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自由意志

2017-07-06 20:29韩贝多
牡丹 2017年15期
关键词:特德真善美意志

韩贝多

2017年1月科幻电影《降临》热映,这部影片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它讲述了外星文明降临地球,语言学家试图破解外星语言与之沟通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在语言学家的意识中缓缓展开,人类思考世界的方式与维度至此翻天覆地。特德·姜的科幻小说中充满了诸如语言学、宗教、哲学、美学之类的人文学科元素,其小说虽然没有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那样宏大,也没有科技感十足的叙事,但是充满细腻又深刻的哲学思考。阅读其小说,读者就像进行一趟幽深又崎岖的思维之旅,终将抵达美与自由意志的彼岸。

特德·姜是美国当代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虽然作品都是短篇且数量有限,但是几乎篇篇都是精品,拿到了包括雨果奖、星云奖等多个科幻奖项。特德·姜出生、成长于美国,其文化血脉根植于美国文化,因此他的叙事与行文是美国式的,但是他华裔身份的生理血缘又是无法斩断的,作品中又常常流露出东方式的哲学沉思。这种浸透着宗教、哲学思想的作品在特德·姜的科幻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领悟》《七十二个字母》《你一生的故事》《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等。如果人们把特德·姜的作品放在美国主流科幻文学中作观照,就会很明显发现其作品的哲学气质,这对于帮助人们理解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以及人类在这样的时代中如何自处,提供了很好的思考维度。

一、在宗教语境中展开的科技伦理反思

如果人们沿着人类历史向前追溯,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柏拉图学派再到后苏格拉底时期的普罗提诺,就会发现宗教与科学乃至哲学那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密关系。如果人们在特德·姜的科幻小说里寻找核心词语的话,“上帝”必然会置身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天堂”“地狱”“耶和华”“天使”“赐福”等。这种宗教语境与科幻作品的科学内核并不冲突,事实上它们互为观照,正如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科学与宗教二者的定义:“凡是能够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科学;凡是不能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神学”,特德·姜的科幻作品正是探讨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哲学、伦理问题。

《巴比伦塔》是特德·姜的处女作,这部作品精巧的构思与奇伟的想象力使得他捧回了星云奖。人类用数个世纪的人力与物力建造一座高塔,企图通过高塔登上天堂一窥耶和华的居所。千千万万个工人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塔越来越高,离太阳越来越近,超过了太阳,甚至将宇宙也抛在身下。最终,人类到达了天堂底部,合力凿开了它,大水倾泻而下,被困在里面的主人公努力游向天堂,溺水醒来之后,他悚然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地面,感叹道:“在人类的想象中,天堂和地面仿佛各在泥板的一端,中间横着天空和星辰。可事实上,天堂与地面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途径卷成了一个圆筒,在圆筒上,天与地相接相连”。这种循环式空间的想象与虚构与博尔赫斯在《虚构集》中的《环形废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特德·姜在这个故事里所描写的人类对天堂的不懈追求并不是一个宗教故事,这里只是借助宗教语境来表述其科学伦理观,归根结底这篇小说试图揭示人类所在世界的本原,更多的是在探讨宇宙哲学而不是宗教。人类对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涉及科技道德与伦理问题,正如特德·姜在文中所说,“我们的目标最纯洁不过,这是事实,但目标的纯洁不一定意味着手段的明智”。

二、在科技视野中敞开的真善美大角斗

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这样定义科幻小说:“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描写的是在技术发展的性质或范围方面与我们的社会大相径庭的一种虚构的社会。”对超越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描绘,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想象,对广袤宇宙及其生命的探索等也是特德·姜科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中透过科技视野聚焦真善美问题是他科幻小说的一大特点。《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是特德·姜的一篇体裁独特的科幻小说,它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来叙事,力求用有限的篇幅去展现出不同人群关于真与美的不同观点。故事始于某大学提倡在校期间必须使用审美干扰镜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反响。审美干扰镜是一种神经新技术,它可以干扰人们对相貌美丑的辨识能力,这种干扰并不是干扰人的视力,而是找出负责感知人们面部美丑的神经线路,使人们不再对人的面貌美丑有反应。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在经历了追问求真还是求美、肉体还是灵魂等一系列大讨论,这场风波最终以反对校园使用审美干扰镜结束。小说的最后特德·姜语重心长地说:“美本身不是问题,人们滥用美才是问题。”

特德·姜的很多篇科幻小说都在探讨真善美关系问题,如《七十二个字母》中对科技伦理与道德伦理关系的探讨,即对真与善关系的探讨;《领悟》中对善与真美本质及其关系的探讨,其中涉及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对美的定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哲学与宗教、科学之间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而,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意蕴丰富的文学体裁,作者可以自由地向读者分享自己关于世界问题的思考。在科技视野中聚焦真善美问题,特德·姜并没有给人们准确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向读者开放的,事实上作者本身也在寻找答案。

三、在凝望未来中坚守的美与自由意志

2017年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Alpha Go2.0击败我国围棋高手柯洁引起热议,人工智能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宇宙是否会存在地外文明?面对如此五彩斑斓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人类应该怎样应对?科幻作家早已思考这些问题了。在《你一生的故事》中,特德·姜试图给出这些问题一个答案,即人的自由意志。名为七肢桶的外星文明降临地球,一位语言学家试图破解七肢桶文字语言并与之沟通交流,在研究学习七肢桶文字的过程中,她悚然地得出一个结果:过去、现在、未来平铺于七肢桶的意识中,他們既能看到事物的因,又能看到事物的果。年轻的语言学家看到了自己结婚、成家、生子、丈夫离开自己,陪伴女儿成长,以及女儿在二十五时意外死亡。语言学家预知了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未来并不美好,但是她还是决定走向这样的未来,这到底是向宿命论认输,还是高举自由意志的旗帜呢?

面对复杂的世界,很多哲学家都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间摇摆。例如,康德认为经验世界是一个表象的世界,自然对于像我们这样有着有限心灵的人类存在物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真实的自我,身体是意志的表象,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但是人们的意志也是不朽的。追寻着哲学家的脚步,科幻作家企图在科幻小说里继续探寻终极问题。在科幻故事中,读者看到了科技时代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坚持,看到了人类伟大的信仰力量与崇高的自由意志,科幻作家用美与想象为人类编织未来。正如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长安大学)

猜你喜欢
特德真善美意志
动物的“自由意志”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最好的老师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