定了基础。

二、古诗词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意义

1.有效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

在小学生的意识中,古诗词是需要背诵的,是一种晦涩难懂的知识,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是无聊的,甚至是痛苦的。因此,很多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并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小学生就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的心理,这种情况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中国历史,将古诗词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古诗词配上适合的音乐,将古诗词转变为一种歌谣,这样就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古诗词,爱上音乐,进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符合新课标要求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素质和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音乐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基于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韵律与美感,还能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符合新教改的要求,也能够有效向小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

三、怎样实现古诗词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融合

1.多听多赏多体会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音乐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进而感受到音乐所创设的意境,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古诗词歌曲,通过音乐和古诗词的融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诗词中的情境,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古诗《咏柳》时,学生在理解和记忆古诗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咏柳》配上一些适合的音乐,将古诗词与音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再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在音乐和视频的作用下,学生能够看到春风吹过柳树,柳树随风摆动的场景,讓学生在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帮助下,充分理解诗词中的情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在学生休息时候,为学生播放一些古诗词与音乐结合的作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2.多学多唱多创新

学习是学生的主题,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演唱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演唱的方式来体会音乐的魅力,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演唱的方式来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敕勒歌》这首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为《敕勒歌》配上适合的音乐,引导学生将《敕勒歌》唱出来,在演唱的过程中去感受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在自由自在地奔跑,让学生将自己假想成为牧民,让学生体会一下自己的心情。以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音乐文化,有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真正地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3.多选多配多注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根据音乐教材大纲要求,合理地选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也可以选择一下课外的古诗词。将这些古诗词完整地配乐,既能够展现出古诗词中的韵律之美,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古诗词的选择上,教师要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好理解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枫桥夜泊》这首古诗,并为这首古诗配以《琵琶行》这首乐曲,让学生在悠扬的琵琶演奏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含义,这样一来,将音乐与古诗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和古诗词的理解当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创新地将古诗词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与文化,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底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鲁欢利《诗情画意,乐在其中——浅谈古诗词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融合》,《戏剧之家》2019年第4期。

[2] 付蓉《浅论艺术教学中的古诗吟唱》,《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52期。

[3] 周惠燕《古诗词吟唱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52期。

猜你喜欢
歌谣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幸福歌谣
心声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30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流行色(2020年6期)2020-07-31 03:28: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