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杰+李茜
摘要:内心听觉是指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的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形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本文就内心听觉对器乐学习的指导性作用、重要意义以及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器乐学习;内心听觉;培养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凭借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又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并欣赏音乐。
器乐的演奏是为了他人的欣赏,而器乐的学习训练则是为了更好的演奏。一名演奏者演奏的好与坏,水平高与低,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因此要想学好器乐,就要对器乐的声音有着敏锐的听觉,使内心有着明确的追求。所以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是学好器乐的基础。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其特征
内心听觉是指在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音乐的形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它并不是只有专业的音乐家所独有的能力,而是一般人共有的一种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
内心听觉分为旋律性与和声性两种。旋律性内心听觉是一种旋律想象认识能力;和声性内心听觉是一种多声部的,和声与复调音乐作品的想象认识能力。
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能力,是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内心听觉不同于一般音乐听觉,人们常说的音乐听觉多强调外部听觉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是依赖于某种实际音响而产生的听觉意象。而内心听觉则是以此为基础,更加强调声音在心理上的自如运用,它是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内心听觉是凭借记忆力和思维直接在意识里的想象,近似于某种实在的音乐声音的音乐现象,它可以不借助实在的声音,不受外在声音的影响,而产生的音乐音像。
二、你内心听觉的训练方法
在器乐的演奏过程中,训练音乐的活动中的内心听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中的内心听觉能够引导我们正确的诠释音乐,当我们看到音符时,不借助器乐的声音也不鸣唱,在内心想象旋律的走向与音符的高低,长度,这就是内心听觉。如果说外部听觉能够使得器乐曲演奏的更为准确、严谨,那么内心听觉便能够使得乐曲更富美感,更注重音色。而在我们的器乐训练中,常常遇到一些技巧性的问题,这是大多数人就会“单纯地”训练手指指法技能,一遍一遍的增加手指记忆,像这样机械性的练习并没有让大脑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想象活动。而演奏者内心听觉中的形象是一种重新塑造的新形象,而不是对某一种声音现象进行简单的复制,内心听觉强调在训练中对音的表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依靠音乐听觉感知来把握判断演奏声音的效果。所以说,要在器乐演奏的训练过程中,加入内心听觉的想象,从心里知道自己练习的旋律是怎样的并感受作品的艺术构思。因而内心听觉对器乐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指法、气息是器乐训练中的躯体,那么内心听觉便是器乐训练中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如何把内心听觉融入到器乐训练当中,又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心听觉水平便成了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呢?我觉得应该分为以下个阶段:
第一阶段:默唱
我认为,能够准确地、内在地想象出乐曲(默唱)并能默默地读谱,才是内心听觉高度发达表现。对早已听过的旋律进行内心默唱,应与音乐理解和记忆的培养训练,同时进行。在确信学生已正确地理解之后,就应凭记忆来唱旋律。开始是大声唱,然后是低声唱,最后完全是小声唱,再以后就是闭上口唱,然后是内心默唱,可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在培养内心默唱时,出声地打着拍子是活跃音乐记忆,集中学生听觉注意力的一种因素。在内心默唱熟悉的乐曲技能时,首先选择节奏慢的,而后再选择节奏快的易于上口的旋律。
第二阶段:记忆力
记忆力的内容是已有的外部音乐现象的综合反映,取决于已有的音乐经验的多寡和性质,也取决于某人对该乐曲所采取的态度。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乐谱开始记忆。同时要注重音的长短、节奏型、强弱层次等。然后使用乐器演奏曲目,并且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加以改正。或是几名同学一组相互演奏相同的曲目然后互相纠正,来强化自身对于乐谱的记忆力。
第三阶段:听觉预感
听觉预感就是在唱(奏)前一个音符时,在不借助乐器,而凭借乐谱就能预先在内心提出下面不熟悉的旋律中的每个音的音高和音值的一种听觉能力。迈卡帕罗在其《音乐听觉》一书中说过,这种“听觉预感”能力是培养内心听觉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以加入这样的练习,教师奏出一段不完整的旋律,将其停留在节奏和调式方面均不稳定的一个瞬间,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适于曲调结束的音,并逐渐距离结尾远些,以便让学生选择结尾和完成旋律的发展。
第四阶段:内心听觉
此阶段为最终阶段,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此项练习,可让学生眼睛读着乐谱,内心想象其音响及音乐作品的内容,在记熟之后不看乐谱,使用器乐演奏。按乐谱纠正别人的演奏,注视着乐谱倾听,以便发现其中的错误:调式和音高方面、节奏方面、强弱方面以及各种记号方面的错误。当然,内心听觉的练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和器乐训练之中,而要延伸到课堂训练之外、生活之中。
总之,一个好的器乐演奏者的培养过程离不开内心听觉的培养,他们在注意实际音响和内心听觉的同时,应使内心的听觉形象达到精确的程度,即从这些内心的形象上可以感受到乐曲的整个深度。内心听觉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其中主要的还是记忆和想象,两者的结合也是上述听觉活动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创作想象的能力。
參考文献:
[1]普凯元.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2):9-11.
[2]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奥斯特洛夫斯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法[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