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流动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2017-07-06 04:48智亚卿杨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需求人文关怀中小学

智亚卿+杨伊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摘 要:中小學教师流动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大阻力。本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中小学教师流动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要保障教师基本需求;二要加强对教师的校长关怀;三要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四要保障教师的发展晋升道路畅通。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流动 人文关怀 需求

教育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公平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健康成长的必要准则。当前教育公平不尽如人意,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困难便是其原因之一,阻碍教师合理流动,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虽难辞其咎,农村中小学的非人性化管理却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文关怀在教师流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作为人的合理需求及生活质量的关心,对教师的尊严的维护及其社会地位的肯定,对教师自我发展的鼓励与支持,对教师的培养及发展的开发与支持等。

一、现今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文关怀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薪资福利待遇不足,教育环境艰苦

农村教学环境差,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甚至偏远地区学校包括教室的基本配备都不能保障,这影响着教师的授课情绪,并且在现行条件下,有些学校无法满足教师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而上级教育部门的关怀也不够。有学者曾指出,农村信息闭塞、交通闭塞且医疗卫生不发达,诸多方面的条件待遇远不比城市,这直接导致了城市教师不愿流向农村任教。确实如此,农村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与教学环境等硬件配备上的不完善是阻碍教师流向农村任教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二)工作任务繁重,专业知识结构有待提升

在教师成长方面,工作压力上,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往往一人多科,一人多班,其工作任务繁重,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大,他们一般要同时担任3~4门不同课程,且日工作时间常常多于8小时,尤其在艰苦地区小学中,因教师资源匮乏或生源少,教师基本是包班任教,即一位教师教授所有科目。除此之外,因农村教师普遍学历层次偏低,教育观念相对较为滞后,知识结构单一且综合适应能力较差,加之教师专业发展上农村教师所能接触到的学术资源有限,继续教育也不尽完善,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其个人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青少年的受教育质量。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教师需要,科学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相关需求的满足,促进教师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三)工作幸福感不足,无法有效参与学校管理

在管理问题上,我国目前还是校长决策制,教师无法有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去。有调查显示,在回答“行政管理人员回到学校了解教师的需要与需求”时,同意及很同意的占29.5%,不同意及很不同意的占了58.8%。这说明,教师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忽略,其工具作用明显,教师职业幸福感差,这极易导致教师产生倦怠感,不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幸福感是一个人爱岗敬业的强力支撑,在满足教师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给予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在促进教师流动上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教师人文关怀,减少教师流动性的几点建议

综上可见,积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对于促进教师由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对留住农村优秀教师有着显著作用,因此现针对如今农村中小学中的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从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出发,提出如下建议,以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不断壮大,以及义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完善薪资福利法制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满足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是教师进行工作的基础。从宏观角度看,国家不断完善有关教师工资发放的法制建设,保障教师工资的及时发放与发放到位;微观上看,学校,尤其上级教育部分应多检查每月教师工资是否发放到位,如发放不到位,则首先应及时补发工资,其次最好能向教师电话或邮件致以歉意,使教师能够感受到上级对自己的关注与关心。

(二)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打通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通道

面对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农村教师流失等的现象。校长及各级领导应多于教师交流,合理安排其工作量,多组织教师集体性活动,增进团体感情,并多开展教师交流活动,为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并努力从思想意识上建立其对农村学校的自信,使发达地区有意愿流入欠发达地区任教,使欠发达地区教师有条件进入优秀学校交流,以此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三)积极推进教师参与学校教学及管理,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感

当今社会,在企业中,工资的优势已经不能凸显出来,人们在选择工作是将会同样比例地考虑该公司的人文关怀。学校也应如此,尤其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学会放权给老师,在教学及教学改革多采用教师的合理建议,使教师感受到自己被肯定,增强教师幸福感,以此吸引发达地区教师流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交流任课。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人追求及专业发展,在当今网络时代,国家应努力保障教师可以充分使用相关学术资源,鼓励教师进行科研,且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校及教师交流氛围,使农村及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感受到平等待遇,感受到公平的提升及晋升空间,这样有利于避免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流失,并有利于发达地区教师不拒绝进入欠发达地区交流任教。

参考文献

[1]王治芳.新时期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策略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98-99.

[2]蔡惠芝.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师流动新机制[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91-192.

[3]沈辉香.论人文关怀与教师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智亚卿,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杨伊,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需求人文关怀中小学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