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松
【摘要】我国英语专业的教材发展的时间很短,但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用于核心课程“基础英语”的教材,会根据社会的需求编写教材。基础英语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讀、写、译能力。而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框架的建立,可以用于对基础英语教材“写作能力培养”的评估,为教材的改进提出意见,让其符合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英语写作 教材评估框架 基础英语
引言
近几年,我国英语教学不断完善,引入很多国外先进的理论,对国内英语教育有深远影响。对于教材如何使用,怎样判断教材的质量并进行评估,需要人们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英语写作教材的评估框架,并对教材中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标准框架的建构
以往对教材的评价具有主观性,由教师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直觉对教材进行评估,评价过于随意,这种方式被称为是随意性评价,这类评价因为缺少科学性,结过有失准确,对此,有关人员构建了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标准框架。
1.静态评估。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关人员得出英语教材的评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教材应用后是否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要求学习者完成那些教学任务,选择相应的教学任务,内容教学顺序的安排,是否需要使用辅助材料等。从这些内容中,要把编撰者的教育观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让其符合教育目标,这是因为,这类内容都可以从教材中体现出来,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获取,具有静态的特点,所以它被定义为静态评估。而真正想要了解一本教材,除了了解它具有的外语教学思想外,也要分析其包含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设计的对象。
2.动态评估。第二方面是,教材使用后是否可以培养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是否可以激发出学习兴趣,兴趣维持时间的长短,同时,教材是否符合学习者与教师。该部分关注的内容有两点,第一点是编者的教学理念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后,第二是否可以满足大学生与教育的需求,被称为动态评估。
通常情况下,动态评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教材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材可否教师教学的要求,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其中,从第一方面中,可以分析出教材是否有吸引力,难度的高低以及篇幅的长短,写作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而第二方面则是,教师备课时间是否减少,新旧知识能够融合在一起,会不会提供辅助材料以及课后练习题,从第三方面分析则是,该教材是否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教材内容的安排是否是由易到难,内容的整体安排是否周密,内容是否符学生写作考试的内容。
二、基础英语教材的评估
基础英语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水平。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英语”(综合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大一、大二学生英语的读写、听说、翻译等能力的重任。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尤其是写作能力、书面表达方面,语法掌握不足,写出的英文文章很少可以读通,有时甚至只是单词的堆叠。而虽然教师会使用写作教材教学,但它并未起真正的作用。
根据静态评估给出的结果是,教材虽然体现了编者真正的想法,安排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其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即脱离了原有的教学目标,内容很少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学生不易理解教学内容,导致写作教学效果较差。而动态评估则是,日常教学中虽然可以贯彻编者的教育思想,但这一教育思想并不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而即便会激发出兴趣,也不会维持很长的时间,学生从这类教材中,无法从中得到知识,且教师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备课,但其内容却符合学生考试的内容。
对于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的分析,可以得出,有关人员需要根据当下基础英语教材应用的现状,优化教材的编写,让其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首先,有关人员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的整体布局,加入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其从不同角度分析,从教材中得到知识,掌握正确的语法,积累词汇,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其次,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对此,基础英语教材的编写需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教师的的教学特点,同时,放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产生学习动机。
最后,调整教材的难易度,由易到难的展开英语写作教学,即使教学具有可理解性,只有理解教学内容,才会掌握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同时,写作内容有趣又相关,优化对语言的学习,让自己输出的语言更加有趣,之间有相关性。此外,还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只有有足够的输入,比如语言结构、课后习题等,才会让学习者得到更多的写作知识,从写作知识着手,有大量的写作练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先分析了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标准框架的建构,得到两个评估标准,分别是静态评估、动态评估,这两种评估方式可以评价一个教材质量的优劣。而其在基础英语教材中“写作能力培养”的应用与分析,则是指出了教材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又以此为基础,给出了基础英语教材的完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军红,于波.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写作教材的评估标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