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佳欣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提出的“虚静说”在其文学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虚静”被认为是文学创作前进行构思的重要心理状态,它是被刘勰重新定义的新概念。学术界对其源头有着众多的意见。本文通过分析各家意见,论证其思想主要源于老庄。
一、“虚静”之源流
“虚静”这个概念并不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首次提出的。先秦诸子以及魏晋宗炳等人在其著作或思想中便已涉及了这个概念。为了了解“虚静”概念的产生以及发展,对刘勰“虚静说”来源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老子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提出了“虚静”。在《老子》第十六章中,老子把“致虚极,守静笃”当作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虚极”指极致的虚空,“静笃”指彻底的清静。意思是要实现对“道”的关照,便要内心虚空无杂念,保持清静无为的心理状态。而同样属于道家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在《庄子·人间世》中提出了“心斋”,其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大宗师》中,庄子提出了“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把“虚静”当作一种审美心胸。所谓“心斋”“坐忘”便是指一种虚静空明,排除了主观成见、欲念,无思无虑,绝思绝虑的心理状态。接着,齐国管子学派和荀子也受老庄思想影响,在《管子四篇》中提到“洁其宫,开其门”。讲的也是内心虚静的意思。此外,荀子在《解蔽》篇中提出了“虚壹而静”的概念,其云:“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虚静”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心理,进入了文学艺术的领域。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提出了“澄怀观道”和“澄怀味象”。所谓“澄怀”便是和先秦诸子的“虚静”内涵一脉相承的,指的是一种空明、无杂念的心理状态。后来,刘勰在其巨作《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提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此后,“虚静说”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及文艺创作的心理状态对中国古代文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虚静”之诸解
学术界关于“虚静”的来源持有众多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便是认为其主要产生于老庄的道家思想。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黄侃,他用了老子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和庄子的“唯道集虚”来解释刘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笔者是赞同这种观点的,原因在下文会作分析。
第二种观点也是学术界争议比较大的一种,是认为其源自荀子的“虚壹而静”。“虚”便是不以已有的知识来妨碍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壹”是不因为兼知多种事物而妨碍对这一事物的专心研究。“静”是指不要用一些胡思乱想来妨碍正常的认识活动。总而言之,荀子的“虚静”是指体认真理时的一种“无蔽”的精神状态。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王元化和杨明照。王元化在《文心雕龙讲疏》中说:“老庄把虚静视为返朴归真的最终归宿,作为一个终点。而刘勰却把虚静视为唤起想象的事前准备,作为一个起点。老庄提倡虚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无知无欲、浑浑噩噩的虚无境界,而刘勰提倡虚静的目的却是为了通过虚静达到与虚静相反的思想活跃、感情焕发之境,一个消极,一个积极。”王元化这样的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值得推敲。首先,他认为老庄把“虚静”作为“归宿”,作为终点就很不准确。笔者认为老庄是把其作为一种过程,一种“体道”的途径的。在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后面还有一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便表明老子认为“虚静”的目的是“观复”,是通过虚静去把握世界的本质和万物的规律。此外,老子提到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为不为”,意思便是人们对“道”的关照,只有通过“损之又损”这一阶段,排除一切知识经验,使心灵虚空澄澈,才可以达到“无为”,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体悟到世界的本质“道”。除此之外,庄子在《天道》中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焉。”这同样是把虚静作为一种体察万物的途径。其次,老庄的“虚静”也并非王元化所认为的是消极的。庄子在《天地》中有言:“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可见在庄子看来虚静的目的是积极的,他与荀子讲“虚静”要达到“大清明”的境界是一致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虚静”产生于佛家思想。持此观点的主要是汪春泓。他说:“《文心雕龙》的一些篇章引用庄子话语是在迷惑学界。引用《庄子》只是刘勰在用中土文献的词语和典故来表达佛家思想。”诚然,刘勰在其年轻时入寺庙十年之久,有过长时间整理佛经的经历,还为许多名僧写过碑文,他无疑是受到佛家思想影响的。可是这种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体现甚微,而且当时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的影响只是外在性的,讲究虚静,也汲取了庄子玄学的精义。因此,说“虚静”源自于佛家思想并没有确切的根据。另外,持此观点的人还认为《神思》中的“研阅以穷照”“独照之匠”中的两个“照”字与佛理的“圆照”是同义语。但是,单单凭这一点是不足以说明其源于佛学的。
三、老庄之虚静
笔者通过四个方面的比对和分析,认为刘勰“虚静”一说是直接源自老庄思想的。
第一,“虚静”这个概念是直接引征于《老庄》的。它最先出现在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这里表达的意思与刘勰所表达的“虚静”是一致的,即排除内心一切欲望、杂念,保持心灵的虚空明净。其次,刘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后面的两句“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自出《庄子·知北游》:“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所以,单从文字的出处来看,“虚静”这一概念源自老庄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庄子》中所讲述的一些关于技艺的故事把“虚静”同艺术创造连接了起来。因为在古代,技艺这个概念也包含着艺术。例如,《庄子·达生》中“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为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梓庆之所以能够雕刻出让见者“惊犹鬼神”的鐻,是因为他通过斋戒,使自己的心情宁静,没有功利心,没有去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心思不为外物所动,忘掉四肢形体,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把心思集中到雕刻上去,也就是達到了“虚静”的境界。
再比如《庄子·田子方》中提到的“解衣般礴”的故事:“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这个画家之所以被宋元君认为是“真画者”,便是因为他在创作时可以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完全没有受到外物的影响,已经进入了“虚静”的创作状态。
因此,《庄子》中所提到技艺创作中的“虚静”与刘勰所谈到的“虚静”是一脉相承的。而荀子所谓“虚壹而静”讨论的不是艺术的问题,而是认识的问题。
第三,《神思》篇中有很多源自《庄子》的成语和典故。从中也可见刘勰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老庄思想影响的。“形在江海之上,身在魏阙之下”是源自《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源自《庄子·知北游》“疏瀹而心,澡雪精神”;“玄解”源自《庄子·人间世》;“独照之匠”源自《庄子·天道》;“远近”源自《庄子·徐无鬼》;“轮扁”源自《庄子·天道》。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来源考证,人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老庄思想对刘勰思想的渗透,以及刘勰的“虚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老庄的。
第四,大多对刘勰的“虚静”源自“老庄”持反对意见的人都提出庄子所谓的“虚静”是排除了知识经验,是一种“绝圣弃智”“绝思绝虑”的状态。可是,经过对《庄子》著作的分析,人们发现实际上他自己所宣称的思想与其讲述的故事中所传递出的客观意义是相矛盾的。他实际上强调实践,主张通过不懈的钻研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艺能力。例如,《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这样庖丁才可做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以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的技艺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程度,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可见,庄子是重视实践的。
还有《庄子·达生》“痀偻承蜩”中扑蝉老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天道》的“輪扁斫轮”等,都突出了庄子对实践的重视。可见,这些都与刘勰所言的“积学以储宝”是同样的意思,并不没有冲突矛盾。
诚然,刘勰的思想集儒释道,乃至玄学一体,有其复杂性,但是通过以上分析论证,人们可以看出他的“虚静说”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他思想的影响,但是主要是对老庄“虚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川大学)