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摘 要:近年来,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群体体质条件在不断下滑,肥胖率超标、视力不良率更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尤其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在内的社会人群切实提高对其基本体质健康的关注,并协同发力、共担责任,切实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015-02
对于当前学生来说,其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整体素质塑造潜力较大。但是由于其并不具备较为完整的社会行为能力,对社会人群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其身体健康的有效促进有赖于其所依附的社会关系。该文通过对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轮驱动中的问题、问题成因等研究,以期找到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轮驱动过程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体质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多重理论和实践研究表示,健康主要指的是个人在身心以及社会上所获得的完满。在该文中,体质健康主要侧重的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即确定青少年是否患有疾病,免疫系统是否符合正常身体水平、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日常身高体重是否达到基本水平、体格是否健全等,属于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在身体方面的综合称谓。
1.2 共同责任观点
共同责任是由爱普斯坦提出的针对某一事件的共事者需要共同承担责任的观点。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共同责任下的教育促进过程中,不同责任方需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并通过三方关系的有效建立,实现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干预、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援。
2 家庭、学校、社区三轮驱动现有问题研究
2.1 三方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目标不一
在当前的教育阶段,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是教育的实施者,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等责任,但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问题,三者的目标观念并不统一。从学校角度而言,虽然学校一直都提倡德、智、体、美、劳等多重教育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很多学校在进行教育考试评价中,会无端弱化“体育”教育的质量。很多学校甚至会为了某些文化课程的教学,挤压体育课的时间,体育教育更难落实。家庭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也大多停留在“身体健康即可”的状态。
2.2 缺乏有效的健康监测机制
在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情况都根据《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最新标准》来衡量,比如以学生的身高体重作为基本身体形态的测量指标,以女子800 m和男子1 500 m以及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来确定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肺活量和视力、心跳等测试则作为基本的身体机能测试标准。综合而言,学校本身的体检可以作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机制。而家庭和社区则没有明显的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家庭主要关注的学生是否健康在于了解其是否出现疾病状况以及某些家庭对于学生身高的监测,社区则并没有相应的健康检查机制。
2.3 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管理不完善
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管理都是分开进行的,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比如学校并不了解社区针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开展了哪些管理内容,也不了解家庭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管理有何种要求,因此无法对家庭和社区的学生教育提供合理建议。而家庭本身针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大部分依赖于学校的体检或者是参照网上的学生身体健康表格,管理内容大多集中于带学生到医院检查,利用陪同锻炼的方式进行,具有管理行为受家庭环境和氛围的限制较大;社区会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但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健康监测管理形式和体制都不完善。
3 家庭、学校、社区三轮驱动针对青少年体质影响策略
3.1 转变现有观念,提升重视程度
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三轮驱动中,学校本身需要转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思想,从学生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同时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教育能力的增强,将体育课程放到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同时及时将体育课程的评测结果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与学校和社区进行有效沟通。从社区角度来说,社区作为学生教育的最终实践环境,不仅是学生教育水平的监测群体,同时也是学生教育的促进群体。因此社区需要从自身现有条件出发,综合国家对于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学校和家庭进行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
3.2 完善干预机制,明确各方责任
在进行干预运行机制建立时,学校方面需要进行体育教育的改良,探索新型的體育教育方式,比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舞蹈改编教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也可以利用体育运动会的方式,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运动,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运动状态,同时提升学生的基本健康素质;课间活动中,也可以进行体育小知识的宣传,将体育教育穿插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改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固有认识。另外,家庭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需要发挥自身作用,由家长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由家长将学生锻炼的信息与学校和社区之间相互沟通,进一步明确如何更为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3 确定评价体系,有效合理测评
通常,体育课的评价标准都由学生最后的体育测试决定,日常的体育课并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教师以增强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进行的各项体育训练常识的教学都可以作为体育教育内容,由此导致教师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学生本身对体育教育的参与性也不高。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需要从现有的条件入手,引入体育教师教学绩效考核,每学期进行学生体能素质评测,以便检测教师教学成果。同时对健康问题及时跟家长和社区交流,鼓励家长参与到提高学生体质的活动中来,督促家长带动学生参与运动。社区本身可以进行优秀体育指导的评比,并以荣誉奖励的方式激发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总之,各方需要不断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为最终目的,推动体质健康教育的发展。
4 结语
学校、家庭和社区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体质体能的发展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综合当前学生体质下滑的状况来看,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需要相互督促,承担起保障责任,通过建立学生健康干预机制、学生体质健康评测机制、学生健康问题有效监测机制等,更好的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制定出有效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共同促进策略,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总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静.阳光体育推进会举行,打好体育基础迈向体育强国[N].中国体育报,2009-05-15(1).
[2] 朱浩.和谐教育与协同创新[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