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菊华 谢芳娟 许仙明
[摘 要] 在新课标的改革浪潮之下,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尤其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社会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对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电子信息技术的教育成为日渐瞩目的问题。
[关 键 词] 大学;电子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00-01
计算机作为承载着电子技术的主要工具,根据课程的需要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使用到,因此,素质教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一、电子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一)建设专业的教学队伍
要想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大学电子教学改革,一定要注重教师队伍的改革与建设。首先要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提升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质量,让整个教师队伍在构建结构上合理、专业与素质结合以及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教学战斗力;其次要加深整个教师队伍对素质教育的深层理解,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突破传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例如可以多开展一些教学沙龙和教研活动,或者请一些相关方面的教学专家开展相应的教学讲座;最后整个教师队伍要加强团队合作性,有效激发教师之间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让不同的专业教师之间进行智慧、思维和理念上的专业碰撞,互相促进和提升专业和知识素养,以确保整个教师队伍运行的有效性。
(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时代发展,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和创新。首先要依照实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并且需要考虑社会对电子专业的需求和使用,特别突出电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相应的创新素质教学内容,让学生详细了解创新能力,并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最后要适当扩充教材知识面,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专业知识,多增添一些电子专业的新时代内容,从静态知识和动态实践两方面出发。
(三)建立有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对其进行相应的实施和判断;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两方面的有效成果都能够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有效保障。首先,相应的激励和评价制度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为基础;其次,在具体实施方面,教学评估要增强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减少总结性评价;最后,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作为评价和激励的重要指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解决教学难题,而不仅仅是针对相关的数据和评价结论进行改革。所以,还要增加多方面的评价内容,例如学生创新意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及学生、教师和学习多角度结合进行的有效评价。
二、电子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述提出的各种问题,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这方面越来越关注。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都能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解决,只有两者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性,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但是在信息日新月异变化的时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还面临着一些巨大的难题。
1.教师方面:首先,过去专业教师在进行电子教学时,认为这是理科专业,只需要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就行,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组要结合整体教师的教学资源,共同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互相取长补短,弥补知识和思维上的漏洞,增强课程内容的内涵。其次,大多数高校教授都过于注重科研成果,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没有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授课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理论和实践两手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最后,一些课程内容极为广泛,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专业性的指导,这就需要多位教师进行组合教学,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2.学生方面:首先要培养对于电子专業的兴趣,加强专业素养和素质素养。对电子的学习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对于教师教的知识不要死记硬背,要应用在实际中,在实践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
3.师生双方:教师是学生的知识和人生引导者,所以教师要主动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学生也应该积极向教师进行求问学习。教师在课堂讲课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消除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烦躁感,增强学生对电子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近一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信息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元素,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求,从学生各方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波.素质教育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体验[J].潍坊学院学报,2005(4).
[2]刘世蕾.计算机教育中的人才素质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