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乾龙
【摘 要】新课改以来,历史材料题已经成为高考历史卷(全国卷)的主要题型,分值也占到了历史试卷的52%。命题的方式主要是提供新的历史材料,设定出新的情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材料解析;题型;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命题方式主要是提供新的历史材料,设定出新的情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结合点,也包括高校教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试题特性主要是体现了综合性、多领域;设问的形式主要有概括类、原因类、影响类、背景类、比较类、评价类等,设问形式多样而且灵活。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的困惑主要是不会正确阅读材料,抓不住材料的有效信息,不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所以掌握一些解答材料题的方法对解答历史材料题大有帮助。
本文就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几点建议,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1.抓住有效信息,突破答题瓶颈
做材料解析题时,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阅读材料,这样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就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其次,要学会紧抓材料的有效信息,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有效信息包括材料当中的时间、历史人物、地点、材料的出处、标点符号、提示语等,有效信息有时也是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语,解题时要学会捕捉材料的历史信息,并依据材料所设置的问题联系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理,再进行梳理和归类,做到紧扣问题、回答精准。
例: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此题要求: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拟论题,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本题考点:启蒙运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此题解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主要是: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及对英国式的代议制的反对等。在解题时首先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付诸实践,依据它的思想可以判断他也必然反对英国式的代议制,然后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等有关史实进行论述。论述时要语言严谨,史论结合,紧扣论题。
2. 緊抓问题“根据”,逐层回答问题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一个材料解析题一般设置两则材料,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或一件事而设计的。它们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上下材料之间,常起到一种相互补充、相互说明和解释的作用。在问题设计上,甚至材料的出处,都可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是:根据材料一或二概括材料所阐述的主张或措施;根据材料一或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或影响;根据材料一或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一问题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要紧抓问题“根据”,逐层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答案往往要在材料中进行梳理、概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答案则更多来源于对教材知识的整理和取舍,材料则更多是对答题范围和要求的界定。
例:2016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考查要求:一是要求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和英国实施济贫制度的相同目的和方式的异同;二是要求学生指出近代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
此题考点:社会救济制度。
此题解析:在解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时,由于此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在解答时要以材料二为基点,梳理教材中有关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如此可见,近代西方福利制度已发展为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并且得到法制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享受福利的人多,受惠也多。
总的来讲,历史材料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要学会从材料中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然后立足于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紧扣材料,解决问题,语言组织要规范,要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薛金星主编.《考试说明》全解,2017年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陈琦.《代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