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2017-07-07 13:17孙育良何本祥
河北中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正骨腰部电针

岑 毅 孙育良 何本祥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岑 毅 孙育良1何本祥1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2组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可以纠正患者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腰椎内外平衡,明显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显著。

关节疾病;按摩疗法;腰椎;正骨手法;针刺疗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中医称骨错缝、筋出槽,常发生于腰椎间关节和骶髂关节,是临床上腰痛的常见原因[1]。由于局部骨关节改变在影像学下的表现不明显,目前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采用临床表现和体征改变。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是气血不足、肝肾亏损、外邪入侵或外伤、劳累等,目前主要采用推拿、针灸、物理疗法、局部阻滞等治疗,但远期效果欠佳[2]。因此,如何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治疗此类疾病的重点[3-4]。2014-01—2016-06,我们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40例,并与常规电针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急诊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1~47岁,平均(32.15±7.00)岁;病程3~12 d,平均(6.87±1.22) d。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2~47岁,平均(32.13±8.14)岁;病程3~12 d,平均(6.53±1.43)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诊断标准,①有屈伸旋腰的扭伤史,或久坐、久蹲后突然站立后的损伤史;②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保持腰椎前屈位时可缓解疼痛,后伸时疼痛加重;③腰部肌肉痉挛,棘突旁小关节部位深压痛;④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感觉、肌力及神经反射正常;⑤X线摄片检查基本正常。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30~60岁;③病程<14 d。

1.2.3 排除标准 ①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疾病者;②合并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④不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电针治疗。患者俯卧位,取腰部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后溪、委中。对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1.5寸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针刺夹脊穴、肾俞、大肠俞,选用1.0寸针灸针针刺后溪、委中,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连接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II型,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70611号],通6 V直流电,调到连续波,留针20 min。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①放松手法:患者先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双手触摸脊柱两侧,应用掌揉、推拿等手法,使腰部肌肉放松,为后面的复位手法做准备。②复位手法:主要采用腰椎斜扳法,腰部肌肉放松,嘱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患侧大腿屈膝屈髋,患侧手臂需向后置于身后,健侧屈时向上放在枕头上,头部则转向患侧,医者在治疗时一只手向后方推患者患侧肩膀,另一只手臂向自己身体方向压臀部,两只手一前一后向相反方向用力,开始时轻轻摇动,当患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后,让患者放松身体,尤其是腰部[6],之后向相反方向同时用力推压,当听见“啪”的一声,复位成功,对侧按同样操作方式进行。③善后手法:复位完成后,在患者的腰部按摩3~5 min,患者腰部会有轻松感,此时可做腰部运动,效果好的患者甚至可以直接下床活动,可以轻松做弯腰动作,腰部可以正常活动,不再有疼痛感[7]。

1.3.3 疗程 2组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8](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价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VAS通常采用10 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标有“无痛(0)”和“剧痛(10)”,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②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9]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疼痛程度、痛对睡眠的影响)、单项功能(提物、坐、站立、行走)和个人综合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性生活、社会活动和郊游)三大领域10个条目的评定。每项都是0~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将10个条目的答案相应得分累加后,计算其占10个条目最高分合计(50分)的百分比,即为ODI,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

1.5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阳性体征全部消失,腰部及相关关节活动自如;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腰部较前能自如活动,阳性体征基本改善,对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不产生影响;有效:临床症状稍微减轻,腰部活动度较前改善,阳性体征稍微较前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无变化[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比较 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

2.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易复发,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10],是由于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使腰椎关节突关节轻微旋转、侧方移位后导致脊椎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功能受损并反射性引起肌肉痉挛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主要以腰部疼痛为主。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手法者,正骨之首务”,这里不仅提出骨错缝的原因,同时提出手法是治疗骨伤科四大方法之首[11]。中医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主要以活血行气、疏通经络为主[12],主要应用针灸、推拿、正骨手法等,通过解除嵌顿,使紊乱的关节突回位,从而解除患者疼痛[13]。

中医正骨手法是一种以中医为特色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本病的主要病因为腰椎关节功能紊乱及滑膜嵌顿,故治疗根本为及早解除腰椎后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本研究采用的正骨手法主要是腰椎斜扳法,此手法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整复错位、松解及解除粘连的功效。在施行正骨手法前,按照“整骨先整肌”的原则[14],依据“筋柔骨正”理论,先用揉按手法使腰部肌肉充分放松,马福彦[15]认为肌肉放松将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整复的原理是利用物理力学的杠杆原理,通过人为的腰椎扳动旋转,从而改变腰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距离,使后关节及关节囊因扭转牵拉而达到复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双侧进行可达更好的效果,治疗时需保证力度适当,不可鲁莽,该手法用力不集中、定位不准确,作用效果会因此受到影响。

本研究中2组均采用电针治疗,其中腰部局部取夹脊穴、肾俞、大肠俞,肾俞为肾之背俞穴,大肠俞为大肠之背俞穴,委中为膀胱下合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后溪是八脉交汇穴,与督脉连通,属手太阳小肠经。以上穴位配伍具有镇痛、解痉、活血、化瘀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电针治疗不仅能促使炎症水肿的消退,还可提高中枢性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及血中吗啡类物质的含量,电针连续波加强了中枢对痛刺激传入兴奋的抑制,提高痛阈,起到镇静止痛效果[16-17]。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ODI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手法效果明显。腰椎斜扳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作用。腰椎斜扳法利用力学的杠杆原理,通过使腰段脊柱发生扭转,改变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距离,使小关节囊受到牵拉,使错位的小关节或嵌顿的滑膜复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8]。

综上所述,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可以纠正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腰椎内外平衡,明显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显著。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无随访,无法为远期疗效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期待今后在研究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以便更好地将中医正骨手法应用于临床。

[1] 丘宏龙,陈海鹏,林桦楠,等.腰椎三维复位法配合侧隐窝注射香丹、黄芪注射液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0):16-19.

[2] 詹玉林,范家伦.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8):822-823.

[3] Beresford ZM, Kendall RW, Willick SE.Lumbar facet syndromes[J].Curr Sports Med Rep,2010,9(1):50-56.

[4] van Kleef M, Vanelderen P, Cohen SP, et al.12. Pain originating from the lumbar facet joints [J].Pain Pract,2010,10(5):459-46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6] 税建军.针刀结合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19(5):40-41.

[7] 王从安,师彬,孙国栋,等.脊柱小关节紊乱引起病症的治疗心得[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3):50-51.

[8] 刘洋,李明辉,梅红军.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56(4):251-253.

[9] 刘臻,邱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7):550-553.

[10] 殷刚,邱勇.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3):995-997.

[11] 唐慧,李国瑛.李国瑛浮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脊椎小关节紊乱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6):27-28.

[12] 赵继荣,谈东辉,李红专,等.杜仲腰痛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9):23-24.

[13] 何继勇.电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病12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10.

[14] 刘新友.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J].中医学报,2009,24(5):102-103.

[15] 马福彦.中药熏洗配合手法、微波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0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23.

[16] 易海连,苏春荀,李维瑜.电针治疗慢性下腰痛9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29-331.

[17] 金鑫,朱荣光.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30(5):53-54.

[18] 付知勤,贺浚洮,魏文坤,等.中医综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164例[J].四川中医,2012,30(5):97-98.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6.023

※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2BAK21BO1)

岑毅(1980—),男,主治医师,学士。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临床工作。

R274;R684.05

A

1002-2619(2017)06-0896-04

2017-02-17)

1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门诊部,四川 成都 610041

猜你喜欢
正骨腰部电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图说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